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分久必合 南北船厂合并
中国又一央企巨无霸诞生

“北船”的军用(图)和“南船”的民用船只分别领先中国造船业。

中国“南船”中船集团、“北船”中船重工要合并。分析称,一艘在全球船舶产业占据重要角色的中国船业“航母”,要正式起航。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微信公众号“侠客岛”报道,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成立于1982年,1999年7月一分为二,分成了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船集团)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船重工)。



分拆后的20年间,中船集团、中船重工并行发展,双双成为行业龙头。

主营业务有所重合,细分领域却有不同。“北船”中船重工,偏军工生产,侧重船舶设计与配套;“南船”中船集团,民品居多,侧重船舶制造。即便如此,多年来,二者在业务重合领域,仍有诸多竞争。

比如,“北船”旗下的中国重工与“南船”旗下的中国船舶,同为军用舰船与民用船舶总装上市平台,产品线难免重迭。

又如,“北船”旗下的中国海防与“南船”旗下的中船科技,同为船舶配套设备上市平台,在水声探测领域也雷同。

“北船”的军用和“南船”的民用(图)船只分别领先中国造船业。

多位军工领域分析师说,南北两船的合并,能使双方在研发、制造和配套上优势互补,还能避免低效的同业竞争、造成产能浪费。



从科研和资产规模上说,北船拥有5家上市公司、28家科研院所,2018年总资产人民币5037亿元/总营收3050亿元,位居全球船舶企业首位。

南船3家上市公司、10家科研院所妥妥在手,兼及总资产3013亿元/总营收1144亿元。

而在制造环节,南船可设计、建造符合世界上任何一家船级社规范、满足国际通用技术标准、适航于任一海区的现代船舶。

北船作为中国海军装备科研生产的主体力量,承担着航母、核潜艇、水面舰艇、水中兵器等海军武器装备的科研、设计、生产、试验、保障任务——刷新了世界同类作业型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纪录的 “蛟龙号”,就是其手中经典。

在韩国,大宇和现代的造船业务已进行整合。

全球船舶需求下滑

整合应对国际“战场”

在行业分析师看来,2008年以后,全球航运需求下滑,船舶制造业的新接订单量发生了大幅收缩,船舶工业已然进入“寒冬”。

此后的10多年,为求推陈出新,船舶工业领域才大动作不断,开始去产能、兼并重组、破产转型。

更有甚者,在2016年,全球船舶市场被指“供大于求”。内有同业竞争,外有市场需求萎靡。

在中国以外,主要船业国度的合并已经先一步发生:比如韩国两大造船企业大宇和现代实施了整合;更早之前,日本造船企业也完成了整合。

中国两大造船企业这回的复合,从内部来说是完善自身、形成合力,从外部来说也是市场竞争带来的必然选择——通过重组整合,实力增强,以更好“身手”出现在“国际赛场”。

券商分析师认为,南北船合并,形成上游设计、中游制造总装、下游核心配套方面的优势互补,还将为电力、有色金属、钢铁、海工装备、环保等其它行业的重组提供经验与样本。

“神船”铸就之时,更多行业的“航母”或呼之欲出。

反应

 

财经新闻

民航与航委会明年合并 交通部将公布具体日期

(吉隆坡20日讯)大马民航局(CAAM)与大马航空委员会(MAVCOM)初步计划在明年合并,惟具体日期将由交通部宣布。

大马民航局总执行长拿督诺阿兹曼说,随着国会在今年7月30日通过二机构合并的相关法案后,当局已制定日期在明年合并。

“我会交由交通部长(陆兆福)宣布具体日期,将会在明年进行……我们希望与法案的生效日期同步进行。”

诺阿兹曼今日在民航局举办的媒体感谢午宴上说,民航局目前仍受到公共服务局管辖,包括薪资方案和雇用职员:“这个机构仍有时间为合并事宜做好准备,特别是简化各项流程方面。”

他说,二机构合并旨在通过改善经济与技术监管机构之间的沟通,从而提升航空业的整体效率;重组将简化流程,使该机构能更快捷、容易地开设航空公司、提供地勤服务、扩展新航线,继而推动航空业前进和发展。

诺阿兹曼说,为了提升安全性和营运成本效益,民航局明年会在槟城和柔佛的机场实施远程空中交通管制(ATC)塔。

他说,远程塔可以交由空中交通管制服务从远程地点提供,而不是像传统的空中交通管制塔般直接在机场营运。

“目前,这种技术不适用于像吉隆坡国际机场这种高密度的机场,但随着科技的进步,终极目标是为全国各地的机场引入远程管制塔。”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