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龙应台在讲“废话”/谢诗坚

台湾作家龙应台于2010年8月1日在北大百年纪念讲堂发表专题演讲,题目是《文明的力量:从乡愁到美丽岛》。她开头第一句话就是说:“第一次接到电话希望我谈谈“中国梦”。我的第一个反应是:一千枚飞弹对准我家,我哪里还有中国梦啊?”

她的意思是说,当下中国有千枚的导弹对准台湾,而所有的台湾人在70年代后的“中国梦”已变了质。



有两件大事在龙应台看来已打碎和改变了台湾人的“中国梦”。其一是1949年,近200万人突然之间被残酷的内战连根拔起,丢到了一个从来没有去过,甚至很多人没有听说过的海岛上。在战火中离乡背井,颠沛流离到了岛上的人,思乡之情刻骨铭心,也是无比真诚的,那份对中华故土的魂牵梦绕不是“中国梦”吗?

其二是1971年,“中华民国”被迫退出联合国,台湾人突然觉得自己变成了孤儿。1979年,中(台湾)美正式断交,换句话说,美国的保护伞撤了,给台湾人非常大的震撼。

针对以上的两点,龙应台的第一点错误地扭曲历史让人误以为200万中国人是被中共抛弃到台湾。其实不然,是蒋介石带领他的人马和国民军拆迁台湾,因为大陆已被毛泽东解放了,所以是这些中国人“自愿”或“被赋予使命”来到台湾准备东山再起,因而有了所谓“反攻大陆”的口号,还有一个怪现象是我在1972年访问台湾时,刚好台湾被逐出联合国,因此街道尽是标语映入眼帘,什么“处变不惊”、什么“共匪”成了台湾人对大陆的诅咒(口头禅)。

事实上,台湾是在1949年被美国扶持而用“中华民国”的名义加入联合国,变相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挡在门外,直到1971年联合国大多数成员投票下,才把秩序颠倒回来。这一年也正巧美国白宫顾问基辛格访问中国,也就导致中美关系起了实质的变化。但龙应台将之形容为“被逼”离开联合国是与事实不符的。

在这之后,中国的立场和态度也越趋强硬,坚持要与中国建交的先决条件是必须承认“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美国也没有例外。



缩小台湾外交范围

不过当民进党的蔡英文于2016年上台后,她就不承认“九二共识”(一中各自表述),也在有意无意间“突出”台湾的“主权论”,这形同否定中国对台湾拥有主权。结果导致中国在此之后对台湾实施更强硬的措施,不鼓励中国人到台湾旅行;在外交上不卖账给台湾,不允许派观察员参加世界卫生大会;更进一步,缩小台湾的外交范围。

2003年,胡锦涛宣布中国将“和平崛起”,与和平发展是同一码事,并且重申“中国永远不称霸,也不会侵略其他国家”。可是在龙应台看来,其意义就大不相同了。她在“赞同”中国崛起的同时,也希望中国是以文明的力量来崛起的。所谓的“文明尺度”只要看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即可。

“谁在乎‘大国崛起’?至少我不在乎。我在乎的是刚才我所说的文明深度。你这大国怎样对待你的弱势与少数,你怎么包容意见不同的异议分子?这才是我在乎的。如果说所谓的“大国崛起”,它的人民所引以自豪的是军事的耀武扬威,经济的财大气粗,政治势力的唯我独尊,那我宁可它不崛起。因为这种性质的崛起很可能最终为它自己的人民及人类带来灾难和危险。”

“谁有在乎‘血浓于水’?至少我不那么在乎。如果我们对于文明的尺度完全没有共识;如果我们在基座的价值上,根本无法对话,“血浓于水”有意义吗?”

就此而言,我们对于1952年出生于台湾(不是土生在大陆的湖南)的龙应台拥有明显的“台独”倾向是不足为奇的,因为她先后接受马英九之邀成为“文化局长”和“文化部长”。

如果按照龙应台的标准,中国崛起是不涵盖军事及经济上的崛起,但这种崛起有意义吗?为什么在台美断交时龙应台显得失落?因为台湾相信美国的保护是必要的,如果没有美国作后盾,台湾可能保不住了。

就此而言,如果中国不强化军事力量,不现代化武装设备,包括航空母舰的出巡和导弹的部署,又怎么称得上崛起呢?

枪杆子里出政权

龙应台也应该听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毛泽东语),难道中共的壮大和对港台的最终统一是要靠美国的军援才能实现吗?中国不能搞军备吗?

七年前,我曾在新加坡论坛上批判龙应台的谬论;在今天看来,我还是认为她在说“废话”。

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的理论不是昭告世人文明是要有实力才能维持和发展的吗?例如他指出在冷战后的世界中,北约是一个展示西方文明的军事网,没有军力的文明,只能走向没落。

反应

 

言论

马斯克是基辛格第二?/谢诗坚博士

特朗普第二次当选美国总统是奇迹,也是顺理成章的。因为民主党的举棋不定,而且坚持派出女性总统候选人贺锦丽作为拜登的取代者,结果一败涂地。

根据美国的选举历史,第一位回锅的总统是克利夫兰。他在1885-1889年担任民主党总统,但不幸在1890年输给共和党的候选人。不过在1893年他又卷土重来,击败共和党候选人布莱恩。在没有连续主政下,他是第二个重回白宫的总统(1893-1897)。

正因为这次特朗普强烈地希望再入白宫,也就使尽各种办法来取得胜利。无独有偶,今年美国商界竟中途插入支持特朗普的马斯克,引起各界的广泛猜测。最主要的质问是,他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基辛格?

缓和世界紧张局势

基辛格是在1971年受美国总统尼克逊委托密访中国,探测中国对美国的态度。在获得正面的反应后,这位当时白宫顾问就用一年时间为时任美国总统尼克逊部署,而在1972年成行,基辛格也随行其中。这件破天荒大事不但改善了中美关系,也缓和世界局势。例如中美关系因为乒乓外交而进行官方的接触和贸易往来,直到1979年才正式建交,互换大使。

与此同时,因为美国的带头向中国示好,许多亲西方国家也就改变政治立场,与中国打起交道,这包括日本和马来西亚等。

虽然基辛格于1977年从国务卿职位引退,政治影响力逐渐缩小,但他依然是中国的好朋友。直到2023年适逢百岁逝世,总算留下改天换地的历史故事。

在基辛格之后,中国一时仍找不到第二个基辛格,直到今年马斯克加入特朗普的团队。其出手之阔绰,单单为特朗普的竞选活动就捐助了超过1.18亿美元。

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马斯克,后进入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但因热爱从商,也就辍学而从事高科技的生产。1995年,他与弟弟金巴尔成立了网络软件公司Zip2,后来被康柏公司收购。2002年,马斯克创办SpaceX,负责太空运输。2004年他创办电动汽车特斯拉(Tesla),并在2014年提出在中国上海兴建电动车生产工厂。

在2022年马斯克以440亿美元全资收购推特(Twitter),在2023年保持其首富地位,资产高达2700亿美元。

除了拥有太空设施,能将人送往太空外,他的特斯拉电动车也大步迈进。根据2023年的记录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总产量的51.9%,达到91.7万辆,包括特斯拉的电动汽车销量在内。

有消息指出,马斯克的母亲现居住在中国。若真有其事,他是一位对中国情有独钟的企业家。

这位被视为亲华的大资本家不完全与特朗普思想一致,至少特朗普主张对中国进口货加征关税,马斯克是不同意的。他认为这样的结果将导致美国的老百姓因而增加生活的费用。

法国的《世界报》针对马斯克的立场也发表评论,指他一面提倡言论自由;另一面在中国时却将这件外衣(言论自由)收了起来。

美国康涅狄格州民主党参议员查德布鲁门撤尔直接点名批评马斯克的言论和行动,认为他对美国的安全造成威胁(有所谓政商不两立)。

但是特朗普对马斯克的表现则大为赞赏。他形容马斯克是超级天才和政治新星,也当众点名马斯克是其政府内阁中的部长,将担任提升政府效率的委员会主管,审视并精简联邦政府的预算与运营。

马斯克能成陶朱公?

与此同时,特朗普也寄望马斯克在高科技或航太领域中超越中国。但马斯克正在审视特朗普内阁中的鹰派所起的阻力。目前特朗普除了左右逢源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平衡两种不同思潮的冲突。

路透社在一篇新闻评论中也指出,除了马斯克外,其他大企业家如比尔盖茨也拜访了习近平主席,苹果总执行长蒂姆库克也与李强总理碰面。

以此综合美国对华政策虽不会放宽,但也不符合大企业家的商业利益。

如果说基辛格是解决战争的高手,在1974年促成日内瓦会谈,结束越南战争;而马斯克则是当代中国的陶朱公(公元前336-448年)(又名范蠡,是商界偶像,助越王勾践复国,消灭吴国)。因为他看到未来的中美是不可分割的,而且将连在一起牵动世界的走向。

马斯克正走着陶朱公的道路,他能否与特朗普长期合作?尚未得知。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