财经

【独家】马印新泰贡献最大
2030年东盟经济翻倍

国际知名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鉴定出18个在过去15年成为全球经济引擎的新兴市场,当中有8个就在东南亚,包括大马在内。只有经济规模小的汶莱,还有这两年才赶上这股增长潮的菲律宾,未在列表上。



而这东盟8国,加上迎头赶上的菲律宾,仍旧是接下来的全球经济大势之地。

如果东盟经济体能在2030年前,每年取得4.1%的经济增长率,整个区域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可从当前翻倍至5兆美元(20.7兆令吉),占全球GDP的5%。当中,大马、印尼、新加坡和泰国,将会是最大贡献者。

不过,世事变迁迅速,东盟国家接下来面临的重重机会和挑战并行,要设下妥善的策略,紧抓机会、抵御挑战,才有机会如预期般将经济规模翻倍。当中,就包括贸易战、人口变化、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以及收入不平均持续扩大,到底是机会还是商机,胥视东盟国家怎么行动了。

181029biao1-1_noresize

增长超越大市 国际企业入驻  



东盟仍是全球经济亮点

新兴市场一直被喻为全球经济的最重要增长引擎,但麦肯锡国际机构(MGI)最新报告显示,在过去15年来,并不是每个新兴市场都表现出色。

在这期间,71个国家中,只有18个国家持续呈现强劲且可持续的经济增长;而东盟十国内,被归类为“超越大市”的就有8个。

这15年来,经历全球金融风暴、英国脱欧、美国总统换人、贸易战等种种挑战,东盟国家还能脱颖而出,靠的是注重经济增长的政策,还有实力非凡的国际企业入驻,推动经济生态。

麦肯锡国际机构点出,在8个表现超越其他新兴国家的东盟国家中,大马、印尼、新加坡和泰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 per Capita),在1965至2016的50年内,平均增长超过3.5%。

在短时间内崛起的柬埔寨、寮国、缅甸和越南,经济在20年内平均增长高达5%。

菲律宾未列在其中,但凭借着近期的迅速增势,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搭上这“超越大市表现国”的列车。

181029biao2-1_noresize

麦肯锡点出,东盟的成就由两大元素撑起,其中一个是专注增长的政策议程,创造生产力、收入和需求的良性循环,同时提倡节约、确保稳定性,以及激励竞争和创新。

另一个元素,则是具有活力的企业崛起,刺激生产力和增长。

从国际层面而言,这些表现超越大市的国家中,年营收超过5亿美元(20.5亿令吉)的上市大型企业数量,比其他国家多出两倍。

在东盟中,大马和新加坡就是最佳例子。

麦肯锡亚洲办事处的执行合伙人兼董事长奥利弗·唐蓓指出,东盟的卓越表现不让人感到意外。

5趋势助迈先进国

而接下来的挑战,是如何在科技发达的时代,维持增长动力,以及持续收窄和高收入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差距。

“东盟若要继续领先其他国家,并持续迈向先进国,必须要掌握5大趋势。”

麦肯锡指出,东盟国家过去采取的经济和商业政策,可能不足以激励全面发挥所有增长潜能。

再者,东盟接下来将会迎来的显著挑战,包括人口老化、劳动力萎缩、快速城市化、去工业化提早到来、广泛自动化,以及贸易模式的变化。

“这可说是东盟的巨大挑战,但也是东盟的显著机会。”

5大挑战

1.人口老化缺劳动力

随着生育率下跌,加上更好的医疗技术延长人类寿命,预计在2030年时,65岁以上的人口将会倍增,至区域总人口的10%以上。

特别是新加坡、泰国和越南,预计届时的65岁以上人口,会超过12%的全球均值。

泰国65岁以上人口比例,预计会在2030年达到20%,接近先进国水平,但人均GDP仅会达到先进国的15%。东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尼,也会面临劳动力显著下跌的情况。

这样的人口变化,将会拖累国家生产力增长,进而影响GDP增速。

以新加坡为例,在2012年时,5.9位达到工作年龄的成年人中,就有1位是65岁以上;但在2030年时,退休者的数量可能会增加三倍至90万人,工作人士和退休人士的比例,会收窄至1.2。

181029biao3-1_noresize

不过,从2007至2025年间,东盟的人口将会以年均复增1%的速度扩张,而居住在城市的人口,则会按年增加2.7%。

东盟城市人口增长,将会让更多人轻易享受到提高生产力的科技,城市人口的比例预计会从21%,提高至25%。

所谓的生产力强化科技,并不仅限于办公楼、店面和工厂。

科技的发达可助塑造东盟智慧城市网络,利用科技和数据来改善流动性、安全、能源、水务、经济发展和房屋。

同时,可以通过即时数据来通知公共交通讯息,平均可缩短15至30分钟的通勤时间,进而提高生产力。

2.趁贸易战扩大市场

资源密集型商品的贸易下跌,加上先进国的保护主义越燃越旺,让人担心这只“黑天鹅”将会影响全球经济增长。

但在麦肯锡看来,对新兴市场来说,保护主义的升温,反而为他们扩大在国际贸易方面的分量。研究显示,在国际商品贸易中,新兴市场的参与度首次超过一半。

先进国之间的贸易量,在1995年占全球商品贸易的55%,但在2016年已经降至33%。而中国向南的贸易量在同期竟然提高11倍;中国以外的新兴国家之间贸易量,也增加了6倍。

随着低技术制造业从中国流出,加上其他地区的薪资上涨,东盟如今掌握着下个快速增长引擎的优势,比如柬埔寨和越南。

电子商务成大趋势。

3.数字创新成新浪潮

在过去数十年,东盟的快速增长,归功于高储蓄与投资,以及与全球价值链结合;不过,这不能担保未来的增长。

麦肯锡指出,东盟需持续培育大型、具竞争力的公司,提升相对较低水平的中型企业,同时激励初创至大型企业的创新精神,为下一波的增长打下良好奠基。

在近期公布的全球创新指数中,印尼在2013至2016年之间跌了6个名次;而越南、柬埔寨和菲律宾,排名皆有上涨。

“数字科技是东盟国家提升生产力的机会。借由数字科技更有效地直接对接生产商和买家,创造供应链,还能推动共享经济这类可活用资产的房市。”

最好的例子是中国,通过活用数字科技打造电子商务王国,在2005年时,电子商务交易值仅占全球的1%,但在2015年时,已经达到42%的比例,相等810亿美元(3321亿令吉)。

在这方面,东盟因为缺乏中国在市场整合和数字生态环境的优势,因此还未能付诸实现,如果有任何人能抓住契机,将带来非常庞大的商机。

说得容易,那要如何找机会呢?麦肯锡鉴定3大可以活用的领域:

零售业:网店生产力增80%

零售顾客群不断扩张,因此是拥有最大增长机会的领域。其中一个可改善生产力的动力,那就是转向网上零售,劳动生产力甚至能比实体店高出80%以上。

不过,东盟零售业也看见电子零售的商机而积极转型,在大马、泰国和新加坡,年均复增率达16至22%,越南则高达35%。印尼更亮眼,过去两年是每年以100%的增长率在扩张。

除了电子零售,还有很多先进的创新科技可学习,如利用大数据自动下单,或无人拣货等,进一步改善生产力。

银行业:数字户头激励银行

通过数字科技来活用储蓄、借贷和电子转账业务,有助激励银行业发展。去年在大马和印尼,有60%的人口拥有数字户头,较2014年多了1.6倍。不过,这还是大大落后于中国,该国有84%的人口已经开设了数字户头。在柬埔寨、缅甸、菲律宾和越南,则少过35%的人口拥有银行户头,可说是潜能庞大的一个领域。

制造业:科技减成本利管理

科技可说是制造业的好帮手,不仅信赖度高,还能降低成本,以进行收成优化、预测维修和品质管理。妥善采用科技,可让除了大马和新加坡的低生产力国家,在国际市场上攫取更大份额。

工业4.0有潜力激励东盟的经济从当前的2000亿美元(8200亿令吉),扩大至2025年的6000亿美元(2.46兆令吉)。区域的企业们已经见到采用数字制造业的好处,如一家新加坡半导体生产商通过先进分析工具,将维护成本削减了7%。

4.栽培高科技人才

东盟政府正积极培训人才以改善劳动市场,尤其是新科技如人工智能,将会淘汰旧时的技术,更迫切需要培育人民转向高生产力以满足高技术人才的需求。

在印尼,自动化将导致2300万职位被淘汰,但随着国家和消费升温,却能带来4600万份就业机会。这么巨大的转变,需要公私界的携手努力才可以。

其中,鼓励女性参与也是其中一个可行的方法。根据麦肯锡的报告,东盟若将劳动市场完全开放给女性,将可在2025年贡献GDP多3690亿美元(1.51兆令吉)。

在这方面,除了新加坡和菲律宾,其他东盟国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

181029biao4-1_noresize

提升女性职场地位:

1.提高女性的付费工作时数;

2.允许女性参与更高生产力的领域;

3.企业可提供可负担托儿所服务、提供父母假期和弹性工作安排;

4.政府可提供托儿所辅助(新加坡和菲律宾已退出)、税务优惠等。

5.改善基建刺激经济

在基建投资方面,大马和新加坡可说是领先一步,但其他国家还在初期建造阶段。

良好的基建有助改善交通和电信,助刺激生产力增长。

拟定基建计划非难事,只需根据经济目标;但是,要确保计划能满足全民的优先事项和政府的承诺,则并非易事。

基建计划应该要根据各国的发展阶段,还有预期的经济回酬,来设定优先的目标。

而且,数字时代的基建和传统基建已不大相同,它需要“够聪明”,包括提供感应器、数据和分析,来更精明地规划、兴建和营运。

因此,越来越多科技公司加入基建行列,而不仅是传统的工程、采购和建筑公司。

克服5大挑战  催生经济巨头

麦肯锡指出,若是能掌握和应对这五大挑战,所得到的利益将会相当显著。如果东盟经济在2030年前每年可增长4.1%,意味着这区域的GDP可从现在倍增至5兆美元(20.5兆令吉),占全球GDP的5%。

要达成这效益,大型公司需要承受风险、迎接挑战和善用科技;中型企业需要帮助多元化东盟经济,并从消费阶层增长中受惠;而政府则扮演着支撑需求的角色,特别是在基建投资上。

独家报道:谢静雯

反应

 

灼见

狮城学生为何名列前茅?/陈文坪

由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协会(IEA)去年展开一项国际数理评估调查中,新加坡中小学生的数理表现展现高水平,再次名列榜首。

狮城小四生在数学取得615平均分,台湾以607分名列第二,韩国、香港以594并列第三;而国际平均为503分。中二生的数学,新加坡以605分蝉联榜首,台湾以602分居次、韩国以596分第三。国际平均为478分。

科学方面,狮城小学生的平均分为607分,韩国、台湾分别是583分、573分,而国际平均494分。中学生的平均分为606分,台湾为572分、日本为557分。国际平均为478分。

无论是数学,还是科学,狮城学生的得分都超出国际平均分数100分以上,展现很强的应用和推理能力,能利用数理概念解决问题。

新国教育部12月4日发文告,公布学生在“2023年国际数学与科学趋势研究”(TIMSS)的表现。这项调查针对小学四年级和中学二年级学生,每4年进行一次。抽样选出接受调查的6500多名小学生和4700多名中学生来自全国各校,共有64个国家和地区参与这一轮调查。

从这里可以看出,接受调查人数分别数千名,而且来自全国各校,不但抽样数量之大,范围也广,既有名校学生,也有普通学校的学生,是比较全面性的一次调查,准确反映学生所学习与掌握的知识。

回看2004年,时任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国庆群众大会上提出“全国教师要教得少一点,以便学生能够学得多一点”(Teach Less,Learn More)。

2005年,新国教育部正式推介“少教多学”理念。 即倡导将传统上以“教师为主体的多教”转换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学”,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

当“少教多学”制度刚推行时,许多家长都持“存疑”心态。说教师少教了,学生如何能多学?一些来自大中华区的长辈对新加坡教育制度也不太放心,生怕学生学不到知识。因为,上课半天就放学,回家也没作业,认为学校教导太少。上一辈的也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会“误导”学子,生怕学子没能学到更多知识。

不过,每每国际调查或测试,新加坡学生所取得的成绩都名列前茅。如于2012年在PISA创意解题能力项目与韩国同时排名第一。于2015年和2018年分别在协作式解题能力,以及全球素养项目高居榜首。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22年的报告,国际创意思维调查,新加坡学生名列第一。

新国教育制度具前瞻

多年以后,从多项国际赛事或国际组织报告可以看出,狮城学生的成绩、能力都比平均水平高出许多,狮城的学生比起其它国家的表现更好。说明新国的教育制度,还是具前瞻的,其教育体制相对让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身心更健康,学与乐并行的教学方式。

“少教多学”的教育制度,就是致力于帮助学生施展自己的才华、发挥各自的潜能,激发探索学习的热忱。让学生着力于思考力、进取心、自信心的培养,而老师灵活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主动性、自发性最大限度地被开启、被激发。

在互联网时代下,“少教多学”的教育模式,或许有值得参考的地方。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