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研究林碧颜
记一册历史时代

在谷歌上搜索“林碧颜”共出现1860笔资料(当中包括同名同姓不同人),输入她的英文名“P.G. LIM”则有3450万笔资料。

巨大的差异,反映出华社对于这名为社会(包括华社)做出不少贡献的女性的认识、研究和着墨真的……不多。



拿汀巴杜卡周美芬最近刚出炉的著作《维权律师林碧颜与她的时代》,研究的正是这位已故丹斯里林碧颜和她所处的时代。

周美芬:“这本书是林碧颜一生的研究和分析,她和社会及国家的互动,其实也是研究马来西亚从独立前后到2000年左右国家政治局势的发展。”

林碧颜是谁,这个问题其实不太容易回答,她一生横跨政治、外交、法律、人权、社会运动、妇女权益等多个领域,头上戴了多顶帽子,她是马来西亚第一名女律师、知名维权律师、第一位以大使衔担任大马驻联合国副常任代表的女性、南斯拉夫和奥地利大使、吉隆坡区域仲裁中心总监……等。不同人记得她不同的身分,比如对前劳工党秘书长陈凯希来说,林碧颜是劳工党党员及中委。

华社对林碧颜的认识,主要还是来自于她曾为“族魂”林连玉担任辩护律师。当林连玉以全国教总主席的身分领导反对华文中学改制而被褫夺公民权、吊销教师证时,林碧颜当了3年的义务辩护律师。

曾为林连玉辩护

她也成功协助持有一颗手榴弹而被判死刑的马共成员李明向霹雳苏丹争取豁免死刑;而马印对抗期间到印尼接受军训并武装登陆的我国青年(俗称马印对抗事件的13死囚)也因为她发动的拯救行动以及首相东姑阿都拉曼的协助下,逃过死刑改以终身监禁。



除了为林连玉辩护,在林连玉争取创办独立大学时林碧颜也担任其顾问,同时她也是钟灵学潮学生的义务辩护律师、多个职工会的律师,并积极捍卫与争取劳工权益。

不过,或许这个才是亮点——她和敦陈贞禄、敦陈修信、李光耀有个共同点:峇峇娘惹。她受英文教育,不谙华文。

一生多彩 参政维权

林碧颜一生有太多事迹可以大书特书,要了解她丰富多彩的一生,她94岁才出版的回忆录《万花筒·Kaleidoscope: The Memoirs Of P.G. Lim》是最佳选择。

至于周美芬的著作,更多是研究林碧颜及她所处的时代,包括成长环境(英殖民、日据及建国时代)、家庭背景、文化、时势、教育背景等对她的影响,以及她的回应如何在历史长河中烙下印记。

例如林连玉公民权案在林连玉、林碧颜的回忆录均有记载,但林碧颜在回忆录中对此事的记录篇幅明显较其他事迹的描述简短许多,甚至只把这一段事迹和其他未解决的事件放在同一章内,并未个别立章。

周美芬曾就此询问她,得到的答案是因为华社对有关该案的论述已有很多,因此她无需多加着墨。

林碧颜(中)出席2011年马中亚太女性经济高峰论坛前与前劳工党秘书长陈凯希(左)、周美芬(右)交谈。

参政转折点

不过,周美芬从她谈及林连玉事件时仍然情绪高昂等种种迹象,以及她撰写自传也严肃的引证与向来审慎的处世态度推论,这可能与两个原因有关,第一是林连至公民权案与华教仍是敏感课题、第二是林碧颜因为语文障碍无法阅读相关大量中文资料有关。

又比如,林碧颜投入律师事业到后来参政的转折点是时代促成。根据周美芬的研究,身为大家闺秀的林碧颜在完成法律课程后步入婚姻生活相夫教子。但在她携儿子返槟城探亲时遇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而滞留槟城。4年后她回到新加坡夫家时,家里已有小三入驻,林碧颜拒绝丈夫要享齐人之福的要求,离婚赴英国继续深造取得大律师资格并执业,也结识了结识东姑阿都拉曼、敦拉萨等未来国家领导人,进而才有日后的参政、维权、争取……等等,这才有了日后的共事。

政治局势发展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敦拉萨在英国时,是社会主义非政府组织费边社的社员,这说明了为什么林碧颜代表劳工党竞选冼都州议席输掉之后,又涉及了李明案、林连玉案、13死囚案,过后敦拉萨还会委任她担任大使。”

也有很多人以为劳工党亲中国。周美芬指出,劳工党成立背景是英国政党轮替,劳工党上台执政,鼓励留英学子在大马成立劳工党,早期的劳工党以受英文教育者为多数,直至50、60年代后才被受中文教育者取代。

“我这本书是林碧颜的一生的研究和分析,她和社会及国家的互动,其实也是研究马来西亚从独立前后到2000年左右国家政治局势的发展。”

2012年林碧颜的自传《万花筒》在槟城举行。

维护权益 区域典范

“这是个美丽的错误,”周美芬在谈到这本著作时的缘起时,用了这么个形容词。话说,她数年前辞去公职党职后报读拉曼大学中文系研究所,想要研究马来西亚华社。但指导教授何启良认为这题目太大,要求她重新选择。

恰巧,校内多名老师合力编著《马来西亚华人人物志》,林碧颜是也榜单上的人物之一,“他们觉得这位女性应该找一个女性来写,就找了我。”

虽然自己是女性,但周美芬从未想过要特地研究女性,但既然老师叫到,那就动手吧。在写林碧颜的生平事迹的过程中,让她对这位女性越发尊重。

2011年5月25日与陈凯希(坐者右)、林碧颜(坐者中)等共进午餐。

男性也比不上她

她表示,林碧颜虽然是女性,但即使是男性也比不上她。“为什么男性比不上她呢。很简单,她是第一位以大使衔担任大马驻联合国副常任代表的女性,她曾经协助处理的案件都是轰动一时的,包括林连玉、李明案、马印对抗事件的13死囚,促成陪审员制度、她也是非穆斯林婚姻离婚法皇家委员会委员,对落实一夫一妻制作出贡献。凡是和劳工有关的组织像铁道工人、园丘种植工人,女教师协会等,她都是顾问律师,并做了很多维护权益的事。她出使回来后接手吉隆坡区域仲裁中心,把它打造成为区域典范的成就。”

后来,周美芬就以林碧颜为硕士论文的研究对象,对她做深入的研究和了解,最后才有了这本著作。遗憾的是,著作尚未完成时,林碧颜已走完人生之路,但周美芬笑言,恐怕对方也无法阅读,毕竟林碧颜不谙中文,在为林连玉打官司时双方是用福建话来沟通的。

资料寥寥 忽略伟绩

在完成这本著作的过程中,周美芬获益良多却也很有感概。

收集林碧颜的资料是她在写作过程中的最大挑战。国内有关林碧颜的资料寥寥无几甚至是错误资讯,后来她通过劳工党前秘书长陈凯希认识林碧颜,较后亲自前往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翻阅和抄录资料,“那边有很好的系统妥善保存这些资料,其实不只是林碧颜,也包括李剑桥、敦依斯迈、陈修信……很多马来西亚领导人的资料都在那边。”

这趟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之行,令她感觉大马有必要有类似的中心收集和妥善保存国家先贤的资料。其次,从国内缺乏林碧颜资料的情况来看,说明了我国及华社对她虽有肯定但又常被忽略。

她指出,华文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多数落在受中文教育的领导人或党魁,对于峇峇娘惹、受英文教育的领导人的研究本就不多,更别说是对女性的研究。

周美芬邀请金宝西湖国际学校兼MASSCORP副主席敦曾永森为《维权律师·林碧颜与她的时代》主持推介,因为林碧颜是他以前在律师楼的上司,中为海鸥集团执行主席陈凯希。

了解后改变思维

研究林碧颜也让周美芬改变了思维。一直以来她相当抗拒被刻板印象化不愿把自己套在女性框架里,即使以前在马华推动党务和做培训时,她也选择谈时事,因为在她看来女性不应只能谈女性课题,“结果我却从研究女性的过程当中发现,女性只是一个性别,并没有框着你的发展范围、格局。到最后你的格局、视野和可贡献的范畴完全看个人。林碧颜发展吉隆坡区域仲裁中心时相当艰苦,但她为了要证明给外国人看大马做得到,坚持做下去,发展到最后外国也来学习,也让大马的仲裁案件获得国际的认同。”

林碧颜高龄85岁才退休也启示了她,只要投入、开心且做得有成就,其实可以继续服务,不应该这么早退休,“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领域可以做不同的贡献,人生不是只有一条路,对吗。”

在完成这本书之后,周美芬也卸下党职出国深造,一圆当年的夙愿。

周美芬(右)与林碧颜在2011年马中亚太女性经济高峰论坛欢迎晚宴前合照。

反应

 

要闻

潘俭伟杨美盈须赔35万 周美芬:25万捐优大医院

(吉隆坡11日讯)马华前副总会长拿汀巴杜卡周美芬指出,随着民主行动党白沙罗前国会议员潘俭伟及蒲种国会议员杨美盈,撤回对莎阿南高庭于去年11月30日裁决诽谤罪名成立,意味着此案已告一段落。

莎阿南高庭当时裁决潘俭伟及杨美盈诽谤罪名成立,须赔偿周美芬35万令吉的名誉损失。

周美芬今日发文告时指出,将在扣除案件诉讼涉及费用后,把赔偿所得剩余的25万8000令吉,捐献给拉曼大学医院。

她说,她接获通知后感到欣慰,因为这场长达5年的诉讼案,随着潘俭伟和杨美盈决定撤回上诉后,意味着高庭在去年11月30日的判决保持不变。

“我要感谢法庭还我清白,谢谢马华公会领导层和党同志的支持,谢谢代表律师,更要感谢所有协助我和信任我的人。希望此案能成为所有从政者的借镜,在发表任何言论时,必须实事求是和有根有据。

“此案也证明,正义可能迟到,但肯定会到。”

相关新闻:

诽谤周美芬罪成 潘俭伟杨美盈撤上诉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