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一滴泪》自述被迫害
华裔作家巫宁坤挥别人间

著名华裔翻译家巫宁坤在美国逝世,享寿99岁。

(华盛顿11日讯)著名华裔翻译家巫宁坤10日凌晨在美国逝世,享寿99岁。巫宁坤历经反右和文革等中共政治运动迫害,曾在回忆录《一滴泪》中以“我归来、我受难、我幸存”描述当年受难过程。

中国媒体《新京报》网11日披露了巫宁坤去世的讯息。巫宁坤生于1920年9月,江苏扬州人,是中国著名翻译家、英美文学研究专家,译作有《大亨小传》等,并着有中英文回忆录《一滴泪》。



巫宁坤曾就读西南联合大学,对日抗战时期投笔从戎,志愿赴美担任国军轰炸机受训人员的翻译;抗战胜利后,留在美国深造。

新中国成立后,巫宁坤于1951年受邀回中国任教。巫宁坤于1957年被打成“右派”,投入大牢,并被送到北大荒劳改农场劳动。1960年代文化大革命爆发后,他又继续受到各种批斗、批判,期间曾被下放至生产队劳动。

文革末期,巫宁坤回到学校任教,1991年退休。1993年,他在美国出版以英文写成的《一滴泪》,因此得罪一些人,与妻子李怡楷的退休金因而被停发,之后辗转定居美国。

反应

 

商余

在因陀罗网成长的六字辈/谭郎

文|图:谭郎

人总活在关系的互动中,无论是人和宠物、信徒和神佛,乃至编辑与作家的微妙关系都是!

前一段时间,由于经常进出医院,似乎也和医护人员有了某种关系(虽然我相信自己,在他们眼中只是记录数据之一)。这种关系的互动,在佛教中就有“因陀罗网”(梵语indra-jāla)的说法,就是描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缘起的关系。

我们现在通过电脑、手机,就随时与全世界的人联接在一起,这是互联网时代的特征,恰好也呼应了这个古老神秘的描述。

去年12月29日《南洋商报》的<商余>有一篇《无中生有6字辈》,作者是赖国芳。作者在文中提到:“当时许多作者都在报馆任职,有些至今仍笔耕不辍,有些想已停笔。我和多位仍保持联系,在中断了三十多年后,几年前通过脸书等网络媒介重新串联,每年举办一次小型文友聚会,最近一次是《谢师会》演出期间,台上一场谢师会,台下一场老友聚会。”

接着就因为赖国芳的发起,现在还出现了一本《成长中的六字辈2.0》。这本文集集结了35位六字辈作者的作品,他们经历各异,却又互相映照,正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因陀罗网”,而我也有幸成为其中一个作者。但很可惜,我无法参加11月20日的《成长中的六字辈2.0》聚餐交流暨新书发布会。

前半生被盲目意志支配

我在《成长中的六字辈2.0》是以“写作者的现形”为题,通过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来叙述自己的前半生总被盲目的意志所支配,却又经常求不得苦;但在这篇文章中却没有提到对生命充满激情的尼采哲学。

尼采在其代表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提到所谓的精神三变,这是意味着一个成熟的人,会经历精神上的3次变化。

第一变是成为“骆驼”,这是暗喻人在这个阶段背负着外在的传统价值,被动的前行;再变是要成为“狮子”,这时人的自我意识觉醒,敢于否定权威,要追求属于自我的价值;三变是成为“婴儿”,这时人的整个身心抖落了所有外在的追逐,也不想对外证明自己能够怎样,因为存在就是喜悦,不假外求,返璞归真。但“婴儿”并不是幼稚无知,而是活在当下,又充满可塑性!

我在此文一开始就提到“人总活在关系的互动中”,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关系障碍重重?还是你侬我侬?互联网的存在其实可以拉近距离,也可以带来疏离。

如果以尼采的精神三变来讨论关系,不断被编辑催稿就有点当骆驼的无奈,有时故意拖稿,就成了狮子。但因为喜欢编辑的呵护,所以开心的交稿,又变成了孩子气的婴儿。

(“只有诠释,没有事实”,据说这是尼采的一句名言。基于这个视角,我故意重新诠释他的譬喻:骆驼/狮子/婴孩。)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