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独家】朝野立场反复 选民投诉无门
国人对选举制失信心

【正视权力游戏的后遗症(上篇)】

蔡熯锟

我国政局风起云涌之际,另一场危机正不动声色地在这场波诡云谲斗争中酝酿。



打从“喜来登”事件开始,选民就开始质疑过去自己手中一票的意义何在,而朝野多次立场的反复,也让他们进一步对我国的选举制度,乃至民主体制感到怀疑。

不仅如此,新一波的“移民潮”更已经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形成了讨论。因为大家都认为,无论最终哪个阵营赢得政权,他们已经对整个机制感到失望,对我国的民主精神失去信心,更甚的是,这也可能成为社会反制的开端。

《南洋商报》就发现,就算政局最终尘埃落定了,民众对机制的信任、选民对选举的尊重,以及社会对真善美的追求,将是这场权争后留下的最大挑战,同时更是最棘手的后遗症。

很多人在追着我国政局发展时会不解,为何敦马哈迪医生会一再上演“呈辞—退出—回锅”的戏码,他们更不明白,为何希望联盟和巫统伊斯兰党对马哈迪的支持,可以出现如此多次的U转和改変。

从社会学剖析权争



其实,这样的情况对社会学来说一点都不陌生。早在1950年时,专探讨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等问题的著名美国社会学家比特布劳,就曾提出这样的一个理论—社会交换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

这个理论认为,当别人作出报答性反应时,正面的互动就会继续发生;当别人不再作出报答性反应时,负面行为就会取代正面的行动,而这所谓的报答性包括了“赞美”、“援助”、“支持”、“服从”、“奖赏”、“升职”,“资源”,或其他实体的利益回馈。

因此,在没有获得利益之下,人类或许不会选择倾向任何一方,而获得资源的一方,自然也会靠向给予方。这也解释了,为何数日来,朝野之间会多次出现倒戈现象。

不仅如此,比特布劳也说,在社会的交换过程中会出现 “相互吸引”、“竞争”、“分化”、“整合”、“冲突与变迁”,而决定胜负的关键是资源的数量、质量,以及有关的资源(也可以是人),是否珍贵罕见。

这也是为何过去几天我们一直看到“支持首相人选”的决定,像“诱饵”般多次被抛出来,成为拉拢其他政营的筹码,然后我们再看到连串的各党搏弈(竞争)、退出、开除与呈辞(分裂)、加盟(整合)、立场反复(冲突与变迁),全都演绎着“社会交换”理论的过程,而国会议员的人数(数量)、东马的立场(质量),以及国家元首要党魁提呈人选(稀缺),都成为了关键。

或引发“公民抗命”

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理论不仅发生在朝野双方之间。理科大学社会学高级讲师蔡熯锟博士就指出,今次的政局纠纷,也会令选民对整个体制的信任,甚至社会对民主的信仰,做出一定程度的反映。

“在这个理论下,一再被典当信任的选民,自然会不再信任整个体制。”

“我们买到赝品至少还可以投诉,但是如今的局势,选民可能会觉得已经投诉无门,所以会选择对选举机制失去信任,甚至对整个体制猜疑。”

有趣的是,原来早在50年代,社会学者们就发现,在“社会交换”过程中,被剥夺的一方,会在越是不能实现公平规范的情况下,倾向于消极地刺激那些违背规范的人。这似乎也进一步印证了各政营最近一再倒戈,一再辱骂彼此的表现。

我国著名政治观察家阿末阿多里教授就指出,今次事件不仅令国人对体制失望,也会对选举制度失去信心,更甚的是,他们也可能不会再相信政治人物,乃至对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荡然无存。

不再相信政治人物

他向本报指出,这次的政乱影响的不仅是政治人物,更包括整体社会对真善美的信仰与追求。

“我们都知道政治不单纯,但是,社会对美好事物的想像也会被影响,这是很遗憾的。”

不仅如此,蔡汉锟也提醒,若没有明确的法令来解决眼下的情况,公民抗命(Civil Disobendience)是可能发生的。据了解,欧洲多国就曾在60年代因为对体制的不满,因此引发大规模的公民抗命,甚至在有心份子的利用下,演变成反制运动。

许文思

民主制度不完善

只要对国家政局稍有关心的人,难免都会对当下的局势起着情绪,有的愤怒、有的兴奋;之后愤怒的雀跃,兴奋的失望,全都随着领袖们多变的立场而如坐过山车。

评论员许文思律师表示,哪怕支持者们都追累了,选民们也厌倦了这样的游戏,我国的民主制度就是给予政治人物这样的空间。

他指出,无论喜欢与否,我国现有的民主制度就是以多数国会议员支持的阵营代表出任首相,加上目前国会迟迟没有通过反跳槽法令,所以才造就了今天的局面。

他也表示,尽管现在发生的事有违民主精神,但是却符合民主制度。

他是在接受本报访问时,如此说道。期间,他也说,没有一个制度是完美的,而民主制度自然也有缺陷,关键在于,选民是否在这个过程中做出了最大的参与。

“我们或许能做的,就是认清局势,认清这些领袖,然后5年后的选举再给他们一个教训。”

傅向红

选民勿太依赖代议士

从社交媒体上看,无论哪个阵营的选民都会就目前的反复多变起着负面情绪。但是,我们可能忽略了其实大家都需要为这样的局面负责。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政治系讲师傅向红指出,国人的失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国的民主制度本来就不完善,加上选民对民主的认识不强,所以才会以为选举后就能把一切希望寄托在这些政治精英身上,以致出现现在的情绪。

她阐明,社会将所有期望寄托在选举政治的操作是天真的,因为民主化的过程不能只是停留在选举阶段,更包括了民众的参与、公民组织的监督等,过于依赖这些代议士则可能会导致选民在类似事件上失望。

另外,她也提醒,选举只是政治精英之间的游戏,而这些精英也随时有出卖选民的可能,所以,选民不能过于将社会的改革,全数寄托在政治精英身上。

跳槽风气酿今天局面

傅向红指出,无论是从过去公正党领袖拿督斯里旺阿兹莎多次制造补选给丈夫安华、抑或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领导土团党时积极招人过档,其实都为今天的局面带来了影响。

她表示,正因为过去多数人认同这样的行为,以致造成了这种不良风气,谁知今天离巢跳党的事件却发生在希望联盟身上,甚至还一再演变成今天立场反复的局面。

此外,她也指,过去的跳党事件中,选民会基于这些“政治青蛙”倒戈到自己支持的阵营而雀跃,因此成就了今天这样的局面。

时事评论员员兼群议社社员林志翰也有同感,他认为,过去一些希盟支持者会因为国阵议员过档,而标签这些议员“弃暗投明”,但是同样的事件发生在国阵阵营时,却只能被誉为“弃明投暗”,这样的双重标准其实是值得反思的。

林志翰

“民主教训越生气越好”

朝野双方一再更换立场,使得支持者们一度无法相信自己当初的决定,甚至对当下的局势感到失望,甚至转为愤怒。

本地公民组织群议社社员林志翰表示,社会对当下局势的反感是可以理解的,尤其这对希望联盟支持者来说尤为深刻,因为当时他们支持的改革,竟然因为内部的斗争而导致接连发生乱象。

“若选民过渡崇拜某些偶像,那么他们现在会觉得自己被骗,自然不能接受当下的情况。”

尽管如此,林志翰认为某程度而言,如今的局面或许对民主教育而言是正面的,因为这反映出选民关心时局,也对民主精神要求有一定的追求。

“这是很好的民主教训,选民越是生气越好。”

他指,希望通过今次事件让选民对民主看得更透彻,也能更成熟地面对选举和政治人物。

相关新闻:

【政局大动荡/独家】专家建议检讨政党政治 靠青年拨乱反正

独家专访:黎添华

反应

 

雪隆

全球选举年料冲击供应链 林镇冶:东南亚成新贸易枢纽

(吉隆坡17日讯) 雪隆运输友好公会名誉会长兼顾问拿督林镇冶认为,一旦特朗普重新上任并加剧中美贸易紧张局势,东南亚和墨西哥等地区将可能成为中美贸易的替代航运路线,推动新兴贸易枢纽加速崛起。

他说,2024年是全球史上规模最大的选举年,其中美国总统大选备受瞩目,特朗普重返白宫,预料将促使中美贸易关系与全球贸易路线发生重大变化。

林镇冶指特朗普向来主张强硬的贸易保护政策,预计将对全球供应链和贸易局面带来深远影响,其扬言坚持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立场,已在2024年底引发“抢出口”热潮。

他推介其最新著作《全球大选年》时,如此表示。这是林镇冶自2014年以来出版的第10本关于大马货柜海运主题的书籍。该书将于今年12月30日正式发行。

林镇冶强调,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及贸易干预措施正推动区域性贸易路线的形成,尤其是东南亚和中东地区。这些新兴转运枢纽的崛起将为亚洲贸易增长注入动力,同时也为大马带来独特机遇与挑战。

“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已开始或计划将供应链转移至东南亚,加上区域内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为中国卖家提供新机遇。大马需把握这趋势,优化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外资,巩固其作为东南亚市场首选投资目的地的地位。”

他提到,大马经济在2022年强劲反弹8.7%后,2023年增速恢复至3.7%,而2024年预计将增长4.9%。在此背景下,重塑贸易路线和供应链为我国经济提供了重要机遇。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