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南洋文艺】《忽如归》,情归何处?

几年前,我将一部小说送给一位大专华文讲师时,他相当严肃地对我说:“我很少读这类文学创作,以后你也不必再送给我了。不现实,也没市场。奉劝你不妨多写些传记之类的东西,那才有洛阳纸贵的机会。”这几句话,让我茅塞顿开。

         也是在几年前,在一次会议过后,戴小华似乎有感而发地说:“目前,报告文学深受中国大陆一般读者欢迎。”她经常来往于中国各地,我没理由不相信。



2017年,已出版了二十多种著作的戴小华,继《永结无情游》、《深情看世界》和《爱是需要学习的》后,推出新著《忽如归》(当初原用《梦回家园》作为书名)在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并举行首发礼,反应甚佳,还成为读者喜爱的上榜著作。我立即想起她所说过的话不错,而且那时候该是她埋头书写进入投入的阶段。她大概花了三四年的时间把一个跨越二三十年的家庭大小事迹清楚地梳理出来。有人把《忽如归》与聂华苓的《三生三世》(2004)、齐邦媛的《巨河流》(2009)、龙应台的《大江大河》(2010)相提并论。也有人认为《忽如归》是拍电影(纪录片)或连续剧的大好题材。

《忽如归》全书共约22万字(因某些理由作者私下删掉10多万字),以家族历史纪实的手法呈现出来,因此以“历史激流中的一个台湾家庭”作为副题。

书分为21章,由1999年写起,当年 8月1日,她刚结束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访华团的行程,天津国旅的副总到北京把她接去河北沧州她父母的家乡。得知母亲在台湾逝世,她想尽办法把母亲的遗体运回沧州与父亲安葬在一起。这过程十分艰巨。那时正值台海危机一触即发的关键时刻。

接下来她记述母亲回秀真和父亲戴克英的过去。宗教是她母亲的精神支柱,父亲从军队撤退到台湾,在国民党军中官至上校后退役,后得以重归故里,最后葬于故土。她对于当时两岸的背景、父母生活的点滴、宗教信仰以及沧州的人事都有所描述。

大弟遭受白色恐怖迫害



她着笔最多的(第4至11章)是关于其大弟戴文光因台湾白色恐怖遗毒受政治迫害而入狱多年的原因、经过、到出狱回乡的记述。为了还原上个世纪70年代轰动一时的被判无期徒刑的“人民解放阵线案”或“戴华光案”的历史真相,她通过各种渠道,挖掘各种相关的资料。从“附录”中华光、国光兄弟俩的通信中,可窥见新一代年轻人在思想追求等方面与其父辈截然有别。戴华光被归类为王映真等的台湾“外省人”。

在戴小华的笔底,其大弟是个有思想、有正义感、性格坚强、善良、孝顺父母的人。他是“先行志士”。有人怀疑他被逮捕,举报人是他女友的父亲(任职警总),是他主动和那女友分手的。他在给戴小华回复的电邮中写道:“三姐,实话说,如果真是她父亲举报的,我一点也不生气,你们更不该生气。那天晚上她哭着回家,家里人肯定是会问的。但我坚信即使她的家人生气或怀疑,也不至于会去举报,想置我于死地。”(页74)“没想到,大弟即便是在军事法庭上被判无期徒刑的瞬间,在监狱失去自由的11年里,在被关进黑牢备受摧残、饱受折磨的时候,都没掉过一滴泪,没认过一次错。没想到,一回到家见到母亲,就像孩子一样号啕大哭了起来。”(页95)他出狱后,坚信搞台独的路线是错误的,不论什么政党执政,“都应以民众的幸福安乐为最大目的”(页81)。此后,他回归淳朴,开一家点心店,养家活口,过着平淡宁静的生活。

曹植的“归”是“捐躯赴国难,视似忽如归”,而戴小华的“归”是引导人们归于神,归于大爱,归于践行善念,归于对生命的敬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黎湘萍指出,《忽如归》不把重点放在“黑暗”和“怨恨”,而是强调“痛”和“爱”——以“爱”来反省“痛”,以“爱”来超越“痛”,并超越意识形态、政治立场以及人为的疆域与偏见。

戴小华从马来西亚和海峡两岸观看问题,视角想必会广阔一些。

反应

 

言论

陈嘉庚精神的当代意义 /戴小华

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位被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先锋”的伟大人物。他的一生,恍如壮丽诗篇。他的每一步都紧扣国家命运的脉搏上。他,就是陈嘉庚。

陈嘉庚,生于乱世之中,长于商贾之家。他历经无数的风雨和波折,却从未被困境击倒,反而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屡次从逆境重生。其成就不仅源于卓越商才与敏锐洞察,更因他的坚韧品质、无私奉献及崇高信仰。

他一生致力于奉献,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付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只在乎是否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

他的行动,让他从一个普通的华侨商人,成长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和慈善家,更为他铸就了“陈嘉庚精神”的永恒丰碑。

首先,陈嘉庚的精神告诉我们,“清廉”乃官员为政之基石,“贪婪”则是官员从政的大敌。

当下,贪腐已非个例,而是形成了一个阶层的腐败,其恐怖之处在于侵蚀着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基础,瓦解着社会的公平正义秩序。这种歪风邪气,直接影响着国家的长治久安。

长此以往,国家将面临巨大的威胁,社会稳定亦将遭到空前挑战。尤其在人心日益趋下的时代,人类的规范重建更加需要从精神变革入手,教育正是塑造精神的利器。

陈嘉庚自奉甚俭,对贪污浪费深恶痛绝。“清正廉洁”是陈嘉庚在经商、办学时聘请各类人才最看重的品质。

制度约束养成廉洁

身为企业家,他深知制度约束是养成廉洁习惯的重要条件。他经常这样教育员工:“法律济道德之穷,规章作办事之境。”作为教育家,陈嘉庚深知“廉”和“俭”是互为表里的,廉洁教育需从小培养。

为了督促学生养成节俭的美德,1929年,他令集美学校制定《节制学生日常用款办法》,指定专人监督学生日常开支,确保用款合理。此举彰显了陈嘉庚对廉洁节俭的坚定信念与严格要求。

其次,陈嘉庚的精神告诉我们,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我们必须重视教育的力量,这是一种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塑造人的品格的力量。只有提高人民的素质和能力,才能更好地改变社会,推动国家的发展。有教育大家言:“教育能够培养人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正因此,教育能孕育出众多具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他们将成为推动民族复兴重要引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再者,陈嘉庚的精神告诉我们,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关键。我们不能拘泥于旧有经验与模式,要勇于开辟新径和思维方式。

唯有持续创新,方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应鼓励创新思维,培育创新人才,为国家的进步发展不断注入创新活力。

学习践行精神品质

最后,陈嘉庚的精神还告诉我们,企业家需承担社会责任,不仅追求经济效益,更应回馈社会。因为,一个民族的复兴不仅需要经济强盛,更离不开全体国民的团结和奋斗。

陈嘉庚的精神的核心是清正廉洁、教育创新、爱国情怀、实践奋斗,彰显中华传统美德和精神风范。当下,每个人都应学习并践行这种精神品质,使其成为我们的信念和动力,助力构建美好未来。

我曾目睹众多人士为财富而拼搏。然而,在这茫茫逐利之海中,我深感像陈嘉庚这样心怀大爱者的财富影响力尤为显著。他们将财富回馈社会,惠及民众,让更多人受益。

他们之所以能积累财富,并非仅凭运气,实为上天对他们的一种特殊眷顾。此类人的财富,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拥有,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力量;它不仅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甚至能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 

在今天这个时代背景下,陈嘉庚精神乃是我们极需学习与传承的宝贵遗产。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