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独家】电子设备仍需专业服务
锁匠学高科技与时并进

锁,是一门古老行业,开与锁环环相扣,推动了制锁与开锁两大商机的发展。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智能锁的发明赋予锁业新生命,让锁的用途更广泛,从门锁延伸至车锁、保险箱锁、电子密码锁、指纹锁等。

对锁匠而言,高科技的渗透只是附加上去的电子设备系统,锁始终没有摆脱原始机械的结构,再高科技的锁产品仍需要依赖锁匠的专业服务。

尽管如此,锁匠必须与时俱进学习电子锁的结构和系统技术,以免被创新技术及时代的改变所淘汰。

公会去年邀请海内外专家为“锁匠专业实战课程”授课,前排左六起李福生及林建安;后排左起何建忠、邝晖翔、王绍富、张腾昇、李泰安、倪兴坤、詹庆励、吴德龙及骆志豪。

锁业科技日新月异,锁匠唯有与时并进,才能永续生存。马来西亚专业锁匠公会(MLAM)发起人之一,也是副主席的李福生表示,举凡有商业活动的地方,便有锁业生意。上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迅速成长,带动了高科技锁产品的需求。

“高科技锁的引进,促使锁匠业意识到技术提升的必要,因此我们8名同业一次偶然提出组织公会后,便付诸行动,并于1999年注册成立公会。”



他说,90年代是全球化概念盛行的时代,锁匠深知技不如人将被淘汰,因此不少人自行前往海外学习及了解新锁技术的发展。

“当时,欧洲、澳洲及中国常办培训或商展会。我们若能以公会或团体形式出席,显得较有系统及有规模,协助提升技术及掌握锁业科技发展走势,因此成为最初成立公会的主因。”

提升技术保障锁匠地位

MLAM创办至今,致力协助提升锁匠技术及与国内政府组织保持密切联系,借此完善专业锁匠服务,同时保障锁匠的专业地位。

林建安指出,公会相信锁匠要获得未来发展的保障,首先必须先提升本身的技术,让锁匠服务得到认同,才能让政府部门提供保障和认证。

近年来,公会更邀请国内外著名锁工艺导师开班授课,为会员传授最新开锁技术和讲解最新产品的资讯;同时邀请宗师级别的锁匠师傅及国际著名厂家技术人员到我国免费开班授课及提供优惠产品给会员。

“公会最引以为荣的是与大马防范罪案基金会(MCPF)及大马皇家警察在全国多个地方联手主办‘防范罪恶活动和保安产品展览会’。”

此活动在去年5月期间举行,盛况空间,成为历来最多授勋嘉宾和警察官员出席的展览会。

培训课程让锁匠有机会动手实战学习。

当务之急自置会所

公会眼前最大计划是自置会所,让会员能在固定地点进行培训工作。

林建安指出,公会成立至今都处于“居无定所”状态,不论理事会议、活动及培训工作,都以租借场地方式进行。

公会也计划继续推动更多培训工作,尤其向锁匠传达保安及法律保障等常识的资讯。

公会简介:8锁匠发起成立公会

马来西亚专业锁匠公会(MLAM)于上世纪90年代末,由8位专业锁匠发起,以建立交流平台,分享技术及锁业最新发展动向为目标,正式于1999年获准注册成立。

公会主要吸纳全国各地参与锁业相关行业的锁匠为会员,当中,以在职专业锁匠居多,其次是锁业进口商及批发商,会员人数从最初200人增加至今400余人。公会顾问为丹斯里翁诗杰。公会于2008年至2015年期间,一度因没有召开会员大会及提呈活动报告而遭社团注册组冻结资格;所幸在一班热心锁匠重新发动下,于2016年再度举办理事改选,于今年成功获得解冻注册。

公会理事延续当初发起目标,协助提升会员专业技术和专业知识,着眼为消费者提供更专业及优质的服务。除此,更与合作伙伴大马防范罪案基金会(MCPF)和大马皇家警察保持密切联系,通过积极参与官方组织活动,盼借此提高锁匠的专业地位。

女锁匠仅占2至3%人数。

制锁开锁失衡发展

由于锁业市场、供应及创新技术不如人,大马制锁和开锁两大业务处于失衡发展,公会盼锁业最终能有一套专业认证及保障制度。

MLAM主席林建安表示,过去,国内确实曾有制锁厂商,但本地锁需求不大,加上缺乏创新技术及没有锁业连带零件供应厂家的辅助,无法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立足。

“目前,我国开锁业属于师徒传授工艺;反观,西方国家早已提升此工艺为工程师专业课程。”

他举例墨尔本理工学院(前称:北墨尔本职业技术教育学院-NMIT)所提供的锁业课程,足以让此专业者获得担任企业保安顾问的资格。

推出免责声明保护锁匠

尽管我国政府将锁业归类为五金行业,开锁工艺却陷入被边缘化窘境,至今都未获得任何单位重视,抑或提供保障及专业认证。

公会与国际著名厂家合作,为会员提供最新锁业资讯及产品优惠。

无保障有牢狱风险

“锁不仅是保护个人生命财产的安全工具,更重要的是保障个人及家庭生命安全的重要设施。锁匠在毫无保障的情况下提供服务,常常会面临吃官司,甚至牢狱之灾的风险。”

林建安指出,为了保障锁匠的安全,公会于去年在法律顾问的协助下,推出外出服务免责声明书,减低被不法分子利用,同时保障本身服务的合法性及可能面对的法律责任。

他指由于锁匠缺乏认证保障,业界便自行展开自律和过滤行动,在师徒传授方式中,传授者一般会以学徒“道德品格”,作为鉴定及传授工艺底线。

他坦言,此标准略显抽象,而且也不利锁匠工艺在未来的开发与发展,更令人担忧的是或可能导致锁匠技术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因后续无人而失传。

马来西亚专业锁匠公会(MLAM) 

宗旨:团结锁匠,为同业提供交流、提升专业技术及市场最新资讯平台

成立年份:1999年

会员资格:21岁或以上,从事专业锁匠工作,以及获2名成员推荐

会员人数:400余人

紧密联系单位:大马防范罪案基金会(MCPF)及大马皇家警察

公会联系:电话012-297 7303

邮址:[email protected]

理事名单

名誉顾问:丹斯里翁诗杰

法律顾问:杜韩念

主席:林建安

副主席:李福生

秘书:詹庆励

副秘书:张腾昇

财政:吳德龙

副财政:倪兴坤

会员会籍管理主任:王绍富

会员会籍管理委员:何建忠

会员会籍管理委员:张腾昇

专业技术主任:邝晖翔

副专业技术主任:李泰安

资金筹集主任:倪兴坤

副资金筹集主任:詹庆励

查帐:林永峰

委员:骆志豪、何建忠

反应

 

要闻

人民受困命危或求助无门 锁匠业要求政府“解锁”

(吉隆坡5日讯)马来西亚专业锁匠公会主席林建安促请政府重视民众在遭遇紧急事时,急需锁匠紧急上门开锁解锁的必要需求,同时让锁匠能继续维持生计,而非沦为看不到未来的经济孤儿。

他说,该会也希望政府尤其国际贸易及工业部关注及为锁匠和锁店行业,制定一个清晰的归类范畴。

他今日发文告指出,无论在行动管控令(MCO)、加强行动管控令(EMCO)还是有条件行动管控令(CMCO),锁匠行业都是必要领域,因各行各业和居家生活,遭遇紧急状况时,肯定都需要专业锁匠的及时开锁和解锁。

“锁匠在安全领域极重要,尤其涉及威胁生命的紧急事故,例如孩童反锁在车内、住家门锁损坏,民众受困家中、汽车防盗器失灵车子无法启动、有人在屋内昏迷,但医护人员无法及时破门入屋施援等状况。

“事实上,这行业涵盖国内2000户家庭生计,属前线行业,恳请政府尽快安排为锁匠接种疫苗。”

他说,落实MCO后,政府通融一些领域,许多锁店也致函贸工部提出运营申请;但锁匠遇上的问题,却是没有专属和清晰的归类领域,形同孤儿般不受理,申请无门。

“我们亲赴贸工部办公室寻求解惑时,官员告知锁匠被归类在五金店之下。但当我们面对执法人员上门取缔和执法时,却陷入百口莫辨窘境。”

他说,执法人员是直接指示他们必须马上关店,否则开罚单。由于锁匠没有清晰明确的范畴归类,会员和锁匠不断面对混淆和困扰。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