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桃花

这些妇人的谈话,我最有印象的一个词是“桃花”。老听到她们说这个男人“命带桃花”,那个女人“生有一双桃花眼”,所以才会发生那些不是很正当的男女之事。

小时候住的是类似香港电影《七十二家房客》的大房子,楼上楼下,少说也有7、8伙人。不算小孩在内,光是主妇,连同左邻右舍就是十几位。她们除了午间聚在一起打四色牌,更多的时候是在厨房里一边煮饭做菜一边闲聊。所谓闲聊,无非是议论人家的长短,倒霉的通常是不在场的那个,一时间便成为了众矢之的;说的人煞有介事,听的人哈哈大笑。其实谁也不必得意,这种口舌上的是非传递,很快的便会轮上了,并无谁可倖免。



所谓的小时候,那时的我大概是8、9岁罢。常让妈妈叫去厨房看着炉灶里的柴火,这“看火”差事是坐在小凳上守着。看到柴快烧完了,就住灶炉里加柴,但却不能多加,不然火势太猛,锅里的汤水会干掉,所以添柴要恰到好处。妈妈几乎每天都煲汤,一锅汤至少要熬上两三个小时。后来改用炭炉,妈妈就自己掌控了。就是在“看火”的日子里,我默默地从这些大婶阿姨的谈话中听闻出世间的人和事。

全都是桃花的错

这些妇人的谈话,我最有印象的一个词是“桃花”。老听到她们说这个男人“命带桃花”,那个女人“生有一双桃花眼”,所以才会发生那些不是很正当的男女之事。是呀,命中注定的,躲也躲不了。言下之意,这这那那的全都是桃花的错——命带桃花啊,奈何?

可我就不明白了,这关桃花什么事?

何谓“命带”,又何谓“生有”?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要等到好多好多年后我才逐渐有点头绪,可也只限于一点头绪而已,离“懂得”还很远。



这些年经常听到有人说“桃花入命”。听起来是有点清淡幽雅的感觉,可是还是不甚了了,桃花怎么“入命”?

前些日与一个懂得命理的朋友聊天,聊到桃花,他说桃花入命,男女皆有。其实“桃花”并非贬义,命带桃花意味有异性缘,以婚姻而言,可上升到忠贞不渝的层面,那是正桃花。但是切忌犯桃花。凡是“犯”,可想而知都不会是好事。而犯桃花,指的是桃色事件,并且事态严重,处境堪虞——不论是什么类型的桃花,管你是墙内还是墙外,皆属于“桃色陷阱”——风流梦不成,反惹来杀身之祸,这不就是报上屡见不鲜桃色命案吗?即使不至于此,引述此友的话说,即“事业运也会因此而被削弱。”

看,这桃花,从我少不更事到现在,一点变化都没有。它依然给人们一种很艳很魅的感觉,从而涉联男女关系,充满情色爱欲,甚至与不道德挂勾。所谓桃色事件,就是这个意思。

网络一片桃花

近年桃花忽然“走红”,网络上桃花一片。尤其是那所谓的“桃花漫画在线看”,登场之势有如排山倒海:什么《桃色眼神》、《桃色叹息》、《桃花灼》的一出出地在接力接棒。我的感觉是:来得及看吗?

与此同时,还有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在热播中,既为热播,必然是大受欢迎无疑。而对于这些所有的桃花,我全然不明就里,更不晓得这一大堆大受欢迎的走红桃花在述说些什么故事。我只是可怜那桃花,背上如此莫名其妙的像征符号,很无辜。

反应

 

商余

话说比较/李忆莙

其一;都说比较是人的本能。也就是说,人就是爱跟自己过不去;动不动就拿自己去跟人家对比,硬是要确定谁高谁低。

比如在同一个职场上,老爱去打听人家的薪水多少,好做个对比。好了,打听到了——哎,原来比自己高,即使高不多,心里也老大不爽,连带也恨起那人来。真是何苦来哉。

当然,做人得要进取,得力图有所作为。所谓有竞争才有进步。可是鉴别高低后不是发奋图强,而是酝酿妒恨,对人家的晋升感到不公平,认定那是精于拍马屁之故。自己十年如一日,是因为不屑拍马屁。若真的是如此,安于现状不就得了,又何必满怀不平,像打翻了一坛醋。

这样的比较,比来干嘛?既伤身体又劳神,何苦跟自己过不去?

各人头上一片天,每个人的造化都不一样。攀比有何用?比输了又满心不爽,一肚子酸气。

除了各人头上一片天,人都必须找到平衡和提升自己的方法。所谓同桌吃饭各自修行。没有人能帮到你。徜若运气是萎缩的,哀则超过痛苦。

无论发展到怎样的明枪暗斗,自己的修行还得自己践行。

人家升职像火箭冲天,你却原地踏步,难道不是自己的问题吗?怎么总感到有种无助的忧伤。那就没得好说。

人生不是比赛

其二;比较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往往令人万念俱灰。

虽然人生不是比赛,但世上万事总有高低之分。什么叫“鹤立鸡群”?这就是了呀。没有比较,也会引起律动。那是一种嘉奖的思路——当鹤不立在鸡群中,鸡怎么知道鹤原来比自己高出那么多?所以,人要有自知之明。不然就会像鸡一样,一旦有个像鹤一样的高人穿插在其中,就立即想到要超过他—— 比较的心就是这样产生的吧?

从深处想,比较有鼓励的作用。可惜世人对比自己有成就的人多是妒恨的多,少有肯承认自己不如人的。而在生活上,有得比较又总好过没得比较。

相较之下,不管确定谁是鹤谁是鸡都好,实际作用是让人有自知之明,知道对手是什么级别的人,并且通过他,好好地思量力。这样的思量是对现实的考核。所以,管理自己得趁早。

渐渐才华只剩才气

我倒是认识一些有才华的青年,他们自负而自大,自负是觉得谁也比不上他;自大是他比你懂得多。说起话来,使许多人感觉不愉快。但又不得不承认他们确实有才华。然而做事起头快,做到一半就没有了,使我想起有位前辈常说过的:渐渐才华只剩了才气。

通常来说,人大多不肯承认不如人。但是肯不肯承认是一回事,小觑对手,却从中发现人家早已超过了自己。这超过是高出很多,把人生各方面都处理好了,尤其是人事方面——说来说去,其实说的就是人与事。

把人的思想格局比喻为一场“比较”,却发现没什么好比的。

真搞笑。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