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安华为何做不了首相?/陈俊安

“后门政府”已登堂入室当了政府,胜者为王,无话可说。

若说此次“七日政变”中谁是悲剧人物?非安华莫属!试想想,20年前贵为副首相,与首相大位只一步之遥,却沦为阶下囚,已经够饮恨的了。



20年后的今天,有一纸希盟协议为“第八任首相”,距离首相也是一步之遥,却化为泡影,能不憋屈感叹么?

安华为什么始终当不成首相呢?宿命的说法是“他没有这个命”!感性的说法是他总是遇到坏人,遇不到贵人相助;理性的说法则认为他不够智谋,耍权术、耍阴谋诡计永远耍不过人家。

然而,深一层分析,又何止宿命,或智谋不足那么简单?

有一位网博提醒了我们,到底谁在阻止安华当首相?答案是敦马哈迪医生、阿兹敏、哈迪阿旺,或巫统的一些人。不过,这些都是表象,真正阻止安华上位的,是否另有在幕后操纵一切的“暗势力”?



暗势力包括所有保守派土著精英与既得利益者。浅白易懂的说,就是那些“朋党们”!这里已不需要一一点名了。他们为何害怕安华当上首相呢?因为安华多次公开阐述他的治国理念,就是“改革、拥抱多元、扶贫不分种族、与国际接轨,以及回教的世俗化与复兴”——敦马终于挑明:“安华推崇的自由主义会威胁马来人的权益及地位。”

动了朋党的乳酪

这些治国理念,会动到他们的乳酪么?答案是肯定的。这些朋党们、土著权贵们,永远不会忘记,在1998年金融危机时,安华是主张向国际货币基金求助的,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的援助,就必然有条件地开放市场、打破壁垒、削减土著优先政策!这岂非让朋党们寝食难安?

还记得希盟大力推动签署“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和“罗马规约”么?但敦马受不了土著精英的压力,撤签了。消除种族歧视,岂不就是等于开放市场?侵占了土著朋党的份额?朋党们怎么可能坐视不理?

我们感到悲哀的是,对于安华未完成的政治改革议程,“新马来西亚”的梦,也永远成了泡影。



反应

 

言论

巫统成败归因马哈迪?/谢诗坚博士

在马来西亚首相的排行榜中,敦马哈迪医生是个传奇人物,今年已经99岁高龄,可能是世界上最年长的政治家。

他的一生十分具争议性,因此也毁誉参半。

这位出生于1925年的政治人物,于1946年巫统成立时已经入党,但直到1964年才被党委派到吉打参加国会选举。在中选后,马哈迪被委为联邦销售局总监,未入内阁。

1969年大选,马哈迪竟在原区(哥打士打南区)马失前蹄,败给伊斯兰党候选人尤索拉哇。后者在后来被选为伊党主席。

马哈迪的失败引发政治地震。事因不甘失败的马哈迪于同年6月17日,通过一封公开信,向时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发难,促请东姑下台,指他领导不力。

东姑在1970年9月22日下台之时,也先于1969年7月12日在巫统理事会中开除马哈迪党籍。

斯时,国家发生种族冲突事件,进入紧急状态历时22个月。在此期间,马哈迪发表其名著《马来人的困境》而被东姑列为禁书。

1971年2月,时任首相敦拉萨罔顾东姑感受,将马哈迪召回巫统,更让他在1972年角逐巫统副主席而胜出,从此改变了马哈迪的政治生涯,也把巫统推向一个新高潮。

随个人喜恶改变政策

这一段往事十分重要,因为他在后来成为开启成功治国和独断治国的两面,而且招数也一次比一次更严峻和难以理解。

也因为这样,马哈迪近日指责两位前首相敦阿都拉及拿督斯里纳吉因执政不力,才引发马来社会严重分裂。

他认为,马来人的衰弱始于阿都拉掌权时期;而到了纳吉时代,由于卷入一个马来西亚发展有限公司(1MDB)丑闻,导致马来人进一步分裂,乃至巫统不断衰败。

究竟马哈迪的评论是公允或有理?让我们揭开历史的一页,就不难发现马哈迪的一言堂和个人主观是非常强烈的。

正如《南洋商报》的社论所说,他才是分裂党的第一人,而且也随着他的喜恶而改变,所以他的立场也是很难捉摸的。

正因为马哈迪扳倒东姑“有功”,所以在1974年大选后,他被委为教育部长。当1976年第二任首相逝世后,上位的敦胡先翁结果意外地选中马哈迪,意味着另一位竞争对手东姑拉沙里落选了。继后,马哈迪与东姑拉沙里的斗争由小变大。

在1987年,东姑拉沙里决意争夺第一把交椅,竟与宿敌慕沙希淡结盟。至此,两人的斗争达到高潮。

留给阿都拉残败的巫统

在两大阵营对峙下,马哈迪终于打败东姑拉沙里。后来两人的合作却让人感到莫名其妙, 起因在1996年马哈迪竟逆转与东姑拉沙里合作,后者将四六精神党搬回巫统。这个时候,马哈迪的战略是先团结东姑拉沙里,再收拾安华。于是有了1998年开除安华的绝招,并将他投入监狱。巫统的明显分裂由此开始。

这一年的选举结果显示,马哈迪第一次受重挫,他领导的巫统只获得72席,加上马华、国大党和民政党的议席及东马政党的联手,国阵才凑足148席(超过三分之二席);而反对党的伊斯兰党却异军突起,占了国会的27席,有史以来最多席位(公正党有5席)。这些议席都是以牺牲巫统的议席而得来的。

由此可见,马来人开始对马哈迪的独断统治感到不安和不满。

当他在2003年退位时,留给阿都拉的巫统已是被摧残的第一波。尽管在2004年,阿都拉有挽回劣势,但在2008年他就无力招架了。因此,马哈迪得负起挑选首相不当的责任,继后阿都拉让位给纳吉,但已是挽救乏力,回天乏术了。因此,这不应把账全算在纳吉身上,而是马哈迪选人不当也要负起一定的责任。

眼里没人合适当首相

马哈迪之所以挑上纳吉,是因为他欠纳吉父亲敦拉萨一个大人情(没有敦拉萨,马哈迪就回不了巫统)。

2018年马哈迪重返政坛后,他并没有兑现承诺,在2020年把棒子交给安华,也就是后来出现许多问题和纷争,导致希盟失去政权。

这只能怪马哈迪刚愎自用,凭自己的认知来挑选或否定候选人,结果却从慕沙希淡到东姑拉沙里,再到安华、阿都拉和纳吉,在马哈迪的眼里,没有一个是合适当首相的。

如此说来,真是成也马哈迪,败也马哈迪,除了他之外,谁还能让巫统被撼动和被整垮?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