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努力成果
赛城联合华小开课了

(赛城1日讯)霹雳太平乌鲁十八丁微型华小联合华小经过14年努力,今日终于在赛城开课,成为布城及赛城行政区域首间华小,满足当地华裔需求,以及缓解附近华小学生人数。
今日开学日共有54位学生,由教育部副部长拿督张盛闻主持开课议式。
张盛闻说,随着联合华小正式启用,雪州将增加至114所华小。布城与赛城以往只是行政中心,经过十多年发展,如今人口与华裔人口都有增加。
他感恩赛城联合华小建委会主席丹斯里吴明璋捐地建校,相信未来3年居民人数明显增加,并欢迎在龙溪、蒲种一带就读的学生转到联合华小就读。
他指出,联合华小原希望今年1月1日开课,惟教育部及教育局认为学校刚建竣,以及12月份时无住用证,也在巡视时觉得基本设备有待改善,决定今日才开学。
只开设一至三年级班
“该校共有7位老师(包括一位校长),教育部承诺若一年级新生再增4人至40位,将分为两班及增派一位老师。”
联合华小只开设一至三年级班,一年级有36人、二年级11人及三年级7人,大多数从龙溪华小、蒲种汉民华小、新明华小等转往该校。
出席者有雪州教育局校务管理主任诺法丽达、联合华小董事长洪再顺、建委会副主席拿督吴恒灿、董事曾明宝、校长林鸿莉等人。

张盛闻:软体设施仍需时完善
张盛闻说,随着新校启用,该校将尽快成立家教协会,以及进行董事会改选。
他说,学校也有32间课室,建有礼堂及视听室,其他的设备也不会是大问题,只是需要时间完成软体方便的设施。
他也说,教育部去年批准的10所迁校及6所新华小搬迁也如火如荼在进行中。
洪再顺:吴明璋捐地推动母语教育
联合华小董事长洪再顺感谢吴明璋捐地,使到联合华小可持续推动母语教育,并让该校成为其他微小学习典范。
他欢迎新校学生在毕业前,回到母校原址看看,感恩华社的付出,使文化获得传承。

陈敏丽:新校上学只需5分钟
居住在赛城,由于没有华小,只能让一年级孩子先在蒲种汉民就读,每天路程得花上至少25分钟,还得付过路费,如今在同区,只需5分钟即可。
虽师资人数不多,但对新校而言,老师有更多时间去安顿新校事务,孩子可获得专注的教育。
王兆情:很高兴赛城有华小
我坚持学习母语很重要,以往3个孩子及其他孙子都坚持念华小,传承民族之根。
早前搬往赛城居住,有点担心孙子教育问题。
很高兴赛城建了华小,就读一年级的孙子也无需清早载往龙溪华小上课,有更多时间休息。
黄先生:希望孩子学习母语
刚从国外回来,定居在赛城,早前曾烦恼该让孩子到哪儿念华小,很高兴联合华小赶在今日开学,特让二年级孩子来报读。
我本身也是华小生,希望孩子能学习母语,对本身文化有更深了解。
虽然孩子在国外接受英语教学,但在家用华语沟通,并对到华小就读深感兴趣,特别是新校人数不多,孩子容易获得老师的关注,快速掌握中文。
张盛闻:勿忽悠榴梿农 行动党应善用资源解决问题

张盛闻(左)出席劳勿各支会代表大会后,与基层领袖问好。
(劳勿12日讯)马华总秘书拿督张盛闻指出,劳勿无地契榴梿园课题发展至今,不能一味归咎于农民,更不应继续以政治手段“忽悠”他们。他强调,真正有责任感的执政党,应主动运用手中的政治资源,协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
身为马华彭亨州联委会主席的张盛闻昨晚出席马华劳勿各支会代表大会时指出,行动党身为执政联盟一员,在中央和州政府皆有代表,并且每周召开相关会议,却迟迟无法解决问题,形同“空谈”。
“如果真的站在农民一方,就应真正运用你们手上的政治资源来协助他们,而不是制造对立、搞抗争,甚至拍视频来博取同情。”
张盛闻说,行动党领袖多次公开声称与农民“站在一起”,甚至在大选前召开记者会承诺协调解决问题,但事后却缺乏实质行动,空口说白话。
“请善用你们手上的资源,不要再继续演戏。人民选择你们出来是为了执政、解决问题,不是要你们继续扮演反对党的角色。”
“真正的政治力量不是拿来包装个人形象,而是要用来解决民困。”
他呼吁行动党拿出勇气,正视并尽快解决问题。
“别再拖延,也别再煽动情绪。我始终相信,政府是人民选出来的,需要人民支持、需要推动经济发展、需要税收、也要兼顾环境保护。这些课题都可以谈,关键在于愿不愿意坐下来协商。”
他遗憾地表示,行动党习惯将问题推向街头抗争,用“正义”包装抗争行动,为自己塑造英雄形象。
“我们不是反对施压,也不是反对为农民捍卫权益,但若所有问题都诉诸街头,最终受害的往往还是人民。”
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
当局迟迟未交代真相
在谈到蒲种布特拉高原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时,张盛闻严厉批评相关当局迟迟未向公众交代真相。
“爆炸已发生超过10天,公众至今仍未获得一个清楚的交代。”
他质疑:“为何能在小空地上建起一排店屋?为何有人能轻易进入围栏挖地?这些行为是否获得合法批准?背后是否涉及利益关系?”
他指出,灾后发放津贴只是基本责任,关键在于是否有人问责、是否有人站出来说明真相。
“发放津贴大家都会做,但更重要的是必须有人问责、有人出面把事情说清楚。”
他说,执政者应展现治理能力,而不是回避问题、互相推诿。他呼吁政府尽快交代事件始末,回应人民疑问。
政治合作若无突破
马华恐陷被动边缘
张盛闻也坦言,若联合政府的政治合作框架持续原地踏步,马华恐将长期被动,甚至进一步边缘化。
“目前我们是在‘两国基础’下进行合作,若一切维持现状、毫无突破,第16届全国大选,马华恐怕依旧只能维持现有议席配置。”
他说,走遍全国时,几乎每一位同志都会问:“我们到底还能争取多少席位?马华未来的定位在哪里?我们还如何应对选战?”
他坦言,若现状无法打破,许多基层党员将继续沉默或萌生去意。
“有人选择留下沉默,但也有人开始质疑,既然没有参选任务,其他政党有机会有任务,为什么我们还要留守?”
“虽然只是地方性的情绪,但足以反映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困局。这并不仅是资源的问题,无论是在柔佛拥有资源,或是在其他地方缺乏资源,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突破现有困境。”
他指出,马华在过去两年多的“磨合期”中一直积极配合,希望与联合政府内的成员党擦出更多合作火花。
“但现实是,行动党和巫统越走越近,反而我们被边缘化,文化和理念差异也越拉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