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影响大选效应的因素/许元龙

第14届大选已到,朝野政党已卯足全力展开部署与宣传,党旗、拨款、建设、座谈、宴会、握手、言欢、呛骂等等,所有能争取选票的政治伎俩倾巢而出,大选气氛弥漫着全国各地大街小巷,老百姓又开始尝到“人民是老板”的滋味了。

我国的股市、本地机构、外资及散户等,天天都盼望着股市掀起大选效应,在公牛狂奔的时机捞几桶金。早前已有一些股市专家、财经专家、分析师在预测大选所带来的效应,他们还列出那些政企公司会带头领涨或与大选有关的概念股值得关注。一些较中肯的则认为,大选效应会否莅临还得看外围因素及国内选战情势的演变。



散户多观望

前一阵子,东北亚朝鲜与美国一老一少的疯狂对呛,使市场内外人人担惊受怕,但外资与本地机构因财雄势大的在股市频密买卖,也甭置疑的捞取厚利。而散户则多采取观望,不敢做太大的冒险。

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突访北京,与习近平亲如手足,接下来又要会见韩国总统文在寅,之后更要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面。这可以说爆发美朝冲突的可能性已清除。焉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对入口钢、铝产品荷重税,中国也不示弱的反击,导致美股动荡,亚太股市自然也没好脸色。

这一回,马股大选效应的可能性已不存在。这除了外在因素外,朝野政党的选情已白热化。虽然大家都广泛的在各个层面虚虚实实的打宣传战,但从在朝者不断的展开银弹攻势,可觉察到选情的激烈不得不出此贴心手段。



马股大选效应大势已去,外资与本地机构及散户是否能在动荡的高风险期拿捏得宜,就得看各自的造化了。

 

 
 

 

反应

 

财经新闻

【股势先机】特朗普关税——疯子还是棋手?/傅宣

这段时间,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又“出招”了,一度掀起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

他宣布对等关税将暂缓90天(除了中国),这一消息一出,股市立刻强势反弹。

但很多网友质疑,特朗普是不是疯了,一口气把全世界都列为征税对象,这不是“跟全世界为敌”吗?

我想说的是,特朗普绝对不傻。一个人能够从商人成功转型为两任美国总统,并不是偶然。他身边聚集了一群实力派人物,例如特斯拉和SpaceX的创办人马斯克、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这位曾是索罗斯的得力战将。

如果他真是“装疯卖傻”,这些人怎么可能愿意全力支持他?

终极目标:让美国再次伟大

从表面上看,特朗普一系列操作的目标就是他的口号:“让美国再次强大”。

为什么美国需要“再次强大”?因为美国正面临几大结构性问题:

1. 贸易逆差严重军费开支庞大

美国长期进口远大于出口,尤其在二战后为拉动全球经济复苏,美国成为全球商品最大的买家,导致逆差不断扩大。

同时,美国频繁参与战争,从朝鲜、越南到伊拉克和阿富汗,其军费支出占全球前15名国家的总和,不仅烧钱还加剧国家债务。

2. 制造业竞争力下降

多数美国制造企业逐步失去国际竞争力,而中国的崛起对美国“世界老大”地位构成挑战。若再不改革,美国可能面临债务危机甚至信用崩盘。

特朗普显然意识到了这些问题。他的策略是:在美国彻底垮台前做出大刀阔斧的改变。

关税政策:省钱、赚钱、打击对手三管齐下

特朗普的操作分为两大方向:

●省钱方面:他上任后冻结了大量国际援助,包括乌克兰援助计划。他还设立了由马斯克主导的“DOGE部门”,削减政府预算,裁撤冗余公务员。

●赚钱方面:他推出了全商品10%统一关税和“对等关税”,直接为国库创收。这种方式无需国会批准、不依赖市场景气,属于“即刻收钱”的工具。

另一个关键目的:打击中国

上一任期特朗普就对中国展开了大规模关税攻势,但不少中企通过东南亚国家“转口”规避税收。

因此,这次他扩大关税范围到所有国家,尤其针对东南亚国家,目的就是堵住“转运站”的漏洞,防止中国借道他国将商品出口到美国。

特朗普是否操纵股市?

所以你会发现,虽然其他国家的关税暂缓90天,但对中国的关税却调高至100%以上。真正被“瞄准”的,只有一个对象:中国。

当然,有舆论指出,特朗普此举未必只是为了国家利益。例如,有报道称他身边的好友通过股市暴跌和反弹大赚25亿美元(约111亿令吉)。

而在2025年4月9日股市大涨前几个小时,特朗普就在社交媒体喊话“是买股的好时机”,随后便宣布关税缓征,股市应声大涨。

这种时间点的巧合,让人不得不怀疑他是否在利用总统权力左右市场、牟取私利。当然这类指控需要司法机关裁定,但无论真相如何,对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