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漫漫投资路第7步】现金流为王/冷眼

商界有一句口头语:“现金为王”(Cash is King),这句话应改为“现金流为主”(Cash flow is King)才对。

跟现金短缺的公司相比,手头持有现金而没有负债的公司,当然有资格称王。



但是,商场是动态而不是静态的,企业的财务状况是跟着营业状况转动的,尤其是在经济环境急速转变的时候,企业的营业状况急转直下时,手头的现金可能会迅速消失,使企业陷困,在这个紧急的关头,如果现金流量强劲又顺畅,企业可保无恙。

企业长期持有大量现金,反映了两种情况:

1)企业领导人无能,找不到应用现金提高盈利的点子,只好抱紧现金,赚取利息。

股东将资金投入企业(叫投资),就是希望企业为他们赚取比定存利息更高的回酬,如果长期持有现金,以守株待兔的作风经营公司,倒不如将现金还给股东,让他们将资金作定期存款以赚取利息,这样他们可以节省支付高薪给领导人,收入可以更高。

2)董事部的政策太过保守,对于高级行政人员(CEO或董事经理)所提的发展计划,太多顾忌,不肯冒险,导致机会一个又一个的溜走,坐失良机,手头现金长期无法充分应用。



3)企业领导人缺乏迫切感,只采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态度,对经营业务采取“守”势,无意进攻,导致现金长期未被动用,这种情形,在领导人没有控制性股权的企业,尤其明显。在官联企业中更是普遍。

所以,选股时不应以手头是否有现金为标准,事实证明,此类企业多数没有成长。

没增长不要买  

有增长不要卖

我说过,“没增长,不要买,有增长,不要卖”。有现金没增长的企业的股票,不是好的投资对象。

但是,如果企业持有大量现金,是作为推行已拟定的发展计划的用途,则另当别论。

乐天大腾化学(LCTITAN)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这家公司,在今年6月30日时手头拥有33亿5000万令吉的净现金,是为了应付庞大发展计划的需要,再加上强劲的现金流,财务情况固若金汤,这不能与紧握现金不思进取的企业相提并论。

企业要长期经营,才能攫取机会,获得合理的回酬,要长期经营,企业要有抗拒不利环境冲击的靭性,这靭性源自现金流。

现金流稳定的企业,即使长期亏蚀,也不会倒闭,在机会出现时,就能大开拳脚。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最近以4亿1300万令吉,将近9000英亩的油棕园,卖给联合种植(UP)的PINEPAC。

如果你翻阅这家小型种植公司由1996年以来的年报,你会发现该公司在过去22年中,有18年在亏蚀中,而且一向负债沉重。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这种连年亏蚀的企业是不利生存下去的,然而该公司却能支持下去,为什么呢?答案可在该公司的现金流量表中找到。

该公司的现金流量几乎每年都处于净流入状态(positive),虽然每年亏蚀,但不会出现周转不灵,所以能生存下去。

就以2017年为例,该公司扣税前亏蚀2600万令吉,然而营业现金流量表中,不涉及现金的项目,包括农作物减值(Amortisation of Biological Assets)及固定资产折旧(Depreciation of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简称PPE)等加起来刚好等于亏蚀额,这些只是账目中的数字,并不涉及现金流出,所以,该公司虽严重亏蚀,仍能支撑下去。

(关于财务分析,请参考拙作《30年股票投资心得中(2018修订版)》中的“财报读透透”)

现金流长期处于净流入状态(Positive),是这家长期亏蚀的企业能生存下去的原因。

故曰“现金流为王”,不亦宜乎?

特别声明:本文只是Pinepac为例,说明现金流比手头有现金更重要,并非推荐购买。本人没拥有此公司的股票,也无意购买。

相关新闻:

【漫漫投资路第6步】分身有术/冷眼

【漫漫投资路第5步】 投资成功应具备素质——信心 进修 狂热/冷眼

【漫漫投资路第4步】 建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冷眼

【漫漫投资路第3步】 克服轻视股票投资的心态/冷眼

【漫漫投资路第2步】 选择最适合你的投资管道/冷眼

【漫漫投资路第1步】 让主动与被动收入相辅而行/冷眼

 

 
 

 

反应

 

名家专栏

高回报,低风险,你信了?/股悦

随着社媒的普及化,不法分子纷纷将其作为实施诈骗的温床,发布多样化的投资广告,引诱投资者一步步陷入骗局。

不法分子利用这些平台,冒充知名投资人、企业家,甚至是上市公司高层,以内幕消息等噱头,布虚假投资信息,误导公众。

例如,股市大师“冷眼”冯时能以及即将上市的一家茶室,近期均被冒名利用,在社媒上发布虚假投资广告,吸引投资者加入骗局。

一般而言,投资者将被加入投资群组,不法分子通过伪造的投资成功故事与截图,博取信任,诱导投资者参与骗局。

骗子都会强调“高回报、低风险”来吸引投资者,诱使他们将资金投入虚假项目,最终因无法取回资本而血本无归。

面对五花八门、各项投资计划广告的引诱,公众需时刻保持警惕,以免成为诈骗目标。

这些事件再而三的发生,敲响了公众防范诈骗的警钟,投资者有必要增强警觉,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以保护自身利益。

需谨慎核实消息

公众需谨慎核实投资机会,并通过官方网站、公司声明或官方社媒账号核实信息,对未经核实的“名人推荐”保持警惕。

其次,公众可同通过马来西亚皇家警察商业罪案调查部的网站,进行核查是否涉及诈骗案件。

相关的网址为https://semakmule.rmp.gov.my/,公众可透过相关的银行账户、电话号码或公司名称,来核查是否涉及诈骗案件。

但需注意的是,如果涉及的是新注册的银行账户、电话号码或公司名称,系统可能未有相关记录,此时需结合其他验证手段。

所有经由大马证券监督委员会批准的投资计划,都可通过其官网对相关公司和个人的执照状态进行审核。

公众可以使用该平台,核实与自己接触的投资公司或顾问是否获得合法授权,避免掉入非法投资计划或骗局。

审核网址为https://www.sc.com.my/regulation/licensing/licensed-and-registered-persons

至于单位信托基金和私人退休计划(PRS)基金方面,则可通过马来西亚投资经理联合会(FIMM)的官网,来审核相关顾问的资格和注册状态。

审核网址为https://www.fimm.com.my/search/

在决定投资之前,务必进行此类审核,以避免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而核实投资计划的合法性,是每位投资者的必备步骤。

要求核实对方身分

然而,最简单有效的防范方式,就是避免参与任何通过社交媒体宣传的投资计划,尤其是那些提供链接或要求加入“投资贴士群组”的内容。

对于有心进行投资的公众,最安全且可靠的方式,是直接到访银行、股票行或基金公司,通过这些正规渠道获得专业的投资建议和服务。

这些金融机构受监管单位严格监管,提供的投资产品和服务更具合法性,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投资者的权益。

当然,为了进一步确保安全性,投资者完全可以主动要求核实对方的身分,以确保所接触的人士具备合法资格。

社媒的投资骗局虽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但公众可以通过善用官方资源、保持警惕与理性,从而有效保护自己的投资安全。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