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也论王安石变法/许世平

有时评人评议道德高尚的王安石,虽然实施变法,却创造一个贪婪的集权制度,将宋王朝搞垮,其后继者更把贪婪集权推向极致。

评论者以这种无疾而终的变法及官痞哲学,将改革比喻为一种错觉,还将廉政视为一种累赘、迷思,甚至阻滞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的危险概念。



其实,王安石的变法不是晦涩难懂的东西,他的变法内容,就是通过干预经济,以达到聚富于国的目的,“天地所生货财百物”及“财富汇于民、藏于国”,就是刺激经济的供给面,以实现经济增长的路径。

在王安石变法的15年间,改革法令涉及国家财务、政治、军事各领域,每项新法令基本上均取得预期效果, 国家收入增加,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得以缓解,北宋的覆亡与变法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在变法前,宋朝不仅财政出现问题,皇权为遏制军阀割据、农民起义而连年征兵,冗兵问题及庞大的军事费几乎挤占全部财政支出。

削减皇室官员特权

朝臣多以“根基不稳”的守旧思想回绝改革,最后宋神宗任用王安石推行“变风俗,立法度;长君子,消小人”的变法;从而削减皇室官员的特权,也减轻农户差役和赋税负担。



颁布新法令就会有旧制度废除,创新、废旧的进程一定会有冲突,及旧势力及反对派的反抗,变法的实施也受到影响。

随着王安石辞职归乡、变法集团新人上位、宋神宗的病逝,新旧两派争吵不断,内斗争权、清洗及报复系列举动,才使到变法最后失败告终,北宋势力渐削弱,最后覆亡。

然而,宋朝却是封建王朝文化繁荣的颠峰时代,因为宋太祖赵匡胤曾立碑训诫:“不得杀士大夫或上书言事人”,文人有更宽容的言论自由空间,科举考试让出身寒苦之士有上升流动的机会,理学开启了思辨哲学的兴起。

赵匡胤的自律节俭,对贪官深恶痛绝,惩处十分严厉;历代皇帝都能节制私欲,更没出现暴君,宋朝的316年也没出现外戚干政、宦官专权,宫廷内斗被降低到最低程度。

虽然变法施政面对反对声音,但却很少有因触犯天颜而人头落地者,最多是流放到偏远蛮荒或山灵水秀的地方了事。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选择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因为宋朝是个一袭长衫的柔弱书生。

王安石堪称是一个完美的政治家,他有着洁白的操守,质朴节俭,博学多才,从不纵情淫乐、追名逐利。

他德行深广浩渺,气节巍峨耸立,虽然打压排斥反对派,但仅仅降职惩处,从不罗织罪状陷害异议者;甚至罢相后对于身陷乌台诗案,处境危在旦夕的政敌苏东坡依旧挺身上书皇帝,给予庇护。

王安石变法,不是为了权位私利,就算他打压一切保守派,也仅仅是对事不对人,丝毫没有挟嫌报复的意图,假如真的有错的话,就是“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过度自信,没有尝过理想主义苦头的强势,更不懂得协商和渐进的妙用,所有失败,并在失败后受到保守派的强烈反扑。

王安石居官清廉,他的抱负不是为升官,而是为强国富民;他的激进改革和司马光的激进反扑,都是一心为国家谋福利,只是王安石的理想和政策远远超越他的时代,并注定他的失败。

许世平

反应

 

商余

【南洋文艺】令人惋惜的方仲永——读王安石《伤仲永》/碧澄

书堆里 走出来:碧澄

喜欢读书,而又能“一目三行”、“过目不忘”,这样的人着实令人羡慕。而一些天资超高的儿童,能文能诗,艺术或数理过人,更让人钦佩。

中国文学史上,有几位七八岁孩童时期即能写出好诗,为人津津乐道,例如王勃、骆宾王、李贺。

世人误传大音乐家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 ~ 1791) 7岁时写成《一闪一闪亮晶晶》(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不过骆宾王7岁那年在骆家池畔吟成《咏鹅》一诗,并无人有异议。诗是这样写的:“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短短的几句,富含观察力、想象力和童真。

这些有天赋的儿童,往往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即表现出其天生异禀或身怀异才。他们之中,既有数理异于常人者,也有在文学、艺术表现异常特出者。许多人都认为他们的日子并不过得快乐,至于寿命是否较常人短些,似乎还没有可靠的研究佐证。

印度的一名神童,能对世界的未来走势作出预言,而且据说相当灵验,是否“凑巧”说中,姑且信其有;一名从中国移居美国的12岁男孩,被测出智商高达162,超过创立相对论的美国理论物理学家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1879 ~ 1955),其日后对世界能否作出特殊的的贡献,且拭目以待。

提到上述的各位神童,我总是想到中国宋朝时候的方仲永,这可能是先入为主的关系。记得我在高一那年读到这篇短文,它一直存留在我脑海中。该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1021~ 1086 )所写。王安石自幼被公认聪颖过人,读书过目不忘,是宋代知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诗人。但他似乎没有恃才傲物的表现。他在《伤仲永》一文中,一方面表示天赋之不可多得,但不可恃。后天的教育至关重要,绝不可忽视。他为仲永不受适当的教育,让才智充分发展,以致长大后与一般人无异深感惋惜。

结构严密 前后呼应

该文只有两百多字,分为3段,互相衔接,一气呵成。可谓结构严密、前后呼应,是当时议论文的典范。

首段简介方仲永的家境,小时与其他小孩有何不同,其诗作有何可取之处,县里的人(邑人)如何看待那小孩,其父亲又怎样对待自己的儿子。

金谿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力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第二段记述方仲永十二、三岁时,诗作已没有传闻所说的那么好。再过7年,他变得蒙昧无知,与一般人毫无分别了。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第三段全是作者的感言。他认为,方仲永能“通悟”(聪明颖悟)的禀赋或心理上的素质,是得自先天的(受之天)。具备这种天赋,表现自然远胜于一般才智中等的人。他得天独厚,最终与普通人无异,主要原因是没受到良好的教育(受之人)。那些没有天赋的人,固然定会成为一名普普通通的人,再加上不接受适当的教育,“得为众人而已耶”?最后一句意思有点儿别扭,可解释为“就只想做过平常人就算了吧”或“难道就只和平常人一样吗”。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王安石写这篇短文,目的是警戒世人,天赋对一个人来说固然是一个强项,能增加其成功的机会,但不辅以充分的教育,很可能将一个天才白白埋没,那是十分令人惋惜的是。王安石提起这件事,除了指责方仲永的父亲眼光短浅,也间接针对当时金谿县(在今江西省)的“邑人”和县长的麻木不仁。作者曾在舅舅家里见过方仲永,他舅舅对此事也只是轻描淡写,没采取任何实际的行动。

王安石是在宋明道(1032~1033)前听闻方仲永的事迹,亲眼见到对方时不过十一二岁。我有一个奇异的念头,如果其时王安石已做了大官,他会不会提拔方仲永,把方仲永的历史全盘改写?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