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误人子弟

我的长外孙赛日今年11岁,在国际学校念七年班,即是初中一。香港的国际学校实施双语,即英语和中文(普通话)教学。中文采用新加坡出版的课本,课本应用简体字并配有汉语拼音。学生中学毕业时需要参加国际汉语考试。

赛日自幼就学习英文,从幼儿园到小学都是在国际学校上学,所以英文基础很好,但中文较差。可能男孩子比女孩子要同时学习两种语文的能力较弱,因为他的妹妹诗玲的中英文都很好。



我的女儿和女婿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在香港念书。香港的本地学校以英语和粤语教学,所以他们的普通话实在是“有限公司”,没办法帮助孩子学习普通话。当我探访他们的时候,我第一时间就会检查孩子们的作业和要他们读诵课文以测试他们的普通话发音。为什么我这样紧张他们的功课呢?因为当我第一次检查赛日的第一篇作文时,发现题目有一个错字;“豚”字写成日字边。但老师无视这个错字,也没有修改文中的病句,但依然在作业上签字。

顺应世界潮流

我记得小时候念书,中文老师一定会很仔细地批改学生作文的病句和错别字,然后要他们腾清。这样学生就可以记住作文的毛病,避免以后重犯错误。我不知道现在的中文老师是否不再批改学生的作文,假如学校的政策真是这样,那我无话可说。但假如只是个别老师的行为,那不仅是不负责任,更是误人子弟。于是我吩咐女儿在家长会上提问,希望问出一个说法来。

国际学校重视中文,只是顺应中文越来越重要的世界潮流。在英文至上的国家里,这种情况实在是不能想象的。重视并不表示水平高。但至少有个学习的环境和目标,不足之处是可以改善的。当我修改赛日的作文时,我突然想到他的同学也应该面对同样的问题。我想我应该尽一点力,教导他们怎样写一篇作文。我的目的不是赚钱,而是想提高孩子们的中文水准。几年前我花了9个月三百多个小时报读“对外汉语教学”文凭课程而获得的知识,现在可以派上用场了。



反应

 

副刊

危城掠影

今天早上,我路过一家商场,看见一家药房的门前,排着一条长长的人龙。我问在那里维持秩序的管理员,这些人究竟为了什么排队?管理员说他不知道,他还说在药房的工作人员也不知道这些人为什么在那里排队。

我心里明白,这些人一定是从网上获得消息,以为这里有口罩出售,所以过来排队,希望能够买到一些口罩,以保护自己和家人。有这种想法的人,无可厚非。只是网上的传闻,多不可靠,但现在新冠肺炎来袭,大家人心惶惶,所以抱着宁可信其有的心态,以免错失买到口罩的机会。



戴口罩可以降低感染病毒的机会。现在口罩的供应远远低于需求,形成抢购,这是经济原理。但是一些供应充沛的生活必需品,例如大米、罐头、厕纸、纸巾等也被疯抢,导致超市的货架空无一物。起因是网上传说某工厂将停产。这说明盲目轻信令人丧失理智。

在这次疫情中,我们见证了人性的自私。中国政府为了隔离怀疑带菌者,征用了几栋建筑物作为隔离营和检疫中心。但受到附近居民的反对。没有人反对隔离怀疑带菌者,但不是在我这区隔离。其实中国政府在选择地点时,已经做了风险估计,只是专家意见不敌人性的自私。

大难来时各自飞

如果大家不相信“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的事实,请看这个真实的例子:一个太太患病从中国回来,丈夫在家但拒绝开门,因为担心太太会传染家人。太太大吵大闹,惊动警察。结果太太被送到医院接受治疗。在这种情况之下,谁对谁错,谁能判断?

还有一些商店,从外地入口消毒洗手液和口罩等,居然大发災难财。例如一瓶洗手液,原价二十多元,竟把售价提高至七八十元。百多块钱的口罩,也要买五六百元。问问这些商人,良心值多少钱?



不过也有不少人,团体和商店免费派发口罩。数量虽然不多,但至少还是一股暖流。我在路上也收过陌生人送的口罩。那个好心的年轻人看见我戴的口罩残破,自动送上两个口罩。

物轻情意重,这个社会上还有不少有爱心的人。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