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商余】标签

最近看到有好些知名作家、知名文学评论家对苏童的文学创作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其中格非提出的挺有意思,他说苏童是短篇小说大师毫无疑问,但在中长小说方面,则还未尽全力。意思是说在中长篇的写作上,苏童并未使出真正的力度——最出色的作品还未写出来,认为苏童至少还可以写20年。

我稍为总结了一下这些作家、评论家的意见,虽各有看法,但多都聚焦于苏童的女性题材,认为苏童最了解女人,是最会写女性的男作家。 更重要的是,他擅长捕抓女性细腻的身心感受,而精致的文字魅力则令人惊艳;他的女性视角,是透视的也是融入的,深邃而庄严,伴随着一种风暴般的力度,令人窒息。可陈建功认为苏童同时也是平静的,始终保持着一份平静的心情,就是这静气,使他对人性、人心有更多的发现。



最擅长写女性男作家

被誉为“最擅长写女性的男作家”,也等同是给苏童贴上了标签,划分了他的小说领域。对此,苏童是在意的。他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强调我也写男性,而且写得很好。

这不由让我想起第一次见到苏童的情景,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大马华文作家协会联同新加坡作协与中国江苏省作协有个对等互访的协议。那次的见面是在南京(苏童从上海开会回来,一下火车就赶来出席交流会,其实是陪吃饭。见他一进来就找电话打,接通后说:我是爸爸,叫妈妈来。然后低声说了些话)。当时的苏童已是成名作家,并已写出了《妻妾成群》、《米》《南方的堕落》等代表作。

他不擅于交际,除了保持着微笑,一直默默无言。看得出来这顿饭对他来说并不轻松,甚至是苦差。可不是,前后是领导,左右是我们这些马新作家。大伙都对他特别“眷顾”,频频拋出问题:“你专门写女人,却又不爱她们,为什么?”他说没有啊。大概众人都没听清楚,继续问:“是什缘故你专门写女性呢?”没有专门写。他虽熊度谦恭,表现得体,到底还是露了有点委屈与不妥协。 后来还是由身边的叶兆言给挡住了:“不是专门写女人啦,他也写男性,也写其他题材的小说。”

这让我感觉歉然。虽然自己并没有加入“逼供” ,毕竟也是认定他是最擅长写女人的男作家。既然他是持否定熊度的,就应该借此机会现身说法,指出大家的“迷思”。可是他始终没有解说清楚,反而是自动弃权,摆出一副“也罢,由你们说去”的神情。



作家最在意被标签

末了,人少了,我们开始交谈,他忽然口若悬河起来,反过来咄咄逼人:“我不愿意写人家写过的,写人性的丑恶,不也是一种揭示吗?为什么一定要写人性善良的一面? 写丑恶不可以吗?”他并没有为他 “专门写女性”辩解。却到底还原我们所熟悉的苏童,就是那个生在江南水乡,在小桥流水成长的男孩 ……那里的人,那里的事。他领我们拐进窄窄的石板路,那是他的香椿街,南方的堕落;他写得身心俱碎,我们读得深情而抱憾。

“这么多年了,我一直强调我也写男性,而且写得不错。”是的,强调了这么多年,可见他是多么的在意。

终于明白,作家最在意的是被划分,被贴上标签。我不由又想起李天葆,一直以来他都很在意“南洋张爱玲” 、“张腔”、 “张冠李戴”的标签。“划为张派或标签张腔,未免偷懒太甚”这他也强调了很多年的。

反应

 

商余

话说比较/李忆莙

其一;都说比较是人的本能。也就是说,人就是爱跟自己过不去;动不动就拿自己去跟人家对比,硬是要确定谁高谁低。

比如在同一个职场上,老爱去打听人家的薪水多少,好做个对比。好了,打听到了——哎,原来比自己高,即使高不多,心里也老大不爽,连带也恨起那人来。真是何苦来哉。

当然,做人得要进取,得力图有所作为。所谓有竞争才有进步。可是鉴别高低后不是发奋图强,而是酝酿妒恨,对人家的晋升感到不公平,认定那是精于拍马屁之故。自己十年如一日,是因为不屑拍马屁。若真的是如此,安于现状不就得了,又何必满怀不平,像打翻了一坛醋。

这样的比较,比来干嘛?既伤身体又劳神,何苦跟自己过不去?

各人头上一片天,每个人的造化都不一样。攀比有何用?比输了又满心不爽,一肚子酸气。

除了各人头上一片天,人都必须找到平衡和提升自己的方法。所谓同桌吃饭各自修行。没有人能帮到你。徜若运气是萎缩的,哀则超过痛苦。

无论发展到怎样的明枪暗斗,自己的修行还得自己践行。

人家升职像火箭冲天,你却原地踏步,难道不是自己的问题吗?怎么总感到有种无助的忧伤。那就没得好说。

人生不是比赛

其二;比较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往往令人万念俱灰。

虽然人生不是比赛,但世上万事总有高低之分。什么叫“鹤立鸡群”?这就是了呀。没有比较,也会引起律动。那是一种嘉奖的思路——当鹤不立在鸡群中,鸡怎么知道鹤原来比自己高出那么多?所以,人要有自知之明。不然就会像鸡一样,一旦有个像鹤一样的高人穿插在其中,就立即想到要超过他—— 比较的心就是这样产生的吧?

从深处想,比较有鼓励的作用。可惜世人对比自己有成就的人多是妒恨的多,少有肯承认自己不如人的。而在生活上,有得比较又总好过没得比较。

相较之下,不管确定谁是鹤谁是鸡都好,实际作用是让人有自知之明,知道对手是什么级别的人,并且通过他,好好地思量力。这样的思量是对现实的考核。所以,管理自己得趁早。

渐渐才华只剩才气

我倒是认识一些有才华的青年,他们自负而自大,自负是觉得谁也比不上他;自大是他比你懂得多。说起话来,使许多人感觉不愉快。但又不得不承认他们确实有才华。然而做事起头快,做到一半就没有了,使我想起有位前辈常说过的:渐渐才华只剩了才气。

通常来说,人大多不肯承认不如人。但是肯不肯承认是一回事,小觑对手,却从中发现人家早已超过了自己。这超过是高出很多,把人生各方面都处理好了,尤其是人事方面——说来说去,其实说的就是人与事。

把人的思想格局比喻为一场“比较”,却发现没什么好比的。

真搞笑。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