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中山会馆联会千箱手套献家乡

(吉隆坡7日讯)由马来西亚中山会馆联合会发起,全马各属会同乡响应参与并成功筹集的100万个医疗手套,已于上月26日通过船运,从香港运至广东中山市,直接靠泊码头办理联检手续。

该批1000箱医疗手套乃支援中山抵抗2019冠状病毒病(前称“新冠肺炎”)疫情用途,是通过马航空运至香港,再通过海运转至中山市。



马来西亚中山会馆联合会一众理事早前在准备空运医疗手套之前,在手套厂展示印有“百万手套献家乡,众志成城战病疫”标语的横幅。左起为邢益华、联络主任郑成恩、财政区展源及署理会长谭志江,右起执行秘书孙丽嫦、理事黄佩欣、理事区元隆及福利主任许伯才。

通过海运转至中山市

中山市联副主席杨彪日前移交该批手套,并由中山市物资保障组领导兼中山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医疗救治组副组长陈伟铭代表接收。

在场者包括中山市侨联文化部长刘允应、联络部高妙葵科长及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高級工程师王秀容。

马来西亚中山会馆捐赠的6吨多的物资,是目前为止中山市接收海外捐赠中份量最重也是数量最多,可谓礼重情更浓。

配合医疗手套的送抵,中山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亦致感谢信予马来西亚中山会馆联合会表示感谢。有关感谢表示马来西亚中山会馆联合会捐赠手套50万双支援中山抗击疫情的爱心捐赠和无私帮助,温暖着家乡人民的心,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感谢。



马来西亚中山会馆联合会所捐赠物资,将全部用于中国政府和中山市抗击疫情工作。

反应

 

财经新闻

【股势先机】2025年值得关注行业和股票/傅宣

展望2025年,股市将继续受全球趋势和政策环境的驱动,为投资者提供多种潜在机会。

以下几个行业和相关股票被认为值得重点关注,可能在未来一年内展现强劲增长势头。

一)手套:低迷后复苏机遇

手套股在经历疫情后的大幅下跌后,市场对其关注度有所降低。然而,这个行业已经显现出明显的复苏迹象。

●行业优势:

(1)产能与技术升级:在疫情期间,手套公司扩大了生产能力,并更新了生产设备,使得运营效率显著提高。

(2)成本优化:手套企业趁低迷期裁减冗余员工,并大力推进自动化生产,降低运营成本。

(3)资本充足:疫情期间的高利润让手套公司积累了丰厚现金储备,为未来的扩展和发展提供了充足资金。

●挑战与转机:

最大的挑战来自中国手套供应商的激烈竞争。由于中国成本较低,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价格优势。然而,2024年美国宣布对中国手套产品征收更高的关税,这为大马手套公司带来了竞争优势。

从2025年开始,中国手套出口美国的关税将提升至50%,2026年进一步提高至100%。这一政策改变显著提高了大马手套的市场竞争力。

●收益公司:

推荐关注贺特佳(HARTA)和高产柅品工业(KOSSAN)。2024年9月相关关税新闻发布后,这些股票的表现迅速回暖,展现了市场对未来增长的信心。

二)电动车:政策驱动成长引擎

电动车行业近年来受到全球各国政策支持,而大马政府也积极推进相关行业发展,预计2025年将是这一行业的关键增长年份。

●推动力:

(1)燃油补贴减少:大马政府计划逐步削减对高收入群体的RON95燃油补贴,这将提高传统燃油车的使用成本,促使更多人选择电动车。

(2)本地电动车普及:第二国产车宣布将在2025年推出售价低于10万令吉的电动车,这将吸引更多消费者,特别是中等收入群体。

(3)供应链发展:电动车相关企业,如电池生产商,将显著受益于行业的扩张。

●受益公司:

1.震科(GENETEC):作为领先的电动车电池制造商,预计将获得订单增长。

2.森那美(SIME)和MBM资源(MBMR):这两家公司是第二国产车的主要股东,电动车销量的增加将直接提升其盈利能力。

三)房地产:延续复苏周期

自2022年以来,房地产行业逐渐复苏,预计2025年将继续维持增长势头。

●长期趋势:

房地产行业通常具有较长的周期,2022年的复苏预计至少持续三年以上。这意味着2025年仍是投资这一行业的好时机。

●外部推动:

美中贸易战加剧,迫使一些企业将生产基地迁至东盟,包括大马。这将增加对工业用地和办公楼的需求。此外,随着电动车行业发展和外资企业涌入,住宅需求也将随之上升。

●受益公司:

绿盛世(ECOWLD)。其住宅和商业项目因良好的设计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深受外籍人士欢迎。尽管股价已突破2令吉,但未来仍有上涨空间。

四)建筑:私人合约拉动增长

尽管政府预算对建筑行业支持有限,但私人领域的建筑项目数量明显增加,特别是在贸易战背景下和电动车相关基建设施建设的带动下。

●行业亮点:

(1)私人领域增长:包括数据中心、电动车充电桩、工业设施建设等在内的私人建筑项目正在快速增长。

(2)减少政府依赖:一些建筑公司通过专注于私人合约,避开了政府预算波动带来的风险。

●受益公司:

KERJAYA(KERJAYA)是一家几乎完全不依赖政府项目的建筑公司。

私人建筑需求的增长将为其带来更高的订单量和盈利能力。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