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独家】独角兽摇篮更诱人
投资私募比上市股好?

大环境不好,股市也受到影响,导致市场对首次公开募股(IPO)也兴致缺缺。



好不容易迎来了新股上市,股价走势却不在状况,频繁跌破新上市估值。

这是全球新上市市场正面临的严峻问题,也造成新股数量越来越少,根据安永(EY)的数据,去年全球新股数量按年大跌21%。

但在数量减少的同时,筹资规模却按年增了6%,归功数家“独角兽”(Unicorns)和大型公司上市。

独角兽是指估值超过10亿美元(约41.1亿令吉)的公司;有趣的是,独角兽能有如此规模,全靠上市前还是中小规模时,在私人界的多轮筹资,慢慢推高估值。

越来越多年轻投资者抛弃了传统的上市公司,转向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 Equity,也简称PE)的怀抱,因为上市公司的回酬,往往远不及新创企业在初期成长期时带来的爆炸回酬率,未来还有可能成为独角兽呢!



上市成本高限制多       

企业转向另类融资

以往,很多公司谈及长期目标时,都以上市为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如今,却有好多新创公司已经改变了想法。

上市的成本相对高昂,上市后不仅需要遵守更多的上市条例,也需要更高的开支,业绩增幅却可能没初创期的涨幅高,让许多公司开始却步,宁愿当更久的“私人公司”。

除了股票和债券的主流投资,这几年也兴起了另类投资(Alternative Investments)市场,比如说私募基金、对冲基金、大宗商品等,这个市场通常流动性较主流市场低、风险更高,但回酬率却更可观。

有另类投资的需求,自然也有另类筹资(Alternative Fundraising)的出现,越来越多企业从主流市场转向另类市场,筹资管道包括私募股权投资、风险投资、众筹和P2P贷款等。

股市市值跌11%

证券监督委员会在2018年报中就指出,今年的其中一个目标就是全力推动另类融资,来满足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的筹资需求。

根据证监会的数据,截至去年底,我国资金市场守在3兆令吉以上水平;但股市市值却萎缩10.8%至1.7兆令吉。

去年,资金市场融资共筹了1146亿令吉;私募股权投资、风险投资、众筹和P2P共筹了8亿840万令吉。去年从主要和次级市场的总筹资额约1200亿令吉。

全球方面,安永数据显示,去年全球新上市数量按年大跌21%,筹资规模小涨6%。

贝恩公司(Bain)的报告则显示,在激烈的竞争和资产价格增长的情势,去年通过私募股权筹资个案年跌13%,至2936宗,但规模却涨10%至5820亿美元(2.39兆令吉),是5年来最大的涨势。

私募股权投资的资金规模,这一轮上涨周期是从2011年开始,市场正关注这股周期是否有机会挑战2006和2007年的高峰。

麦传球

投资私募全靠眼光

私募股权投资和风险投资公司,是新创企业和独角兽最常见的股东。他们以非公开方式,收购私人公司的的股权来帮后者筹资,阿里巴巴、面簿、优步等都是这类投资者的成功例子。

私募股权投资“玩”的就是“慧眼识英雄”,在新创企业初期时就先投资,再等未来估值高涨后卖出;退场方式可以是卖给其他同行、公司、投资企业的股东,或等到该公司上市。

资深交易员兼投资讲师、《南洋商报》专栏作者麦传球形容,这就是“低买、高增长、高卖”的投资策略。

“我们过去常常专注于投资公开上市的公司,以获得价格透明度、严格的公司监管、高流动性等优势。”

“然而,当投资者变得越来越有经验和精明,而且当上市公司在资本收益方面变得越来越不具吸引力时,人们开始关注包括私募股权基金在内的其他另类投资。”

私募投资为何受落?

这些年来,我国的IPO市场数量和规模都落后,除了行情不好,也属于全球交易所正面临的难题,因为越来越多人转向另类筹资市场。

为何私募股权投资会崛起,甚至抢夺了更多IPO的市场?

■投资回酬更高

新加坡私募投资平台Fundnel联合创办人兼财务总监蔡凯龄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说,因为私募股权投资的成本架构更低廉,还能接触更小型的公司;站在投资者立场,这投资方式的回酬更高。

“《华尔街日报》曾报道,在2015年之前的10年,如果你要获得7%的回酬,你分配在另类资产的比例可能少过5%;但在2015年后的10年,你要获得7%的总回酬,恐怕得将另类资产的投资比例提高至10%。”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在《私人次级市场:增长中的投资机会》报告中指出,在谷歌的IPO之前,最佳的科技公司选择在早期上市,当时营业额较低,估值也较低,但投资者能抓住一起增长的机会。

但在谷歌上市后,这个趋势有了戏剧性的变化,反而是私募掌握了早期的优势,回酬比公开市场高。

蔡凯龄说,一些公司会在上市前进行好几轮的筹资活动,越早进去回酬更高,若是在后期比如说第三、第四轮筹资才加入,回酬相对较短,惟整体而言还会高过上市公司。

私募给的估值更高

而且,这几年可见一些新股在上市后的股价走跌,更显示私募公司对投资目标的估值方式,不同于大众,投资者更应该在投资组合中加上私募基金。

来看看亚洲最活络的市场——香港,去年上市新股的回酬是一个世纪以来最差。数据显示上市筹资至少1亿美元的公司估值,在交易的首月平均跌了6.2%。

当然,这不代表企业未来会完全转投私募的怀抱,胥视身处的领域和所需要的资本。

“科技公司可能需要更久时间来获得大众的理解;相对的,消费公司所需的时间较短。”

麦传球指出,一般而言,投资者的绝对回酬预期,内部回酬率(IRR)介于15%和20%之间。

蔡凯玲

走进中小企业

为何私募股权投资的回酬更高,蔡凯龄指出,这和成本有关,也恰好是Fundnel的成立初衷。

专门投资在另类资产的Fundnel,成立于2015年,目前在全球有逾1万投资者的网络,完成了超过30项融资,总成交额逾10亿美元(约41.1亿令吉),参与过SpaceX、Grab的筹资项目。

但他们的公司创办团队,实则来自传统的投资银行领域。

过去的经验让他们发现,资本市场的交易都涉及到“人”。

“假设,一项交易从开始到结束需要100个小时的工作时数,算上所涉及的人力成本,这就是成本架构。由于人力开支高,业者只能够专注在较大型的公司、较高的交易规模,忽略了中小企业。”

可以说过去100年、50年来,投资银行界受限于成本架构无法大肆创新。随着科技和网络的发达、人们的消费模式改变、社交网络、数据数据开始到位,缩减成本架构是可行的。

“试想想,如果今天我们能用科技,将100个小时的工作时数缩短到50个小时,成本减少了,自然更能专注较小规模的公司和交易。”

没有传统包袱

从各数据可看出,越来越多企业宁愿挂上“私人企业”的牌子久一点,而不是速速上市。

如同优步,在2009年就已成立,一直通过私募筹资来壮大生意,直到今年5月才上市,整整10年;更别说在2008年成立的爱彼迎(Airbnb),至今也未上市。

问及原因,蔡凯龄笑言,“传统”总是附带着“包袱”。

“上市公司有一连串的限制和上市条例得遵守。但对于处于快速增长期的公司来说,他们需要更大的弹性。”

特别是越来越多新创公司专注在科技行业,他们的业务模式可能无法达到上市所需要的“传统条件”。

“更何况,私募股权投资市场逐步扩大,资本流动也足够,他们根本不需要再踏入公开市场。”

推基金降低门槛

对蔡凯龄来说,私募市场的发达,不仅有利于过去“寻钱无望”的较小型公司,对投资者来说也是一个多元投资组合的机会。

在Fundnel,暂时只接受老练投资者,以及普遍最低1万令吉的投资额,会根据各项目有所变化。

为了让更多投资者能加入到这个市场,他们也让投资者投资在私募基金或风投基金,多元化投资。

过去,要投资风投的入场价可能高达100万令吉,而且只能投资单一公司;如今可以更小的输入投资在基金上,当中有不同的投资比例,分散风险。

Fundnel今年初和另外3家业者加入了新加坡的Hg交易所,有点类似纳斯达克私人股票交易平台(NASDAQ Private Market),方便投资者直接投资在高增长私人公司。

进场最关注7点

上市公司有开放的平台来找寻公司资料,但投资私募,要如何找到足够的资料?

过去对投资者来说,私募是一个非公开市场,很难进入;如今有了发达的网络和健全的平台,不再是太大的问题。

那投资者要如何选择优秀的非上市公司?抑或是中小企业要如何吸引私募的眼球?

从蔡凯龄透露Fundnel的评估条件,以及麦传球认为能吸引私募兴趣的条件,可以大致分成以下条件:

●经验老到的管理层

●所处领域的规模和潜力

●财务表现

●产品

●可靠的市场地位和经济护城河(economic moat)

●目前正进行的交易

●可行的投资退场策略

前文提及Fundnel要运用科技来减少“人”的工作量,该公司因此采用专有的人工智能驱动交易筛选演算法,至今已经从3500家公司筛选出适合投资的公司。

风险高回酬好

当然,投资私募的风险远高于上市公司,所以才会带来较高的回酬。

麦传球指出,股市的流动性较高,利好大多数投资者交易;私募股权投资更适合老练投资者,通常会有净资产最低要求。

“首先最重要的是在投资之前先学习,否则会追随到‘独脚兽’而不是独角兽。”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也指出,私募市场流动率不足,且快速变迁,意味着一家公司可能会因为科技变化、营运模式或监管因素,在一夕之间失去所有财富。

“因此,在有限的资讯中,要建立庞大且多元化的非流动资产组合,是非常艰难,且需要丰富经验和长期的投资策略。”

证监会推替代融资

政府对另类投资市场的鼓励政策,是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福音。

蔡凯龄指出,在大马方面,证监会很积极推动替代融资,但当然还有更大的开放空间。

“数据显示,私募股权投资的数据还处于上涨周期,只是需要更多科技、透明度和教育,来壮大整个生态系统。”

独家报道:谢静雯

反应

 

在商言商

如何高效获取购屋融资/杨景雄

作者:杨景雄(CY Academy创办人)

一、资金筹备

在购屋前,资金筹备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这些资金将涵盖初始预订金、定金、专业费用、印花税及房产估价费等。

根据购房类型(新房或二手房),所需资金会有所不同。需明确,几乎不可能实现100%的融资,覆盖购屋所有成本和费用。

资金来源可包括个人储蓄、亲友借款、雇主预支、合作社贷款及公积金提款等。

此外,若符合条件,可考虑政府推出的购屋援助计划,如“我的首间房屋计划”和“我的定金计划”。

二、融资渠道选择

银行是购屋融资的主要渠道,但并非唯一选择。

保险公司、持牌财务公司、持牌贷款公司及建筑协会等亦提供房屋贷款服务,各自在利率、融资比例、贷款期限、还款方式等方面有所差异。

对于公务员而言,还有政府提供的房屋贷款选项,通常具有较为优惠的条件。

三、融资注意事项

购屋前即开始融资准备是明智之举。市场上存在多种房屋融资方案,建议提前了解,挑选最适合个人情况的方案。

准备完整的收入证明是融资过程中的重要步骤,有助于确定银行愿意提供的贷款额度范围。此举可帮助购屋者筛选符合其负担能力和银行信用要求的房产,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失望。

同时,通过国家银行的CCRIS系统检查个人信用记录,确保贷款申请顺利进行。对于曾接受高等教育基金贷款(PTPTN)的人士,还需注意相关记录。

若购买二手房屋,融资方案的选择需迅速,以免因错过交易期限,而面临迟付款利息甚至合约终止的风险。建议在签署买卖协议后两周内,尽快签署贷款协议。

四、放贷者选择

放贷人可以是个人、团体、私人有限公司(Sdn Bhd)、有限公司(Bhd)或有限责任合伙人(LLP)。

此外,购屋者亦可通过第三方担保,将房产抵押给银行。

贷款审批、融资比例、贷款期限和利率等因素均取决于借款人的资质。多收入的联合借款人通常更易获得贷款批准。财务状况良好的个人可作为借款人或担保人之一。若以公司名义购房,通常融资比例较低,需购房者准备更多初始资金。

五、融资类型选择

市场上存在多种房屋融资方案,包括传统贷款和回教融资等。

在选择时,需关注定期贷款、灵活贷款、透支、每日利息、本金减少、提前赎回罚款及有效贷款利率等细节。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融资方案。

同时,需注意贷款发放条件,如开设新银行账户等,避免影响购屋进程。

六、融资方案决策

根据购屋渠道(发展商或二手屋市场),选择适合的融资方案。

若是向发展商购屋,银行通常会根据购屋者资质考虑贷款申请。

若购买二手房屋,需进行房产估价报告,以满足银行要求,并考虑借贷者的资质。

在选择融资方案时,需综合考虑融资需求、收入及还款模式、购屋目标等因素。没有最佳方案,只有最适合的方案。

至于按揭保险(如MRTA/MLTA),除非贷款方案要求,否则由购屋者自行决定。

保费可作为贷款金额的一部分或自行支付。按揭保险有利也有弊,购屋者应谨慎考虑。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