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独家】虽大手笔投资房产
中国人移居大马人数跌

随着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新山面貌大幅改变,除了缩短点对点的车程及疏通交通外,也大大促进周边花园区的房屋价值。

(新山7日讯)尽管中国人大手笔在大马置产买房,但当中选择长居大马的中国人却不增反减。

普遍的认知是,当大批中资进驻依区,预测会掀起中国人移居潮,并加入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MM2H)以取得10年免入境签证的行列,但实情并非如此,而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尽管中国人大手笔在大马置产买房,令房地产热销,也刺激本地旅游业,但选择长居的人数却是不升反跌。



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官方网站备有中文翻译。

根据“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的官方数据显示,在该项计划下获批的中国公民人数连续两年严重萎缩,需求疲软,据悉其中50%负责处理该项计划的代理商也因生意重挫而倒闭,恐怕10年免签证及居留证的有利“吸金魅”已渐渐褪色,无人问津。

林国狮

第二家园计划申请过程久
——大马第二家园计划代理商协会会长林国狮

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代理商协会会长林国狮指出,目前中国人是“第二家园计划”的主要来源,占了总人数3万零194人的24%,马中紧密的友好关系是关键,可是2014年开始减少海外宣传、申请过程时间太长、涉及隐私问题及计划“不给力”等各因素,导致申请人数逐年下滑。

他说,虽然第二家园计划隶属旅游部,但负责检查又是其他部门,包括通过领事馆或大使馆会登门调查申请人的公司,掌握申请者在国外的户籍及银行资料,使他们在这环节花很长的时间,需要面对语言不通(英语书信来往)、银行保护资料条款及隐私问题,受到考验,申请进度严重拖慢,往往要花上3至6个月才完成调查。

“有谁愿意把个人隐私曝光,而且还要饱受漫长的申请等待,这大大影响申请者的意愿。”



他坦言,其他国家也提供免签证,入境大马只不过是一种旅游签证,他直言,本身接触过的中国客户,不少已在大马购置2至3间房屋,甚至还有再投资的意愿,无需把钱移到大马。

他表示,这项计划可让外籍人士从原居国进口一部汽车,或在本地购买一部本地装配的汽车,两项都可获得免税的便利,可是申请者并没有选择长居大马,而可能只是来避寒或度假,令这项措施变得可有可无。

他认为,申请人所付出的金钱、时间及投资与措施便利不成正比,如何吸引外籍人士加入大马第二家园计划,以及如何改变策略增强吸引力,才是最大挑战。

另外,他也强调,很多人误会申请第二家园计划必须购房,其实该项计划与购房没有任何直接关系,即使依区的看房团火热却不见得实际带动“第二家园计划”。

“第二家园”代理商减半

高峰时期,全马共有500个“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代理商,截至今年2月21日,代理商数量猛缩至250个,这项计划前景令人深感担忧。

第二家园计划在2013年创下史上最好的记录,有3675名外籍人士获准参与第二家园计划,惟2014年减至3074人,2015年更进一步暴跌至2211人。

而中国人是申请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人数占总比例24%,截至2016年6月批准人数达7235,也是总比例之冠。

林国狮指出,根据他的观察,在这项计划下,获批者当中,65%是年轻人,年龄不超过50岁,以投资为主,也相当满意大马的教育制度及生活环境,并打算把孩子送到大马升学。

他说,参与这项计划的外籍人士必须在本地银行有特定限额的定存,如50岁以下者需要有30万令吉的定存,这还未包括他们在本地的投资及开销,而且必须经过层层身分、经济、工作及家庭背景的严密审核程序。

屈汉明

柔佛经济建设魅力大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工商联执委屈汉明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工商联执委屈汉明表示,他关注依区发展约3年,后来在金海湾碧桂园置产。

他说,中国东北部天气寒冷,不少中上阶层的民众选择到三亚置产避寒,享受天气清爽的海滩风情,惟三亚房产价格持续飙涨,远比柔佛房产高出5倍,对一些中产阶级的民众来说,难以承担,渐渐地开始转向进军东南亚区房地产。

他深信柔佛经济建设正散发出魅力,因此他们也筹划在新山区成立黑龙江马来西亚商会,为中国中小企业及投资者提供寻商机的平台进驻大马,让大马成为中国企业重要的贸易中转站,抢攻东盟及国际市场,目前已有500名会员。

今年两个月内,屈汉明共接待近70名来自黑龙江省的商家到柔佛考察,协助中企与州政府牵线,目前中企较为关注5大事项,包括从士乃直飞黑龙江省国际航线、柔州政府提供的经商优惠政策、开设有机农产品展示中心、旅游及投资前景。

去年他成功申请大马第二家园计划,他告诉记者,虽然提供免签证的便利,但在机场通关时,他依旧必须与其他外籍游客挤在通关柜台办理入境手续,有时大排长龙,的确感到无奈。

他建议改用智能认证卡以便快速通关。

共批逾3万外籍人士申请

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至今已迈入21个年头,截至2016年6月,政府共批准了3万零194名外籍人士的申请。此计划是大马政府为吸引外国资金、促进旅游、发展经济而于1996年出台的一项政策,目的是鼓励外籍人在大马较长时间居住。

“第二家园计划”让其他国家的人民能够在配偶及孩子的陪同下,选择在马来西亚居住或度过退休的生活。成功申请者将获得长达10年免签证,并可终身更新的社交签证(Social Visit Pass)。 申请者和其家人可投资任何等级的固定资产,例如房产、公司股份、债券、定期存款或外币帐户,但必须在国内银行存入一笔定期存款,另外也可以从原居国进口一部汽车,或在马来西亚购买一部本地装配的汽车。两项都可获得免税。

反应

 

财经新闻

彭奎程:向来奉公守法 发展商如常推进项目

报道:郭晓芳

(吉隆坡17日讯)关丹PSJ集团执行董事彭奎程告诉《南洋商报》,目前房屋发展法令(管制与执照)修订案尚未有定案,房屋及地方政府部尚未提供新进展。

也是马来西亚房地产发展商会彭亨州分会主席的他说,对于即将出台的新政策,大部分持牌发展商都奉公守法,仅出售当局批准、宣传资料中承诺的产业。

他强调,虽然面对未知的政策法规改变,但发展商不会因此暂缓既定发展计划。

“我们会如常运作,不会因为新政策或法规的出台而暂缓宣传步伐,因产业发展计划通常以4至5年为周期运行。”

惟他担心,如果出现越来越多政策和限制,很快会引发市场垄断,因这将导致发展商难以继续生存。

发展商利润降至5%

他说,如今发展商利润越来越低,目前仅剩5%左右,加上无牌房屋检查员乱象,使发展商营运变得艰难。

“自1998年以来,发展商经营越发困难,利润开始跌至单位数水平。放眼产业市场,能屹立不倒超过20年的发展商所剩无几,许多公司已退场、合并或转型。”

他建议,消费者若担心发展商售卖的房屋不符合预期,可选择二手房。

根据国家产业资讯中心2023年数据,约80%住宅交易来自二手房市场。

购屋者协会吁严厉执法

马来西亚购屋者协会(HBA)秘书长拿督郑金龙接受《新海峡时报》采访时说,当局修改法令让发展商对承诺负责任的政策虽值得称赞,但相关部门必须付诸实际行动,严厉追责。

他说,该法案已明确规定,发展商广告内容必须遵守不提供虚假资料的规定。

“在广告进入市场前,发展商需向房政部提交宣传手册以供批准。未遵守规定者,可能会面临最高5万令吉罚款、最高5年监禁,或两者兼施。”

他表示,市场上有许多中介夸大宣传、误导买家的案件发生,但很少不良发展商被起诉,并把此责任推给买家。

“不应是这种情况。房政部是负责发放执照和销售广告准证的单位,应由他们负责确保发展商广告没造假。”

同时,买家若觉得被广告误导,他说可以对发展商提出民事诉讼。

他也呼吁房政部,确保发展商向买家提供整套批准文件,如平面图和建筑图。

此要求已在房屋发展法令(管制与执照)下强制执行,保护买家免受发展商在测量或使用劣质建筑材料时擅自修改的影响。

该协会是从2015年起,与房政部就此事达成共识。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