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讲堂

识时务者为俊杰 从法治谈强弱/顾及然

《孙子兵法·始计篇》里提及“法令孰行”和“兵众孰强”,说的又是什么?

表面上,法令孰行谈的就是法治、命令的贯彻与否,所谓“徒法不足以自行”,光靠法条本身是不会有执行能力,因为要靠人来执行,所以关键就在于“行”这个字。

为什么法条、规定会被人们遵守与执行呢?那是因为组织本身的存在,如果没有组织,怎么会有人想遵守?小至家庭、大至国家都是组织,所以第一要素就是“建组织”。

布人力须默契

其次还必须要“布人力”,如同我们曾提到过的,为什么一群人会愿意在一起工作?

那是因为有共同的理念、目标、利益,也就是“On The Same Page”的概念,用中文来说就是“默契”,但并不是所有人聚在一起的地方就会有默契。它有3个阶段:

第一阶段:集合

一群原本不熟识的人聚在一起就是“集合”,即使是原本熟识的人要一起去完成某件事也需要先集合,这时候的组织还很松散,严格来说还没有组织架构,大家也都不清楚彼此的分工,也不确定要不要继续在一起。

第二阶段:整合

从集合到整合就是大家的确有意愿一起去完成某些事,但一旦开始做事就必须要先弄清楚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干、是为谁干?如果完成了,好处要怎么分配?如果这些都没弄清楚,一定很难继续走下去,也就不愿意分工,更谈不上出力、贡献了。

第三阶段:融合

这就是上面提到具有“共同的理念、目标、利益”,因为利益分配都讲清楚了,分工也谈清楚了,大家朝着共同的理念、目标、利益前进,一起创造出最大的共同利益。

先把人员定位

所以“布人力”就是要把这3个阶段的事搞定,人员才能就定位,并且各司其职、尽情发挥。

光是“建组织”和“布人力”还不够,还必须要“置系统”,现在的商场竞争是分秒必争,没有系统就根本赶不上变化速度,所以还必须要有“适配”的系统,为什么强调“适配”呢?

如果企业本身的规模不大,当然不需要去搞一个又大、又笨重、复杂的ERP系统,只要简易的“表单+流程”就能串接企业的每个做环节,并且能将过程的记录、储存在电脑设备里面。

有了组织、人力、系统,就必定要把“游戏规则”讲清楚,这个“规则”就是法令了!

所以,法治、命令为什么会被贯彻?那是因为组织架构清晰、人力分工明确、系统功能齐备,大家能够按照游戏规则来执行份内的工作,法令才得以遂行。

避免以卵击石

“兵众孰强”?说的就是军力、实力强弱的问题。

两军交战比拼的就是实力,实力不够就只能尽量避战,这也是孙子兵法强调的原则,如果明明实力不如对手,却处处剑拔弩张的去挑衅,那就只能自吞苦果,轻则损失土地、资源,重则失去整个国家,这可不是比谁声音大就能解决。

泽伦斯基不知量力?

目前打得昏天暗地的俄罗斯与乌克兰战争就是最直接的例证。天下皆知俄罗斯处处以军事力量来参与国际事务,虽然它已不是当年苏联那样的强大联邦,但毕竟也是全球军力第二大的国家,在面对自身利益的问题上绝不可能妥协,但偏偏乌克兰现任的总统在实力如此悬殊下,硬是要采取加入北约的行动,结果就是让乌克兰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根据统计,光是2022年乌克兰的GDP就下降了35%,人均GDP更萎缩到仅剩3000美元(约1万4000令吉)的水平,对于已经长年经济不振的乌克兰而言,没有最糟,只有更糟。

而战事的发展更处于极度劣势,不但丢失了五分之一(22%)最精华的农业地,人口也损失了逾2200万人,目前更遭遇美国、北约等主要国家的冷处理,不再给予大批的军火及资金支援,这次赴联合国领袖峰会的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到处碰壁,连美国众议院都拒绝让他前往拜会,众议长还要求他检讨及说明各项军事援助的资金流向。

不从战争下手

实力总有强弱嘛,那实力不如人该怎么办呢?难道就要任人宰割、予取予求?

孙子兵法认为实力不是短期内可以扭转的,即使我方实力远胜对方,也要尽量避免以战争的方式来取得利益,毕竟战争的变化及影响太过巨大,最好还是要从策略、方法、决心3个方面去着手。

无论实力强弱,首先要有“策略”的与对手互动,而不是不顾一切的硬干,要拿捏方向、时机、程度,寻求较适合的“方法”来达成目的,即使实力不如对手,也要有周旋到底的“决心”。

华为内强击敌

同样的,以美国与中国自2018年以来的贸易战、科技战为例来谈“兵众孰强”。

大家应该还记得当美国祭出各项制裁手段的时候,中国几乎是只能接招,却毫无还手的余地,但时至今日,被强势封锁的华为,不但突破了半导体封锁,还自行开发出独有技术的7纳米手机芯片、光刻技术、蓝芽芯片与鸿蒙作业系统,还建立了从云端到终端、独特的物联网(IoT)生态系统,包含手机、电脑、汽车、家电全部都能串接在一起,不但美国政府没辄,连美国各大半导体厂商都急忙要加大芯片销售中国的力度,深怕再晚一点都卖不进中国市场了。

但当大家都认为华为扬眉吐气的时候,当大家都以为中国政府准备对苹果手机下达制裁命令的时候,华为创办人任正非先生却对记者说苹果是一家值得学习的公司,中国官方也始终没有采取任何类似美国政府,限制华为产品的禁令来限缩苹果产品,强就是强,不必额外的动作,就能逼对手就范,这就是最高明的“兵众孰强”手段。

以软制硬完胜

不久前发生在黄海的军事演习也是一例,原本美国利用“仁川登陆73周年”和“美韩同盟建立70周年”号召了加拿大、日本、韩国,到中国渤海湾外的黄海区域进行10年来最大规模的军事演习,但中国政府立即宣布在该区域北方实施实弹射击演习,并同步在东海也进行军事演习,然后又从南部军区派出大规模军舰、军机前往抵近美国关岛海域,这一连串的操作让美、加、日、韩的军事演习大幅缩水,而且仅5个小时就匆匆结束。

所以,接着就突然有了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于9月16日至17日在地中海岛国马尔他,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举行会谈。

美国与中国双方打了没?没有,但中国的确迫使美国必须坐下来谈,因为即使全球军力第一强国的美国,也没有把握能够对中国发动一场军事战争。

这就是“兵众孰强”的最好案例。

视频推荐 :

 

 
 

 

反应

 

CEO讲堂

“烂外交或笨方法” 特朗普也用孙子兵法?/顾及然

《孙子兵法·始计篇》说:“兵者诡道也,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特朗普的一系列操作,或也在用着孙子兵法?

兵者诡道:用兵,就是要谈痛点、谈风险,让对方揣揣不安。

利而诱之:把好处、利益摆在桌面上,并循循善诱的讲给对方听。

乱而取之:把利害关系复杂化,令对方无所适从,然后给予建议方向。

实而备之:很扎实务实的做好准备,而且是随时可以开干的那种程度。

强而避之:壮大自己却不针锋相对,不是不敢打,而是让对方不敢打。

怒而挠之:喜怒不形于色,时不时的就东戳一下、西戳一下,不断地制造问题。

卑而骄之:当对方准备发火时,又摆出一副谦卑低姿态,让对方转向。

上回我们大致上分享了前面这些重点,今次接着来聊后面几句。

“人+失”指人犯错

佚而劳之的“佚”是“人+失”,就是指人犯错、有过失,但是这个“佚”在古代也通“逸”,安逸的概念,整句话就是去制造安逸的错觉,让对方误判,然后还要做到“忽紧忽松”、“忽张忽弛”的让对方疲于奔命,也就是“劳之”的意思。

人通常是好逸恶劳的,所以,我们故意露出破绽,故意漫不经心,让对手掉以轻心,这就是“安逸”的本意。

然后,时不时就来点新动作,而且是出乎意料的举措,让对手神经紧绷,摆开阵势来面对我们的新举措,等阵式摆好的时候,又发现我们并没有越雷池一步,于是又放松下来。

就这样一紧一松、一张一弛的让对手无所适从,搞到精神崩溃,干脆不再搭理我们,这就是佚而劳之的境界。

“亲”让对方“看见”

亲而离之的“亲”就是让对方“看见”,看见什么呢?看见你的“情恳意切”,好像是一个诚意十足、很讲原则的对手,不会搞小动作,不会做出小人的行径,以此来“取信”对方。

但是,不能只是“亲”,战场也好,市场也好,都是十分残酷的,都是要拼命的,哪有真正的“真情”和“真诚”,所以后面那个“离”字才是关键。

挑内部矛盾下手

“离”就是“分散、分开”,分散什么?那可多了,分散注意力、分散资源、分散对手……都是“离”。

中国民国早期的时候爆发国共内战,中国共产党便透过鼓动各界对于当局的不满,联合各方力量对抗国民党,此种斗争方式被称为“统一战线”,简称“统战”,其中最主要的精神就是“联合次要敌人,打击主要敌人”,这就是“亲而离之”最传神的作法。

具体作法则是“不平而鸣”,专挑对方内部的矛盾来下手,让对手离心离德、分崩离析,再予以各个击破。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这句话就容易理解了,用兵作战的基本法则就是打击对手最忽略的地方,从对手最不在意的地方下手。

以上,每一个步骤都是重中之重,也是作战的关键原则,如果运用得当,就必定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也就是“兵家之胜”的宝典、密技,不可以随便外传、透露。

立于对手上风之法

 接下来继续聊聊“立于对手上风”的3大方法。 

立于对手上风是非常重要的原则,因为战争的消耗是非常惊人的,不是怕打一仗,而是不用打也能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这才是“赢”的最高境界。

所以,一定要先让自己立于对手上风,这当中有3个重点:

1:给好处

人性是自利的,在还没动刀动枪之前,就先给予好处,让对手就范,或是不敢草率动手,其中的“利”就是好处,“益”就是协助。

所谓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都拿到好处了,当然得说说好话,这就是“给好处”的目的。

2:捣痛处

如果只是一昧地给予好处、利益,那反而会把对方胃口养大,也会变得肆无忌惮、得寸进尺,所以不能只是给好处,还得同时去故意抚摸对手的痛点,让他知所进退,这个“痛点”是来自哪里呢?

很简单,就是“需求”。

每个人、每家企业都会有“需求”,需求意味着“未被满足”的地方,也就是“要害”。

3:用强弱

和对手互动的时候,要从对方的强项谈起,让对手沾沾自喜、自以为是、放松警戒,然后再切入正题,赤裸裸的点出对手的弱点,显示我们都已经掌握得清清楚楚,如果不合作或是想要与我们竞争,那就会付出惨痛代价。这就是“用强弱”的精髓。

“天”法使用要诀

“给好处”要先做足功课,而且不着痕迹。

“捣痛处”要出其不意,让对方自乱阵脚。

“用强弱”是胜负的真正关键,但这个不好教,必须自从实操中去体验学习,慢慢的就会具备这种“人格”和“实力”。

以上是我们花了好长的一段时间与篇幅去探讨“道、天、地、将、法”的“天”。

“地”指大环境与条件

 《孙子兵法》的“地”就是指大环境与条件,看近不看远,看手中已有的资源,自己具有优势的领域,并善用这些手中的资源、优势与能力。

有哪些要点呢?高下、远近、广狭、险易、死生等5个面向,字面上的意思是地形的高与低、远与近、宽广与狭窄、险峻与平坦、危险与安全,从现代商战的角度更有趣。

要了解处于哪个位置

高下:哪些竞争对手?市占率?彼此的竞争优势是什么?

远近:市场如何区隔?也就是 Market Segmentation。

广狭:市场规模分析,也就是 Market Size,又区分为 TAM(Target Available Market)和SAM(Service Available Market)。

险易:容易做的市场和不容易做的市场,熟悉的市场和不熟悉的市场,大家可以参考 ANSOFF 矩阵那个篇章的内容。

死生:现代商战指的是客户分类与优先等级,一般包含:

G(General)、S(Strategic)、K(Key)、K&S的分类属性。

特朗普所用兵法 

《孙子兵法·作战篇》说:“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已。”

这段文字是在说明用兵打仗所费不赀,到处都要花钱,而且不是小钱,所以孙子一向主当“慎战”,不要随便发动战争,要“不战而屈人之兵”。

不战而屈人之兵

目前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行事风格有几分类似,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根本没有“意识形态”的思维,一切“实力”至上,全世界的格局因此发生惊人的改变(现在进行式)。

例如特朗普只字不提“俄罗斯侵入乌克兰”,他说“乌克兰陷入战争”,并且“花了美国上千亿美元”,所以,乌克兰只能接受丧失国土的结果,还必须用矿产来抵偿(还美国钱)。

特朗普更直接要巴勒斯坦人离开加沙,因为那里的土地肥沃、海岸线优美,值得开发成中东的蔚蓝海岸,特朗普说“美国会拥有加沙”。

特朗普也说巴拿马运河属于美国,直接要求国务卿去告诉巴拿马政府,如果不从,当年美军“进入”巴拿马占领运河的事件会重演,自己看着办。

特朗普说格陵兰应该划归美国,丹麦政府如果不愿意,美国就用买的(大约10至20亿美元)。

特朗普说加拿大赚太多美国钱,如果不能改善,加拿大就直接并入美国成为第51州,于是就直接加征25%关税。

特朗普也同样告诉墨西哥,你必须改善双边贸易,还没等墨西哥回应,就直接加征25%关税。

打心理战招数

从《孙子兵法》的角度,其实,上面大部分的“说法”都是“不战而屈人之兵”,除了对中国真的增税之外,特朗普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政策走向都是忽东忽西、变来变去,也因此弄得美国股市无所适从。

好了,又谈多了,我们下回再聊作战篇的“用兵之法”。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