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一片丹心爱华教?/江军

根据报道:在2000年,全国61万2064位华小学生中,有5万5976位是土著,占约9.2%;到了2016年,全国53万5273位华小学生中,6万7128位是土著学生,占12.6%。

为什么华小土著学生会越来越多?



报道指出:原因是土著家长已看到华文教育让其子弟有“前进的机会”,就是“有更好的出路,更好的谋职条件”。

看了有关报道后,有人认为土著家长是基于现实功利因素才选择华小,并不是他们“一片丹心爱华教”。

作出这种苛评的人,何不问一个问题:“土著家长即使有如此心态,又何错之有?”

再试问:难道所有华裔都“一片丹心爱华教”吗?

大家应该还记得,上世纪60年代,国内有三种源流小学:国民小学(所谓“马来小学”),英文小学和华文小学,而绝大多数华裔家长的首选不是华小而是英小。



当时的观念是:英文教育比华文教育优秀,孩子接受英文教育比较容易找工作,有更好的谋生机会。

我还记得一位华裔律师在陈词时说过这样一句话:“本案原告是英校毕业的,本案被告是华校毕业的,因此,原告比被告接受了更好的教育。”

其实,这种“英文教育比华文教育优秀”的观念当年曾普遍存在于华裔社会。(有人说即使今天也是如此!)

到了1970年,教育部长雅谷(后来出任沙拉越首席部长)运用部长权力把英文学校一夜间改为国民学校(以国语为教学媒介语)。

在这个新形势下,原本把孩子送进英校的华裔家长纷纷把孩子转送去华小。国内华小学生人数一时大增,摆脱了新生一年比一年少的困扰,为华小带来久盼的春天。部长的这一大手笔,意外地间接带动华教蓬勃发展。

当年华裔家长的这种表现,不就显示了他们其实是在形势所迫下才把孩子送去华小,而并非他们“一片丹心爱华教”?否则早把华小列为首选。

虽然在当年这样做并没有太浓的现实功利主义色彩,而且也是让孩子接受华文教育,但是,却叫人不能不问一句:如果真心热爱华教,为何不把华小列为首选?明乎此,也就请不要去指指点点别人没有“一片丹心爱华教”了。

反应

 

言论

谈非华裔生的教育公平/梁庆业

近40年,越来越多非华裔学生选择就读华文小学。1985年,华小的非华裔学生不到8000人,可在8年后增加接近三倍,达到2万1508人。

之后,非华裔华小生人数持续增长,1995年约为3万5000人,2006年达到6万零96人。截至2021年,非华裔学生占华文小学学生总数的19.75%,约有10万人。

针对此现象,笔者观察到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方面,有人欢迎非华裔学生就读华小,认为是友族同胞认可了华文教育,同时也有助于巩固华小的地位。另一方面,也有人持反对态度,认为非华裔学生的增多可能会影响华小的教育质量,逐渐使其“变质”。

其实,这两种看法都带有一定的政治立场。笔者认为,教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群美各方面成长,因此在探讨这一议题时,应关注学生本身,并以教育研究为依据。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关于华小非华裔学生的学术研究并不多,尤其是华裔与非华裔学生在学习表现上的具体差异,更是鲜有探讨。

3维度有显著差异

大众普遍认为华裔与非华裔在学习表现上存在差异,但具体差异的细节却少有详述。笔者在硕士论文中对华小里不同群体的学生差异展开研究(389个样本数,研究地点:雪州八打灵)。(在论文中,笔者不以种族区分学生,而是依据其母语,因为从学术角度看,这种划分更能反映教学现状。因为有些华裔学生主要使用的语言并非华文。)

结果证明,华文母语学生与非华文母语学生在投入程度中的3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学习行为、校内人际关系和学校参与?

这表明,由于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非华文母语学生难以适应华小的教学环境。

只需克服语言障碍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两者在上述3个维度中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学习热忱、认知和对学校认同维度上,两者之间并无显著差异。

这可能意味着,非华文母语学生只要克服了语言障碍,他们也可以融入以华文为教学媒体的环境中。

基于这一点,笔者认为在政策、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上应更多地考虑这部分学生的需求。例如,政府是否有相关政策以确保华小具备足够且有能力的师资?课程发展司在制定课程时是否展开多方面研究?课本或教材的编写与设计是否有考虑后进生(或非华文母语)学生需要的学习鹰架?这些问题都亟待更多有影响力的决策者去思考。

林连玉先生已经离开我们40年,但其追求教育平等、文化传承和母语教育的精神一直与我们同在。马来西亚的华人群体约占总人口的两成,我们为保障母语教育的权利一直在不懈努力。

然而,如今在华小中同样占比近两成的非华裔学生,是否也有相应的资源与支持来满足其教育需求?

(作者为教育心理学硕士)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