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谁的“机会的钥匙”/南洋社论

首相拿督斯里纳吉说,假如没有政府给一把机会的钥匙,郭鹤年绝不会是糖王。

的确,从古至今都有官商的利益同盟,它的模式很简单,借助垄断和暴利,让官商形成紧密的共生关系。



显然,商人要发财致富,还须借用政府的资源分配的权力,得到政府的庇佑,才能保障商人的利益。

问题是,谁决定谁给谁拥有这把机会的钥匙?有多少把钥匙?有没有想想,它只会助长商人只想走捷径,以官商相谋的权力去贪图及攫夺财富。

当官商勾结形成制度化,更会助长官僚利用权力寻租,官僚腐败,最后,底层弱势的民众遭受艰难困苦。

当然,要求商家与政治绝缘,或与政府划清界线,坚持洁身自好,也不是很现实的。

不过,有很多案例都在验证说明,政商的朋友圈,后来就会异化为利益圈,最后堕落为“贪腐圈”,并形成一个权钱交易的利益链,奸商会挟持裙带权力致富,也沦为官府伸手要钱的“提款机”。



这种官商沆瀣一气,就会销蚀社会正义,将社会搞得污烟瘴气。

避免贪婪、野心膨胀和败德堕落,仍然是社会的主流思想和价值座标,经商致富不应该是损人利己的零和游戏,而是共同获利的合作双赢,而商人要有深谙与权势保持距离的智慧。

面对权势的威迫利诱,商家必须把握“进退”的尺度,要懂得“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的道理,要结交权势及与掌权者一起散步,还要明察财富与凶险共生,从而避免随时沦为政权刀剑下的祭品。

我们相信政府也有杜绝贪腐的决心,会通过加强反腐机构的监控力度,体制的诚信制度的创建,及通过问责制的工具约束官僚。

随着社会愈趋进步发展,人类拥有更能将权力的野兽关进笼里的智慧与能力,去甩脱粗暴的政治法则;社会经济的创新机制,也能帮助每个勤奋的个体和群体,善用资本运作和配置社会财富的资本思维,正正当当地拥有财富,及真正把握机会的钥匙。

反应

 

言论

当代年轻人的政治冷感/林楷骏

尽管UNDI 18已推行数年,当代年轻人对国家政治的认知仍显薄弱。无可否认,即使是21岁以上的年轻人,仍对政治一知半解,更何况刚从中学毕业的18岁学生?

根据笔者观察,当前的Z世代(1995 至 2010 年出生)对政治的理解可能仍停留在2020年喜来登政变期间,所以如今仍有不少年轻人误以为丹斯里慕尤丁是现任首相。这种对政治现状的陌生并非个别现象,而是普遍存在。

部分青年甚至不知道自己已拥有投票权,更遑论在全国大选期间履行公民义务,参与投票。这样的现象反映出,尽管选举年龄下调至18岁,许多青年却未真正参与到民主实践中。

笔者认为,年轻人的政治冷感主要由两大因素造成,父母限制以及大专法令的存在。

父母政治观念保守

(一)在马来西亚,许多父母对政治持保守态度,普遍给予孩子的建议是“能不碰则不碰,专心读书就好”。这种观念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国阵政府执政60年的政策,经常引用已废除的内安法令来逮捕国阵政府认为“不听话”的人。

内安法令在我国52年,超过1万名受害者在无审讯扣留的情况下被逮捕。因此,许多人对公开表达政治观点感到担忧。父母担心,孩子若过多参与政治或支持反对党,可能会面临来自当权者的打压,甚至影响自身安全与前途,间接导致年轻人的政治冷感。

大专法令成绊脚石

(二)恶名昭著的《大专法令》依然是大学生和青年在参与政治上的一大绊脚石。顾名思义“大专法令”,限制了大学生直接参与政党活动或在校内进任何形式的政治活动。

从2014至2016年间,就有24名大专生因发表对校方不满的言论,而遭到校方引用大专法令对付。马大新青年前主席黄彦铬因在2019年的毕业典礼期间举牌抗议马大前校长拿督阿都拉欣哈欣在马来人尊严大会上的种族主义言论,而被校方提控上庭,最终被判罚款5000令吉。

以上的种种现象导致校园内再次被白色恐怖气氛围绕,为了自保的大学生只能选择远离政治课题,以致政治冷感。因此,全面废除大专法令刻不容缓!

笔者认为,年轻人政治冷感的蔓延,不仅是个人认知的问题,更是社会责任感的缺失,长远来看可能会对国家的治理和未来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试问年轻人一个值得深思熟虑的问题,当国家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你能置身事外吗?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