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公厕变广告墙 厕纸打印文学
德国创意盗梦空间

数字德国的崛起2

要引爆新观念及创意灵感,还须保持开放态度,才能吸收新点子。

德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动国和战败国,不过,德国却在最短的时间内走出废墟,现在已崛起成为欧盟第一强国。



凭的是什么?那就是“德意志精神”。

不过,藏在德意志精神内的,除了做事讲究有条不紊和效率外,还有一个就是中国人所说的“天马行空”的创意思考。

本报特派记者在这次深入德国企业访问过程中,发现表面“四四方方”的德国企业不只改进速度快速,还藏着惊人爆炸式的“创意精神”,全球紧跟的工业4.0战略,就是德国创意的实证。

在这个世界,没有死局,少的,只是创意。

在德国,就是玩转创意,他们利用公厕做墙体广告,在厕纸上画数独游戏,印文学作品,画漫画;他们还搞圣诞创意作品,举办圣诞树展览,他们引爆各种疯狂的设想,酝酿无限精彩的创意。



德国有很多课堂外的创意实验室,他们的教学活动就是鼓励大家汇集创意,通过各种奇想和新颖构思,更好地展现创意的无限可能和乐趣。

本报记者参与的考察团员就被安排参与他们的创意设计坊,在这个创意的饥饿游戏里,学员通过接龙式的追问,异想天空的奇想,创意的碰撞,激发让人讶异的创新概念。

他们的企业,奖励青少年参加各种科学竞赛及工程大奖赛,像科学家那样提出改造世界的奇妙构思,创意和发明都与生活有关,学生学得不仅是象牙塔里的知识。

颠覆传统寻突破口

德国教育鼓励青少年敢于颠覆传统,通过缜密多向的思维寻找突破口,进而找准方向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为创意的作用,也促使德国政策实施同样发挥创意,有市政部门将河流给居民承包,给民众提供清理河渠的技能,通过减免物管费和工资税等形式来实现双赢,也改善环境。

环保也可以玩得很有创意。

他们还设计一种奇特的机器,人们将信用卡从黑线的顶端插入及刷卡,画面中“捆绑双手的绳索就会啪的一声断开,那双稚嫩的小手就重获自由,一只略显粗糙的手就会拿走一块面包”,原来轻轻一刷,捐出2欧元,就代表了给第三世界的孩子粮食与自由。

在德国,随处可见人民在街头涂鸦发挥创意。

注重理论实践结合

德国的教程设计都是为适应技职环境而编订,他们意识到要培养具有逻辑分析能力的人才,更要培养能掌握概念化、感性及有创新理念的人才群。

因为从理性到感性,还具备多种技能、设计感、传述能力、跨界整合能力、共情能力、娱乐感和探寻意义的能力,要能跨界,要有适应力,保持好奇心及拥抱改变的能力,这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德国的教育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实践占极大比重;听课、做实验、做项目、写论文、学新知识及应用到实践中去。

他们的应用科技大学讲究实践,要求掌握实践操作的能力知识体系中的每项课程,都注重较硬技能的培养,难怪德国能拿走世界80多个诺贝尔奖。

脑力激荡解决生活难题

创意,改变人们的捐助方式,也拉近人际关系。

今天,各种繁琐复杂的生活难题,很多挑战性的问题,只要动动你的脑筋,就能想出富有创意的解决方案。

从工业4.0让我们认识到,要引爆新观念及创意灵感,就必须保持开放态度,用新鲜的想法刺激自己的大脑,才能另辟蹊径。

好些理论设想可能未必都能够完全实现,但关键还在于它富有创新意义和无穷的想象力。千百年来,正是人类社会敢想敢做,才产生许多不可思议的奇迹!

在德国的柏林、慕尼黑、斯图加特等城市,到处都有私人企业机构创设的实验室,里面有各种检测仪及实验装备,包括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及其他精密仪器,可供企业界及学生应用。

还有好些研习坊,训练民众摆脱各种思想定势的禁锢,因为我们正步入后资本主义时代,世界更注重创意,“共享经济”成为时髦概念时,新秩序的社会需要更多盗梦空间。

搞破坏式创新
需破坏式人才

创意实验室搞的是破坏式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

从企业组织角度来讲,此种创新是一种颠覆评判市场表现的新式标准,对稳守传统及利益机制的一般企业较难适应此类创新带来的挑战,因此企业需要在体制惯性以外另起炉灶,才能推动破坏式创新。

破坏式创新需要“破坏式人才”。破坏式人才是那些充满奇思妙想、打破游戏常规的人。

但是面对实际问题, 有时却不能一味依靠天马行空,或飘缈的灵感帮你解决问题,在熟悉的世界里,就是在框架之内,还须应用模板来思考,才会更快更好的产生更多创新。

在德国也有好些实习坊,有很多教学用的仪器装备,在这里就是鼓励系统性创新思考(systematic inventive thinking)或是盒内思考,应用现有资源创造创新的构想。

在这样的实习坊,你不需要等待灵感,就只需遵循或检验别人的创新方法,就能随需应变,创造出崭新而令人振奋的事物和观念。

善用现有资源提升创意

对马来西亚的企业来说,工业 4.0,就是现有资源,在这个封闭的空间原则就能帮你提升创意。

创新往往是进入一个未知领域,一个颠覆可能需要酝酿一大段时间,有时还需要边走边改,以适应市场所需,但是,创新未来要全部东西都由自己创造。

我们还可以拿别人的东西及体验去适应和改良,将产品和服务做到极致。

从侧面去进攻,或许比正面打仗更易成功。德国的创新经验提醒大马的企业,追随创新,并不意味会放弃原有市场的利润;但不追随创新,就会被科技淘汰,而且企业的葬礼,也很快会被遗忘。

采访手记:

创新的尝试

要更快获得市场反馈,并以快速迭代的方式精益求精,就必须依重创新。

数字时代的消费人群,要求更多的互动参与,就需要有更多的创新点子被发掘出来,德国就是通过脑力激荡的实验室(Impact Hub),诱发创意,迸发创新思维,促进创新发明。

为达到更好的创新效果,便是锁定潜在的消费者,了解市场需求。

提高成功率最有效的方法,便是提高试错的次数,很多创新概念和衍生产品,都通过不断尝试及研发改良,才能不断推陈出新及有更多增值的创发。

相关新闻:

公厕变广告墙 厕纸打印文学 德国创意盗梦空间

精雕细琢 精益求精德国工匠精神品质保证

不忘纳粹恶行敢于认错心怀忏悔前进的德行

数字化驱动变革 传统纸媒网络化转型

劳力密集转向科技创新 大马借德工业4.0转型

特派报道:许世平

特派报道:许世平

特派报道:许世平

特派报道:许世平

特派报道:许世平

特派报道:许世平

特派报道:许世平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韩国诺贝尔文学奖惊奇 韩江反思威权秩序

作者:李晓彤

韩江“爆冷门”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亚洲女性作家,她以诗意文字书写暴力与死亡,批判威权社会,在规训与束缚中寻找创意与解放。她的文字抚摸1980年光州事件的历史伤痕,回忆同桌男生被消失的悲情。她的“素食者”意象,写出“不吃肉,全世界就会把你吃掉”的残酷。她生于文学家族,让写作成为生活的方式。韩国政府重视文化输出,将文学作品翻译成英文,也让世界看见韩江。

这是诺贝尔文学奖又一次“爆冷门”?今年韩国作家韩江击败赔率榜第一的中国作家残雪,也再次让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与诺贝尔擦肩而过,让不少中日读者感到“意料之外”的失望,但又因为韩江是第一位亚洲女作家荣获文学桂冠,而感受一丝“情理之中”的历史慰藉。

尽管韩江并非中文世界熟知的韩国作家,但她的中文译作在台海两岸都有出版,也有一些相对小众的拥趸。2016年,韩江成为首位获得布克国际文学奖的亚洲作家,作品便开始在中文世界受到广泛的翻译和关注。即使如此,“七零后”及“女性”的标签仍让很多人疑惑,为什么是她?

这都因为她的作品写出韩国近三四十年社会的动荡,以及韩国威权社会的底色,反思男尊女卑和东亚家庭中的伦理秩序格局,并且以诗意的文字,展现独特的戏剧张力。殖民、战争、分裂、独裁,以及贯穿至今的父权主义,处于重重苦难压迫下,韩国现代文学在略显单薄的文字中迸发出另一种丰厚。而书写历史创伤、女性困境、死亡与孤独的韩江,以诗意辞藻强烈撞击世间苦痛,成为了韩国民族精神的宣言。

东亚社会的威权桎梏,在韩国是根深蒂固,与东亚邻国相比甚至“更胜一筹”,生长在这片土壤上的韩江,化笔为刃,剖开现实的表面,向世界呈现血淋淋的人性本质。
1993年,韩江发表毕业后的处女诗篇《首尔的冬天》,时年23岁,第2年就以短篇《红锚》开

启小说创作。1999年,韩江凭《童佛》获得第25届韩国小说文学奖。韩江在2016年以《素食者》成为首位获得布克奖的亚洲作家,2年后以《白》再次被提名布克奖。

直面历史创伤

韩江生于1970年,是韩国历史上在朝鲜战争后承前启后的一代。韩江的家庭书香氛围浓厚:父亲是韩国著名作家韩胜源,兄弟韩东林与韩江仁均为文字工作者,目前儿女也在做写作尝试,就连前夫洪容憙亦是韩国庆熙网络大学媒体文艺创作系教授兼文学评论家。成长过程中,韩江浸沉在书海中,《狮心兄弟》是她思考生死问题的启发作品。

1980年5月的韩国光州,用防水布包裹的学生尸体堆满垃圾车。《少年来了》中收拾遗体的初中学生东浩死在独裁者全斗焕的军队枪下。韩江是光州人,笔下的东浩是她父亲的学生,曾与她同桌学习。一代又一代韩国作家以书写铭记历史,成百甚至上千位“东浩”的死亡,以及在高压和暴力控制之下的民主抗争,重新获得生命与力量。

韩江在书中描写了一个在军队占领光州当天停止运作的喷水池,此后“我”便不停给政府致电,因为“认为喷水池实在不应该喷水,拜托请把水关掉”。韩江不愿在伤口之上庆祝与生活,以此悼念东浩们,这是最能体现她创作痛苦的作品之一。

女性视角下爱与疼

作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首位亚洲女性作家,韩江以极度私密女性视角和被父权社会忽视女性处境为题材创作,其大量作品有着辨识度极高的感性成分。

短篇小说集《植物妻子》于2000年初版,相较于其后让韩江扬名文坛的《素食者》,多了一分初出茅庐的质朴与锐利。韩江在其中果断、细致地描绘都市中底层群体的孤独,主角在没有温度的世界无尽流浪,受尽伪善与冷眼,企图抓住的救命稻草也逐渐成为牢笼。孤独笼罩之下,男人诉诸暴力,女人不断隐忍,直至以身体与人类世界的固有规训肉搏。

《素食者》变换4种叙述角度,讲述了一个突然决定吃素,最后决定在森林中做一棵树的女人英惠的故事。韩江以疯癫者影射了造成非理性的暴力:战争、杀生、父权——她是前夫眼中的起居照顾者,姐夫眼中的自我实现捷径,父亲眼中应该无条件服从其威严的后辈。

暴力的形式是多样的,恶言、强迫、冷漠一次次由本该最亲密的人刺向英惠,英惠如是想:“我能相信的,只有我的胸部,我喜欢我的乳房,因为它没有任何杀伤力。手、脚、牙齿和三寸之舌,甚至连一个眼神都会成为杀戮或伤害人的凶器。”

刻画父权下女性处境

小说分为“素食者”、“胎记”和“树火”3章,分别对应反抗的选择、本色的坚守,以及生命本源的爆发。没有人真正理解主人公英惠,她从始至终也没能为自己发声,不同的视角下英惠都被噤声是父权下女性的失语处境,他人眼中英惠的疯癫更是社会强加于女性“歇斯底里”的刻板污名。

“素食者”成为文学的意象,写出“你现在不吃肉,全世界就会把你吃掉”。在韩国所谓的“以血养肉”的饮食习惯,以及女性承担包括做饭在内的大部分家务的情况下,在面对突然决定改变生活习惯的女性时,英惠周围的人以暴力、欲望、占有对待英惠。英惠前夫在开篇描述自己的妻子轻松胜任平凡妻子的角色,每天早上6点起床,准备一桌有汤、有饭、有鱼的早餐。在面对妻子决定吃素时,前夫想到的解决方案不是自己动手,而是判断妻子是否得了偏执症或者妄想症,期望通过妻子原生家庭的介入回到所谓生活正轨。英惠以“素食者”的极端选择,与所有暴力逻辑彻底割裂。

在布克奖的颁奖典礼上,韩江说希望《素食者》能够回答她“人类的暴力能达到什么程度、如何界定理智和疯狂、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理解别人”,想通过这本书“刻画一个誓死不愿加入人类群体的女性”。

诗意抚慰人心

韩江没有完全遵循同代韩国作家现实主义创作的路径,她以大量梦境、独白和记忆搭建私人视角,借助黑暗与光明、植物与动物等意象组合瓦解常规。也许因为创作始于诗歌,韩江的诗化书写特征在后续创作中逐渐凸显,为其小说风格带来别具一格的美感。韩江借助大量的意象抒情言志,令残酷悲剧与诗意词句碰撞。她的作品几乎都在探索如何在一个暴力世界中创造纯真世界,作品中的角色往往极端残暴或善良,韩江以此反覆书写痛苦与爱。

《白》的创作基于由各种白色之物展开的写作实验,白色的意象堆叠于字里行间,韩江以有形写无形,肉身的诞生与殒灭以外,还有时间和记忆形式的存在。《白》的叙述语言如同诗句,在形式上赋予创新,在阅读上尽可能提供了丰富体验。

韩江年少起便患偏头痛,文字创作工作又带给她关节劳损,肉体的疼痛以思维倾注在作品中。她的诗歌直面生死与疼痛,却能抚慰人心。韩江诗集《把晚餐放进抽屉》有评价写道:“读这本小诗集的效果约等于吞下一颗止痛片。

韩国文学全球化进程

除了公平因素,诺贝尔文学奖花落韩国也有国家层面的努力。在本土文学出海的工作上,韩国政府已经坚持了数十年有计划的投入。20世纪80年代,韩国政府开始关注本土文学的国际推广,提供韩文作品的外文出版支持。1996年,韩国文学翻译基金成立,韩国文学正式开始全球化进程。2001年,韩国文学翻译院成立,结合政府与民间力量,进一步推动韩国文学走向全球。2023年,韩国文学翻译院的海外出版社翻译出版援助项目的申请达到281项,2014年该项目开始时仅13项。

最近3年,由韩国文学翻译院援助的图书出版状况来看,图像小说、人文社会、随笔书籍的出版年均增长15%。国家的投入已经开始开花结果,韩国诗人金惠顺的诗集《幻痛翅膀》荣获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诗歌奖,童话作家苏西李获得世界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小说家黄皙映入围布克国际文学奖长名单,更不必说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韩国作家往往有着跨越藩篱的力量,以文字向规训说不。金惠珍的《九号的工作》反思功绩社会下工作的意义,赵南柱的《八二年生的金智英》展示了东亚父权大国被习以为常的女性困境。

韩江更是在《素食者》中分离疯癫与文明,让读者从文明立场逐步共情疯癫。韩国文学一直关注的问题,也被中国作家鲁迅以“从来如此,便对么?”质疑。韩国女性举步维艰,年轻人承受压抑的职场环境,中年人承受巨大的生活压力,韩国作家们将这些痛楚、不屈和反抗以文字呐喊,让力量从压力中爆发。

韩江的“疯狂”

韩江生动地再现了法国哲学家福柯笔下“疯癫被建构”的过程。非理性成为被展示和取笑的标本,被定义为疯癫。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非理性是以一种信念的方式呈现出来的,《红楼梦》中执着的宝玉,冲向风车的唐吉诃德,还有《素食者》中渴望完全遵照本心之源,突破生活框架束缚的英惠。

韩江走在韩国文学家“打破藩篱”队伍的前端。在作品中,她试图讨论韩国民众整齐划一的观念与习俗,试图从根本上推翻这些规训的合理性。读者在阅读《素食者》的过程中,开始可能共情前夫和姐姐,可读完就会眼含泪花,发现英惠的一切反抗虽然疯狂,但也可能是我们未来会经受的一切。韩江告诉我们,把那个人人都看作平常的视角先撕碎,‘人人都说,我便不做’的事,也许不一定是疯狂的事。

韩江在距离公布得奖前15分钟得知获奖消息,险些当作诈骗电话,彼时她正度过平常的一天,与儿子在首尔家中用完晚餐。和韩江所塑造的情感丰沛的角色相反,她在面对获奖这一消息时仅表现出淡淡的惊喜。因为不喝酒,韩江决定与儿子一起喝茶,安静地庆祝。

文学类奖项考虑的是人文精神,是不同的信仰、性别、语言和力量之下的精神世界。群体和个体不应因为处于弱势而不被关注,这大概也是诺贝尔文学奖要坚守的精神。这一奖项于韩江,于韩国文学,是肯定,更是新的序章。

(韩国亚洲周刊特约记者金珍镐、张襄如对本文有贡献)

韩江小档案:

1970出生于光州市。曾就读于丰文女子高中,1993年毕业于延世大学国文系,同年在季刊《文学与社会》冬季刊发表诗歌,由此涉足文坛。
1994年,在《首尔新闻》主办的文学征集活动中凭藉小说《红锚》获奖,转型为小说家。其后获得李箱文学奖、东里木月文学奖、黄顺元文学奖等。朴槿惠执政期间因描写光州事件的《少年来了》等作品将韩江列入文化艺术界黑名单,禁止她获得政府资助。
2016年,韩江小说《素食者》的英文版获布克国际文学奖。
202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继2000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前总统金大中之后第2位获得诺贝尔奖的韩国人,也是第一位获得文学奖的韩国人,同时还是首位亚洲女性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