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搭错线接到学长

(左起)叶啸、李锦宗和马仑(右一)

我国文史工作者李锦宗先生的辞世确实令人伤心与怀念。我最早接触的是他在70、80年代的华文报每年元旦年刊中为本地出版文学刊物“结账”的文字。对此我感到很佩服,他对谁出了什么书似乎都了若指掌。不过我所见仅限于他的文字,未见其人,然而高大、严肃的形象早存在脑海中。

90年代末,中国少儿电影工作者林阿绵先生来吉隆坡,之前他已给了我他住在吉隆坡的弟弟家电话,叫我到时联系他。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六早上,我依约打电话找他,可是接电话的人不是林先生,也不是他弟弟。说了老半天,才知道误会一场。想必是我一时糊涂,把电话号码混淆了,对方说他是李锦宗,他说认识林先生,不过这是他家电话。李先生就是这么沉得住气,说话彬彬有礼的人。久闻大名的人就在耳边说话,但我不敢如此结交,急忙道歉,放下电话。



2008年11月21日下午,《新马华文作家群像》作者马仑先生出席在吉隆坡的一个文学颁奖礼。由于时间还早 ,他约我在茨厂街喝茶,我来到时,当年作协主席叶啸和马仑先生,还有一个神情像写作人周循梅(谭荣楷先生)的也在场,原来就是李锦宗先生!那时马仑先生谈完成了《柔华作家百人文集》,在谈着未来写作计划,叶啸先生谈女儿深造问题,我谈文学漫画化或漫画文学化,李先生所谈不多,他摘下眼镜在聆听着众人的你一言,我一语。

2014年4月10日,马仑先生有事来吉隆坡,约我老地方吃早餐。李先生也来了,他手拿环保袋子和雨伞,不塞衣服,就是一介现代书生型。他叫了一碟炒粿条,那时已得知他患了大肠癌,他吃煎炒食物,也许看开经豁出去了?

钟灵文风鼎盛

后来交谈之下,才知道我们都是钟灵中学校友,他大我10岁,是我学兄呢。无论如何,我一直当他是老师看待,称呼他为先生是不会改口的。由于来自同校,话题也就多了。他那个时代,学校出了许多老师作家,如萧遥天、伊藤(汪开竞)、白鹤(吴鹤琴)等,文学风气鼎盛呢。

后来印刷界的李子平来电,说在上海书局会合。我陪他们到那边等候。自那次起,我们就不曾在茨厂街约见。李先生的近况还是间接从他太太林玉蓉女士得知。随着华语规范理事会活动少了,在语文出版局见面机会也相对少了。如果回忆没出错,我读到李先生最后一篇考据文章应该是刊于今年4月19日,题为:《茉莉公主》作者是金宝培元校友,接下来就是他不幸的消息了。几年前叶啸先生在〈商余〉版发表过〈人生数字〉,说生命由数字堆积而成,李先生就此走完他的生命数字1947-2017,从此他数以万计的资料就此停住,不再增长。李先生,您一路走好。



反应

 

副刊

奥密克戎变体来势汹汹

本地冠病确诊病例持续攀升,庆幸的是我国未有奥密克戎变体,且医疗系统目前能应付。

病例增加与许多人不戴口罩、假日到来、人们出游活动增多或有关。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宣布,美国发现的奥密克戎变体成为成长速度最快的变异株,命名为JN.1,号称“最长命病毒”。

据称,JN.1是奥密克戎亚变体BA.2.86的后代,具有较多的突变位点,这可能使其传染性更强。
这个有35个突变的变异株BA.2.86的子系JN.1,已在多个国家爆发。

·JN.1背景及特点

JN.1被分类为奥密克戎(Omicron)系的亚变体。

根据CDC的报告,JN.1与BA.2.86密切相关,两者之间的刺突蛋白只有一个变化,被认为是奥密克戎亚变体BA.2.86的后代谱系。

这一新变异株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避能力,即传播性增强。

感染JN.1变异株可能出现发烧、流鼻涕、头痛等症状,与其他变异毒株相比并无显著区别。
然而,由于其突变,感染后康复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疫苗是否应对?

幸运的是,最新研究表明,2023-2024年的冠病毒疫苗似乎对这个最新变异有效,已接种过强化针的个体面临较低的风险。

专家也呼吁公众采取缓解措施,包括:

·接种新疫苗;
·改善室内通风;
·在公共场合戴口罩;
·勤洗手。

尽管JN.1的公共卫生风险较低,但一些专家警告说,应密切关注变异的传播,并随时调整防控措施。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