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你所不知道的外劳故事

多年前的某个大早,有个替我们工作多年的技术外劳在公司门口等我,看见我从车里下来,就走过来对我说想要借几百块钱买船票回去印尼的苏门答腊,因为他唯一的儿子在乡下前一天骑摩哆车发生意外去世了。当他告诉我这件事时,眼睛布满血丝,眼中噙着泪水,相信他是为了儿子的事而伤心了一整个晚上,一夜未眠。

这个技术外劳勤奋,不多话,也不会聚集在同乡群内搞小圈子,或做小动作的行为。专注在工作上,而且手工很好,很少给他人添麻烦,不需要人家为他的工作善后。虽无领导能力,但有责任感。



正如我们常听闻许多外劳在家乡已有妻室,然而来到这里很多也另有一个伴侣。不知道是宗教因素还是生理因素。

我们的这位技术外劳曾告诉我他有两个妻子在乡下,在这里就寡人一个。每一年两个妻子都会一起来这里住上两三个礼拜,三人相处融洽,从未发生纠纷,连同乡都佩服。只是其中一位妻子没有生育或不能生育,所以只有一个儿子。

我不知道一般人对外劳的整体印象到底如何?是否可以说得出一个具体的真实情况。根据我所认识的一些比较少接触到外劳的朋友,他们对外劳的印象,一般不外就是从事高度危险的建筑工程工作,或在油棕园橡胶园菜园从事种植行业,或在工厂担任技术或半技术劳务,再慢慢的延伸到巴刹、餐馆、商店到家庭的帮佣,几乎涵盖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层面,数量之庞大,已经超出我们可以理解的范围了。

可是一般国人并不关心外劳的课题,除了发生重大事故外,大家也不会多去了解外劳,更不要说去接近他们。人数众多的外劳,除了其出生地和我们不一样之外,其他如生活习俗与生活习惯其实和我们并没有两样。甚至一些外劳也在他们国内受过高等教育。

曾在一个工地的外劳宿舍,发现有一个中性人打扮的外劳工友,晚上或假日出去时甚至打扮的花枝招展,走起路来阿娜多姿。我还真担心在以男性居多的工地环境里会受到欺凌。但后来直到工程结束搬离宿舍,也未曾听闻任何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阅读家乡故事慰藉乡愁

会阅读印尼文和孟加拉文书籍的外劳其实不少,在他们简陋的宿舍房间里,我曾看过他们或在床上或在地上放着几本书,看来就是小说类的读物,一问之下,原来是他们从家乡带过来的精神粮食。以自己的母语阅读家乡背景的故事,或许可以慰藉乡愁。

更叫我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发现来自亚齐的外劳在阅读英文圣经。据一般印尼外劳说,亚齐的基督教徒或天主教徒人数并不多,反而是东帝汶比较多天主教徒,但就让我在工地遇见这少数中的异数。这少数的非穆斯林在众多的穆斯林群居中,并没有发生任何冲突。

有个印尼外劳,是一个非常勤奋的工人,每个月发薪后都会把大部分的薪水寄回家乡给女儿上大学。他常说的,马来西亚政府比印尼的好,因为我们的大专生可以申请国家高等教育基金局PTPTN贷学金,印尼的大学生大部分要自费,而且费用也不低。从听他说女儿上大学开始,就每半年都提起交学费的事,第三年女儿要求买一辆摩哆车上课,他也寄钱回去给她买了一辆摩哆车。到他的女儿大学四年毕业,很快找到了工作,他也觉得很开心,并打算回乡找一份工作可以依靠女儿。没想到,他还未回乡前就接到女儿的告知,要结婚了。这样辛苦多年的父亲唯有继续留在大马当外劳,继续干活挣钱。应验了靠儿靠女不如靠自己。

众多外劳在大马参与了国家的发展和建设,但他们是失语的一群,没有名字,甚至还会受到歧视。

 

 
 

 

反应

 

要闻

醉酒夜爆冲突 缅甸籍工头刺死两同乡

(和丰13日讯)和丰一处菜园凌晨惊传命案,三名缅甸籍男子疑因醉酒争执发生斗殴,其中两人遭同乡刺死,嫌犯事后逃离现场。

这起命案发生于周六凌晨,地点位于和丰郊区阿育路一座菜园。死者遗体被发现于菜园内一间屋子的外侧。

据悉,三人皆为菜园工人,年龄约30多岁,近期才在该园工作约两个月。事发时三人疑似饮酒后发生争执,期间一名担任工头的男子疑持利器行凶,造成两人当场死亡。

和丰警区代主任莫哈末罗海兹米指出,警方于凌晨1时54分接获菜园雇主投报,赶赴现场后发现两具遗体。

“2名死者的遗体是在该菜园一间屋外被发现。”

初步调查显示,死者和嫌犯皆为缅甸籍,相识并在同一菜园工作。警方已将遗体送往怡保苏丹后拜润医院太平间解剖,以厘清确切死因。

目前案件是援引《刑事法典》第302条文(谋杀)展开调查。若罪名成立,嫌犯可面对死刑,或监禁不少于30年、最高达40年和鞭打不少于12下。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