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恐慌比病毒更可怕/方城

3月16日晚上时,当首相宣布将于18日实施行动管控指令后,许多商场就掀起了抢购潮。

直至3月17日,不管是抢粮食的,还是赶回家乡,人群拥挤之壮观,堪比嘉年华,简直就是一次千人或万人聚会,几个星期后。



此情况就像武汉和意大利宣布封城,几十万的居民蜂拥而出,担心自己死在里头一样。结果,在未来的一个月,疫情不止扩散,确诊案例也创新高,这未必不是市民恐慌集体逃逸造成的后果。

冠病的致死率其实不高,掉以轻心及莫名恐慌才是疫情日益严重的主因。当政府已经宣布卖生鲜蔬果及日用品的商店可以照常营业,我们还有必要拼命抢购吗?这就好像在实施行动管控期间,你要是一出门,病毒马上会盯上你似的。

再看看民众抢的的东西,有许多是零食类或盥洗类!我不禁怀疑:在这14天内,民众真的打算天天有饭不吃吃薯片、吃完薯片上厕所而已。不然,他们抢购厕纸的原因是什么,我真的至今还不明白!

群聚抢购恐染病

说真的,病毒隐匿于人群中,当人们在抢购之际,当大马客工蜂拥越堤之际,当大家在火车站、飞机场、巴士站人挤人等交通过州回乡之际,病毒也许就悄悄被你一起带上了,只是你必须等两个星期后才知道。如果刚好你又是无症状的带毒者,也许就有更多人被你感染了,你自己也不知道!



曾经听过一故事:人心里的恐惧远比事实更易致死。倘若你在一个人手上刮了一道伤痕,让他感觉痛,然后告诉他:你流血了,却不让他看伤口,反而让他听水滴掉在桶内的声音,说是他的血在滴。不出多久,因为自身的恐惧,他死了。死前都觉得自己是血流尽而亡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故事说明了自身恐惧的可怕!像这次疫情,大家因为害怕,抢购粮食,担心病毒,制造恐慌,这比真正染上病毒更具毁灭性。

行动管控指令开始执行,还是有一些“敢死队”,无视禁令,一样在茶餐室喝茶聊天,其中以老人为多,东西马都如此。这种倚老卖老的风气,真的要不得。过度恐慌害怕,或过度自在安逸,都不是好事。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大家积极配合,不出门,勤洗手、戴口罩,积极阻止冠病疫情的持续扩散。

 

 
 

 

反应

 

国际

芬兰发现罕见巨型病毒 专攻阿米巴原虫

(赫尔辛基23日讯)芬兰科学家在当地发现一种巨型病毒,并将其命名为“于韦斯屈莱病毒”(Jyvaskylavirus)。

这个巨型病毒几乎和细菌一样大,在当地生态系统发挥关键作用,但对于它的结构、起源与功能,仍存在许多未知。

过去巨型病毒大多是在欧洲与南美洲被发现,这是首次在芬兰分离出巨型病毒。

感染阿米巴原虫

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University of Jyväskylä)纳米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首次分离出一种巨型病毒,并将其命名为“于韦斯屈莱病毒”。研究人员将环境样本与一种名为“卡氏棘阿米巴原虫”(Acanthamoeba castellanii)的培养物混合后,成功分离这个巨型病毒,其病毒颗粒直径约200纳米,体积约为流感病毒或冠状病毒的两倍。

研究团队透过跨国合作,成功解析了“于韦斯屈莱病毒”的基因组与结构,发现它与先前在法国分离出的“马赛病毒株”(Marseilleviruses)有亲缘关系。

此外,研究团队也在其他环境样本中也找到新的巨型病毒。

影响生态系统

病毒在自然界无所不在,大多数自然产生的病毒对人类不会构成威胁,但在生态系统中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科学家陆续发现体型和细菌一样大的“巨型病毒”,会感染阿米巴原虫及其他微生物。目前巨型病毒生命周期和分布模式仍不清楚。

今次发现也证实,这类能感染阿米巴原虫的巨型病毒在土壤和水体中的分布可能比想像中更广泛,包含纬度较高的北欧地区。

新闻来源:星岛网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