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听首相的话 留在家中/南洋社论

农历新年期间,网络上流传一张看似“骇人听闻”的照片,镜头显示中国武汉挂有一条横幅,上面写着“拜年就是害人,聚餐就是找死”的字眼;当时,2019冠状病毒病开始在武汉肆虐。

那个时候,大马人老神在在,没几个人认为冠病病毒会漂洋过海来到大马。



可惜,这个想法显然是太天真了,冠病之后非但来袭大马,而且时隔不到两个月,疫情更是瞬间恶化。在一轮政治权争中打败对手的国民联盟政府开始苦思良策,怎样才能战胜突如其来的病魔?

首相慕尤丁16日晚上颁布为期14天的行动管控指令后,18日晚上再次通过电视直播,语重心长、苦口婆心地劝诫国人在18日至31日期间务必深居简出,别将管控指令视为可与亲朋戚友聚会或回返家乡的欢乐假期。

简短的谈话中,慕尤丁先后讲了7次的“留在家中”(stay at home),并直言疫情如若没被扑灭或改善,行动管控期或被迫延长。

大马的冠病疫情何时U转,这个时候还说不准,但两个星期的行动管控期若真能让情况获得缓解,那将是不幸中之大幸,而要做到这一点,举国人民对政府当局的指示言听计从,是绝对必要的“致胜因素”。

留在家中,当个宅男宅女,是眼下最基本的公民责任,此时此刻,你我必须想到那些站在疫情前线的医务人员,他们不光是与疫情搏斗,也在跟死神搏斗;没有他们的忘我精神,疫情不会有消停的一天。



对于那些冥顽不灵,在行动管控期间还到处趴趴走,不断为疫情添乱的人,当局应该严厉执法,不手软、不妥协、不姑息;只有真正做到人人留在家中,疫情才会有缓和的一天。

已然近千的确诊病例是个非常危险的讯号,任何抗疫方面的不足或松懈,都可能引发第三波疫情。

听首相慕尤丁的话,14天行动管控期间尽可能留在家中,这样,才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家人,也对得起国家。

反应

 

言论

罗丝玛的“无罪”/南洋社论

面对17项洗钱和逃税罪名的前首相夫人拿汀斯里罗丝玛,被判无罪释放时,这名刚庆祝73岁寿辰的官太表示感恩,庆幸一切都结束了。

跟两年前她在砂拉越学校太阳能板弊案被判罪成时,泪洒公堂,并通过代表律师求情,要求轻判坐牢1天的情境,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画面。

今次罗丝玛被无罪释放,是高庭法官基于控方的指控“不合法及存有缺陷”,以及“不符合刑事程序法典的规定”,因此批准被告撤控的申请,判决被告无罪。

当然对此,有些民众甚感疑惑,原以为在法的獠牙下,权贵夫人会彻底慑伏,可是剧情却出现大反转。

促修宪落实检控分权

有政党领袖拍掌庆贺,还促请民众不要质疑法庭的判决 ;有政客借机趁势抨击及嘲讽,要那些早前极力宣导反腐,苦苦迫胁的政敌“道歉”。

有非政府组织力促首相拿督斯里安华领导的团结政府,通过修宪,落实检控分权的司法改革。

当然,总检察署对罗丝玛的无罪释放,也随即提出上诉;罗丝玛对太阳能板弊案的3项贪腐罪状被判罪成,被判监禁30年及须支付巨额罚款的判决,也同样提出上诉。

然而,当权贵面露微笑,摆脱官司,不免会严重影响民众对政府打贪反腐的信任。

要知道,对那些涉及贪腐滥权的权贵,一般都只有失势时,才会有可能被追责,或被轮替掌权的新政府翻案和追诉,可是要真正能够定罪、治罪,还需要有确凿证据,更要符合司法的正义。

要避免体制的滥权,落实检控分权,是要防止政府操纵检察官借惩诫犯罪而滥权,特别是面对复杂且高度技术化的刑事诉讼程序,还要对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要有科学规范。

可是,要实现程序正义和结果正义的价值目标,还需要有对权力的舆论监督,只是在现阶段新闻媒体却还未能充分发挥高效的舆论监督。

加强舆论监督法制化

通过制订“吹哨人制度”,加强舆论监督的法制化,为新闻舆论监督提供法律保障,是必要的,因为只有在媒体能进行预警式的新闻挖掘,才能提前遏制贪腐成风。

只有完善的法律监督、信息的透明度、社会舆论的密切关注,才能剔除盲信Bossku无罪的盲众,才能遏制权钱交易的贪腐,才能警惕掌权者要慎始自律,清廉自警。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