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散文的真

《过而不往》是本地作家林春美的新书,书中后记提到作者对散文的信念:散文之艰难或许是其让作者无可匿藏的文体本质……散文对真诚条件的要求,对创作者形成一种“有意抒发”与“适度逸隐”的张力,构成了创作者难题。



书名:《过而不往》

作者:林春美

出版:有人出版社

上大学前有段非常欢快的阅读时光。每个无人的午后,独占客厅大沙发,随手翻开一本书就读。读不下就换一本,或干脆倒头大睡。

那时读了些什么书?不大记得了。只记得都是文学类,小说、散文或传记。读了好作品就全身发烫,也学人摇起笔杆创作。写了几篇当初自以为石破天惊的作品,幸亏没有一头热地拿去发表,不然就丢人现眼。



在一本书轮替另一本书的无聊午后,渐渐地培养起对文学的喜爱,也慢慢地有了一些想法与疑问。当时其中一个困扰我的问题,什么是散文?它与别的文体,如小说,如何区别?

重点在于真实

这个疑问,直到在大学时选修林春美老师的散文创作课,才算得到圆满解答。

就我的理解,辨别什么是(或不是)散文的重点不是形式与技巧,而是真实。所谓真实,指的是散文作者诚恳地与读者分享自己的生命历程、对事物的见解与感悟。

也因为散文贵在真,读者在阅读中往往预设了文中叙述的事件与情感都是真实的。当然,即便如此,作者仍可发挥自己的创意,只是必须服从于真诚条件。我把这理解为散文的伦理。

林春美。

有意抒发 适度逸隐

最近读林春美老师新书《过而不往》,书中后记就提到了老师对散文的信念:“散文之艰难或许还更在其让作者无可匿藏的文体本质。它与作者距离太近,暴露性太强……”而散文对此真诚条件的要求,诚如作者所体会的,必然对创作者形成一种“有意抒发”与“适度逸隐”的张力,构成了创作者难题。

然而,这种散文伦理与由此引发的创作者难题,不尽然全为市面上的作者(与读者)所接受。偶尔仍会发现一些作者挑战“真实”与“虚构”的二分法,有意或无意地模糊掉散文与虚构文体的边界。换言之,他们对散文的理解,与我对散文的认知,不是同一回事。

必须坦诚,作为散文伦理的“原教旨主义者”如我,很多时候对这样的创作态度是相当无所适从的。

说回《过而不往》。读此书时,让我回忆起过去仍是文青时代的自己。从进大学前对文学充满好奇、疑惑,到大学毕业后,因为工作、生活而与文学渐行渐远。虽然一直坚持着阅读,但书柜上的主角早已不再是文学。至于马华文学,更是尘封箱底,不见天日。最近不知为何,突然又读起马华文学,数算下,都读了几本小说和散文。

细微观察 构筑形象

《过而不往》收集47篇散文,创作年限横跨二十余年,内容包括槟城书写、校园生活、日常生活等,大体上都是短小精巧之作。如同作者在后记所言,这类型作品在文学奖风行时代,大概不符合主流审美要求。但是,在我来看却更贴近生活,其中也有不少佳篇,比如〈夜晚的声音〉,以文字描述声音,以声音追忆消逝的老家。在静夜里,透过听觉观察家人的作息、城市的动静,一户家与一座城,尽在耳中。

其他与声音相关的记忆书写如〈乡音〉,作者在台湾用“闽南话”与漳州老太太沟通,却发现彼此语言虽同宗却不相通,自己说的其实不是“闽南话”,而是槟城福建话。

更有趣的是,即便是自己老家的槟城福建话,也难免在传承中发生裂变,“关仔角”误念成“番仔角”,“牛干冬”错称作“原冬”:“三音节词被去头截尾,合成作‘原冬’之后,‘牛干冬’就完全让我丧失了对牛与牛棚的想像。”从而指出了声音(乡音)与地方性之间的连接与断裂。

构筑立体丰富城市形象

以上所列举的,旨在说明,短小篇幅的散文不必然就先天不如巨构散文,它也可以透过作者的细微观察、表现手法,构筑出一个立体而丰富的城市形象。

其实,林老师笔下的槟城,就曾经引发我和几位同学的兴趣。当年曾北上与两位散文班好友,特意去寻访文中的风车路、聚宝楼所在地。印象中我们曾在聚宝楼坐下喝了杯饮料。

当然,不排除我记忆出错,我们那天其实并没有找到聚宝楼,在遍寻不获而喉咙干痒难耐的炎热午日,我们在附近随便找了个茶室休息解渴。而这段记忆在日后被潜意识偷渡成散文中的聚宝楼。

文学创作 面对孤独

如今回想,大学时期的散文创作课是一段非常愉快的日子。老师擅于引导同学做讨论,连平常上课安静不说话的朋友,都愿意举手发表意见。老师也愿意接纳学生的不同见解。记忆中,就曾有过在经大家讨论后,老师同意同学们的分析,认同某篇散文名著在结构上有瑕疵。

当年在老师鼓励下,身边同学、朋友都尝试动起笔写作,也出版了学生合集,当时有朋友更说,第二本很快就出来。然而,十余年过去了,许多人早已“被生活给磨平”,包括我自己。

严峻的职场求生记,无常的生命历险记,像一波波的浪涛轮番冲击海岸,再坚硬的海堤也被磨成细沙。这时才真正体会“不要被生活给磨平”(当年谢师宴上一位老师给毕业生的赠言),背后的沉重意味。

创作环境相当寂寞

很多同伴早已停笔不写,对文学也不再热忱如昔,包括那几位我觉得颇有才华的学长学妹。少数仍创作的朋友,经历了从过去的喧嚣热闹,到今天千里单骑的创作环境,大概会感到相当寂寞吧。

但创作本是个人之事,况且这样的转变也没什么不好,能够让自己更真实的面对自我。人唯有勇于面对孤独自我,才能走得更远。

文学创作亦如是。

吴小保

吴小保

反应

 

商余

我与《背影》/小二

文|小二

朱自清是中国近代著名诗人。他的散文更是令人陶醉,回味无穷。他用自然朴素的文字,描写了感人肺腑的情感,深深地感动了读者心灵的最深处。尤其是《背影》,更是陪伴着我的人生。

第一次读《背影》,是我在念初中的时期。当时的我,少年不知愁滋味。尽管老师把这篇文章教得淋漓尽致,七情六欲的面孔随着文章的内容而起伏。然而我却神游四海,无动于衷,完全听不进去。老师把课文教完后,我却一无所得,也没留下印象,更何况是品赏文章的精髓。

高中毕业后,我申请到远方一个小镇的华小当临教。当时交通不发达,我得在家乡乘坐德士到一个城市的长途巴士车站,然后转乘长途巴士到一个城镇后,再乘坐德士到那所华小。全程要花大半天时间。

离家那天,父亲帮我携带行李,陪我到德士车站。当我坐入德士车内,车子正要开动时,父亲突然也钻入车内,坐在我身边。我感到十分惊讶,还来不及开口问他,他却笑笑地说要陪我到长途巴士车站。父亲一坐下,一路上便唠唠叨叨的嘱咐我要注意这个,不可做那个,让我深深地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牵挂和关爱。

浓浓父爱熊熊燃烧

到了长途巴士站,父亲又帮我把行李搬上巴士。我坐好位置,查票员要其他人下车,不然会妨碍他的工作。我便催促父亲回家,因为时间也不早了。但父亲依然站在我座位的窗口下,一脸茫然,欲语无言。突然他开口说道:“我去买一些吃的给你。”我还来不及阻止他,他已飞快地走开。我看到他的背影,焦急地东张西望,似乎在找卖食物的摊子。我看在眼里,眼泪不禁沿着脸颊流下来。

过了一阵子,父亲赶回来,手中提了一个塑胶袋,里面装满了包子。他在窗口下踮着脚,很吃力地把塑胶袋从窗口塞给我。我连忙把它接着。父亲又千交代,万交代的叮咛我,直到巴士开远了,他还站在那儿不停的挥手,我也在巴士车内不停的向父亲挥手。一直到他的身影被泪水模糊了。

突然,我的心像是被电触到一样。从父亲在家乡送我出来,一路的叮咛,又买了一袋包子给我,最后依依不舍地和我挥手告别,不就是《背影》里作者的父亲在火车站向作者送行,交代了又交代,又怎样买了一包橘子,辛辛苦苦地送到作者手中,最后才与作者依依惜别同一个异曲同工的版本?就在那时,我整个人崩溃了,眼泪如泉水不停地涌出来。

在《背影》里,作者与父亲深厚的感情,父亲对他无比的爱,如今我彻彻底底地明白了,我的父亲对我何尝不一样。平时的关爱、呵护、把我照顾得无微不至。但父亲却没有表露出来,只是默默地隐藏着。想起这一切一切,顿时感到浓浓的父爱在我心目中如烈火般熊熊地燃烧着,久久不息。

百读不厌常读常新

如今,父亲已离开我多年。我也当了父亲。随着年龄和经历的增长,我再次阅读《背影》时,发现文章里有有许多经典之处没有读出来。文章里表现了深沉的父爱和一个儿子对父亲情感的多变化,所用的文字、词语多么准确生动。把浓郁的父爱亲情,跃然纸上。过后,每次再读《背影》,又有了新发现,有了新领悟。年龄越大,经历的增加,更能得到更深的感悟。

回想这些年来,我对《背影》百读不厌,常读常新。我把自己的阅历揉进去,对《背影》有了更好的解读方法。每次重读《背影》,却是另一番感受。仿佛春风吹过宁静的湖面,使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父爱如山一般高大、宏伟,用尽千言万语也表达不出来。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