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会成为牺牲品吗?/王介英
在首相“交棒”没有确定时间表的今天,什么事都可能会发生。一种可能是首相兑诺在11月交棒,留下一个暗流汹涌、貌合神离的希盟;二是敦马哈迪医生借助完成签署的关键多数“法定声明”,首相做到届满,甚至做到死,让安华只能无可奈何,乖乖地寄人篱下,在已“变质”的希盟里痴痴地等待“接棒”,等到天荒地老,而民主行动党、国家诚信党则沦为“看人脸色过日子”的一群可怜虫;三是敦马凭着关键多数的“112席”组建国民联盟,走后门“再变天”,把人民公正党的安华派、行动党、诚信党踢出布城。
不论是哪一种,火箭都将成为这场“恶斗”的牺牲品,因为据调查,选票最多的马来选民不要火箭;即使希盟没有瓦解,火箭也会成为连累希盟的“票房毒药”,何况火箭95%的华裔支持者已因火箭不敢为华人权益据理力争而跑剩35%!如果最坏的局面真的出现,火箭可能从此打回原形,去当它的“千年反对党”!
我们常听长辈告诫我们说:“有风不可驶尽”、“有话不要说到满”,因为山水有相逢。若风光时把话说绝、说死,那落难时就没有回旋的余地!
可是,火箭在大选前拍胸膛打包单,一旦希盟执政,马上就承认统考。希盟真正执政时,火箭才知道之前所说的“四党平起平坐”,只是自己一厢情愿的认知,事实是不论大事或小事一律由敦马一人说了算。初尝“当家不当权”的滋味之余,对承诺一延再延,延到今天,依然没有眉目,只能让倪可敏出来放狠话:“统考若不承认,火箭考虑退出希盟”!
谁知竟然没人理睬,看情形不对劲,只能又出来否认放过这样的狠话!看来,承认统考的承诺恐怕冻过水,难逃泡汤的噩运!偏偏华团与华教界那批人又紧咬不放,穷追猛打,连媒体的时事评论员也帮腔催逼,却又不能直言自己与前朝的马华、民政一样力有不逮!
“里外不是人”
火箭最大的败笔是拉曼大学学院拨款不直接拨给拉曼当局,而拨给校友总会,以致触犯众怒。这都是自己心胸不够宽,看不开放不下所造成的大错。
如果希盟不幸瓦解了,那火箭将由高峰跌入深谷,想再重建火箭声威,再战沙场,恐难如走蜀道,因为自己已两头不到岸,“里外不是人”,马来社会既不会要自己,华社也必拒之千里之外。
当初登上龙门时的那种洋洋得意、意气风发、不可一世的傲慢嚣张,势必变成可笑可耻的丑态,被当代以及后代的人拿来当笑柄一唱再唱。这一切的一切都肇因于没把“得人心者得天下”放在心上!
(作者为马大中文系前讲师、优大中文系前助理教授)
敦马记者会外视频案 高庭延至5·14续审

马哈迪抵达法庭聆审。
(吉隆坡16日讯)高庭今日审理两段前首相敦马哈迪于去年12月在法庭外召开记者会的视频,作为副首相拿督斯里阿末扎希提起的藐视法庭诉讼的一部分。
案件将展延至5月14日续审,以便被告律师进一步取得当事人指示。
负责审理此案的司法专员颜德忠(音译,Gan Techiong)在庭上提醒双方,藐视法庭是一项严重指控,法官有权判处监禁、罚款,或给予训斥。
案件开审时,阿末扎希的代表律师沙鲁法兹里申请播放由Malaysia Gazette TV及KiniTV拍摄的记者会片段。相关记者会于去年12月5日,在马哈迪就一宗诽谤案作证后召开。
沙鲁法兹里指出,该记者会显然是事先安排的,因此视频具相关性。
不过,被告代表律师尼詹则提出反对,指控方并未依1950年证据法令第90A条提交证书,以验证视频的真实性。
对此,颜德忠回应,即便存在程序瑕疵,也可通过补救方式纠正。他随后批准播放两段视频,时长分别为两分钟及五分钟。马哈迪当庭出席,并获准坐在律师席上观看影片。
此外,法庭也将原订的反驳证据聆审日延后至5月15日。
敦马指诉讼拖延起诉扎希
据悉,今年1月7日,颜德忠已批准阿末扎希基于上述视频内容,向马哈迪提出藐视法庭诉讼。马哈迪随后提出反对,认为该申请旨在拖延关于正在进行的他起诉阿末扎希的诽谤审讯。
马哈迪指出,他在记者会上仅重复了自己在法庭上作证的内容,并未受到禁言令限制,也无阻媒体报道。
他强调,由于案件并非由陪审团审理,“审前审理”规则并不适用,因为法官作为事实与法律的裁决者,不会被媒体言论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马哈迪在记者会上还出示了自己的身分证复印件以及他与孩子的出生证明。
阿末扎希则认为,马哈迪召开记者会的举动违反了“审前审理”原则,有可能影响公众对司法独立与公正的信心。
此案源自马哈迪于2022年7月20日入禀高庭,起诉阿末扎希6年前指其身分证名字含“Kutty”印裔名字字眼来贬损他。
据称,阿末扎希于2017年7月30日在巫统格拉纳再也区部代表大会上出言诽谤他,这番言论也转载到Astro Awani YouTube频道和数个新闻网站,可供网民阅览。
马哈迪声称,这番言论暗示他并非马来人或回教徒,暗示他的原名为“Mahathir Anak Lelaki Iskandar Kutty”。
他还表示,这番言论还暗示“Mahathir Mohamad”这个名字被用来为自己谋取政治和个人利益。
阿末扎希则为自己辩护称,该名字指的是一个人,其依据是一份旧身分证复印件中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