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白文春

最近几个星期,我有多次机会和财政部长政治秘书潘俭伟同台演讲,一起针对2020年财政预算案发表看法。
我会在本栏提出此事,是因为潘俭伟分享了拟订明年预算案背后的一些想法,而我认为,值得在这里再和读者们分享。
在希望联盟上台的第一年,新政府耗费了许多时间“清理门户”,好让国家重回正轨。
这是有必要的,因为政府的债务与负债总额已超过1兆令吉大关,有必要采取行动管控。
这促使政府针对数个大型工程项目,与涉及的承建单位重新谈判建筑造价,甚至喊停一些项目,不再继续进行。我认为,人们也许没有看到此举背后的正面效益,如果不这么做,令吉汇率会面临更大下行压力。
国油增派息助退税
此外,他们决定要求国家石油公司提高派息总额,以协助政府退还消费税及所得税退税。这是希盟政府另一个重要的举措,我相信,此举已协助商家们改善现金流。若非如此,在经济增长放缓的大环境下,商家们可能面对更严峻的挑战。
我从潘俭伟的讲稿了解到,到了2020年预算案,政府有更多时间研究如何刺激经济增长。
潘俭伟提到,过去20年,大马经济一直受制于约5%的增长率,这是事实,而且为时已久。
因此,若我们回顾历史,大马经济曾在90年代初期,一度取得逾9%的强劲增长率,这归功于当时政府致力招揽外来直接投资的政策奏效。
因此,希盟政府认为,我国明年可以重施故技,以同样政策取得同样成果。尤其是当前全球经济备受中美贸易战冲击,而且这场贸易战有恶化之际。
政府认为这是一次良机,因为有许多企业为了避免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准备分散风险,把部分业务转移到本区域,包括我国。
因此,政府在2020预算案推出一些措施,以吸引优质外来直接投资,尤其是那些高科技和不依赖外劳的外资。
吸引贸易转移来马
我认为,大马应可以吸引部分因中美贸易战而转移投资的外资,这应可协助刺激大马的私人投资和经济增长,尤其是过去几年,私人投资增长不那么令人鼓舞。
私人投资从2012年受经济转型计划刺激而推高的21%增长率高峰,于去年已大幅度放缓至4.3%,并预估于今年进一步走缓。
然而,由于国内熟练技术员工短缺,我预见我国仍会面对一些挑战。因此,我国积极吸引外来直接投资的努力,所取得的成果或不如往昔。
无论如何,诚如潘俭伟所言:“我们并不奢望取得类似90年代初期的强劲增长,若我们可以取得6%增长率已是很好的表现。”
因此,政府推出各项措施来刺激国内私人投资仍不失为明智之举,而政府预料会在未来几年做得更多。
天灾人祸 防患未然/陈金阙
缅甸上周五发生大地震,灾区一片狼藉,死伤惨重,邻国如泰国清迈、曼谷,以及中国云南等地也受到震波影响,蒙受不同程度的破坏。
此次地震的画面在网络上广泛流传,其中最令人震撼的是曼谷一栋33层大楼的倒塌,仅在短短30秒内便化为废墟,场面惊心动魄。
虽然震中位于缅甸,但数百乃至上千公里外的地区也受到波及,这不禁让我国人民忧虑:若未来类似地震再次发生,是否会影响我国的国土安全?
尽管地震学家纷纷表示无需恐慌,但近年来全球气候变迁所带来的灾害,如干旱、洪水泛滥、地陷等,变得愈发难以预测,因此民众的忧虑不无道理。
缅甸由军事政府领导,向来拒绝外援,但此次罕见地向国际社会发出求助,足见灾情的严重性。
各国纷纷响应援助,即使与军政府立场对立的机构或国家,也暂时搁置分歧,以救人为先。马来西亚亦派出特别天灾和拯救部队(SMART)参与搜救行动。
误以为是恶作剧
4天后,正值我国人民欢庆开斋节之际,4月1日早上8时10分,雪兰莪布特拉高原的布特拉和谐路突发天然气管道泄漏,引发爆炸和火患。
由于当天是愚人节,一些人起初误以为是恶作剧,直到10分钟后,雪州消拯局证实火灾消息属实,消防人员随即赶往现场疏散人群。
国油天然气公司确认其输气管发生火患,并展开调查。所幸附近的油站未被引燃,否则后果将更为惨重。
大火高达数百公尺,现场热浪逼人,部分汽车和摩托车因高温被烧熔,甚至20公里外的地区都能看到火舌。
国油紧急关闭天然气阀门,但仍需等待管道内残余气体燃烧殆尽,火势最终于下午2时受控扑灭。
幸亏发现及时,当局迅速采取行动控制局势,避免火势蔓延,事件被归类为一级灾难(灾难管理分为3个级别,三级最严重)。
然而,当地居民透露,他们早在3个月前便向地方政府投诉新建店屋距离输油管过近,存在安全隐患,未料最终不幸成真。
归根究底仍属人祸
此次火患,无论是施工疏忽、设备老旧,还是人为破坏,归根究底仍属人祸,不似缅甸地震那般属于天灾。
尽管国油承诺承担受害者在政府医院治疗的医药费,但财产损失及精神赔偿仍在商讨中。
既然是人祸,为保障公众安全,当局应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彻查事故原因,并制定更严格的防范措施,杜绝类似灾难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