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记一综合特教国中校长

3月传来郑校长荣休的消息。有点可惜他不是在他领军下综合(integrasi)特教班有很大进展,成为综合特教楷模的日落洞中学荣休,虽然我也已经离开那所国中,但郑校长为特教班所做的都留下痕迹!

每个教育机构都应由对相关教育有热忱有经验的人领导,才能更好的发展,发挥它最大的功能。



校长多不具特教知识

记得去成都、新加坡、泰国和印尼的特教学校参观时,看到那些学校的领导都是特教方面的专才,让我感慨良多。这些年我们综合特教老师和学生面对的许多问题,其实和校长都不具特教相关知识。我国的综合特教班,是在为正常学生开办的校园里再开设特教班,学生与其他正常学生共用校里的设备,而最高领导是校长。校长都不具特教相关知识,换言之,特教由没特教相关知识的人统帅。

这样的安排就出现了许多问题。有些校长因不了解特教,当它为弃婴,而有些又不断挪移属特教的资源。我曾遇过很不喜欢特教班在学校开办的校长,因特教学生的一些行为让她无法接受,增加她的精神负担而反应过度,因误解而有冲突、刁难,被叫去问话,让我们日子很难过。又因某方数据无法分开特教学生与其他学生,如出席率(特教学生出席率通常较低),导致出席率被拖低,综合特教师生遂成千夫所指。

郑校长的到来让我们的日子好过很多。    硬体设备他总为我们着想,要增加课室桌椅,我们教师不必烦。他还把空置的科学实验室变成热带鱼养殖中心,变出训练学生买卖的便利店、烘焙室、电脑室、健身室、感统室、自理室、资料室……等等。

筹办特教学校观摩



他的点子很多,他认为要多办活动才能提高老师教学的热忱及效率。我们之前没带学生出国考察过,是他给了我们机会及经验。

记得第一回去新加坡一特教学校参访,还是他亲自先到新加坡的学校参观接洽,后来还帮我们向家协及学校合作社筹旅费。当年我们的参访队伍浩浩荡荡,坐满两辆巴士,有教育局官员、老师、学生、学生家长,当然还有他。

反应

 

副刊

城市农耕

去泰国南部宋卡府的特殊学校参观时,发现农耕是那儿的学生重要的课程。那儿的老师说,农耕是生活上很有用的技能,由于学生来自乡区,家里多务农,所以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在生活上应用所学到的农耕技能,帮忙家人耕作或去工作赚钱。

准备泥土肥料



农耕看似容易,不过种花种树,要种得好是门大学问。那儿的学生从准备泥土学起,学如何把工厂运来的种植原料依比例参好,有些留自己种植用,有些就装小袋销售出去。也有些学生在做肥料,把它分装小袋来销售的工作。除此之外,他们也有做环保有机种植,以模型生产种花盆器等。还有相当大型的无泥滴灌种植蔬菜系统。农耕活动五花八门,希望能让学生学有所成。

我国的学障特殊教育学科,大概可分基本学术科目,如语文、数学、宗教、道德、音乐、画画等和技能科。在2017年前,还没实行中学标准课程时,学生普遍上都有生活技能课,那是包括了农耕、烹饪、裁缝及自理方面的技能课。每位学生都要学种花种菜(2017年开始的中学标准课程,学生分年龄及中和低功能组,农耕变选修科)。

住处没农耕的土地

对居住城市的我的学生来说,住的地方大多是水泥建造的,接触过泥土有农耕经验的还真的不多;学了农耕后有机会在家应用这技能的也少。但能在学校的那几年跟老师种花种菜,我发觉学生还是开心的。农耕课都安排在9点半下课前,有时两三班,有时多些。学生在老师带领下,进行各种活动。因学校在城市,校地不大,不能像有间乡下学校那样种香蕉果树,但幸好得到农业局相助,得以学习城市农耕。在有限的土地上放上木板格,注入泥土就可种菜。有种菇的“菇房”,学生学习种灰蚝菇。有滴灌种植蔬菜系统,学生学习如何准备肥料水来种菜。我们还有水耕系统、鱼菜共生系统,可以进行水耕种菜。

农耕的挑战也蛮多的。不说虫害或其他,比如有时一个不注意,叫他们拔草,他们不会分别,把菜或花都拔掉了。没根的植物必死无疑,多时的心血栽培毁于一旦,让老师真的哭笑不得。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