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能载舟 亦能覆舟/南洋社论
11日晚,首相办公厅宣布成立一个以首相敦马哈迪医生为首的16人经济行动理事会(EAC);翌日,巫统7名退党国会议员集体加盟土著团结党,获得马哈迪和土团党主席丹斯里慕尤丁亲自接待。
一个关系到国家经济,另一个攸关主流政治,两桩大事在不到24小时内推出台面,究竟是无巧不成书还是经过精心策划,难免引人臆测。
EAC成员包括经济事务部、财政部、贸工部及工程部4名部长,唯独不见“候任首相”拿督斯里安华,这种人事铺陈,让人对马哈迪和安华之间交接棒子的协议,产生了更多联想空间。
不过,对于这方面所引发的议论,很快就被7名前巫统国会议员跳槽土团党的大新闻掩盖过去,一夜之间,接收“青蛙议员”是否有违政治道德,已成为更热门的话题。
此争议在人民公正党就出现两种不同声音。受该党主席安华委任为副主席的郑立慷,直批马哈迪当初表明不接受巫统叛徒的承诺跳票,但属于署理主席拿督斯里阿兹敏派系的票选副主席蔡添强,则对土团党开放给巫统前议员之举乐见其成;至于郑、蔡两人是否代表公正党的两大派系发言,相信不久之后自有答案。
有关“青蛙议员”的争议看来方兴未艾,而局外人或许还在摸索希盟到底在“演”哪一出戏,但对于手停口停一族而言,他们最关心的还是饭碗问题。
EAC将为人民带来多大福祉,当然有待观察,正所谓“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要将被新政府形容为千疮百孔、乱七八糟的国家经济“拨乱反正”,相信不是一两年可以完成的任务,以此推测,马哈迪在2020年中旬将首相大位交给其指定接班人安华的计划,或将生变。
不管怎样,人民不会太关注希盟的政治铺排,他们更在意新政府能不能为他们打造更美好的生活。希盟领袖必须紧记,“民能载舟,亦能覆舟”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这个时候,拼经济比什么都来得更重要。
灾难发生后的民意宣泄/南洋社论
雪兰莪州梳邦再也布特拉高原地下天然气管爆炸事故,衍生的问题多日来一直备受媒体关注。
数十年来平安无事的天然气输送管,在一场前所未有的大爆炸之后,成为全民关注的重大事件。
对天然气管爆炸后的善后工作和赔偿,都是急不容缓的问题,因为受影响的建筑物多达235个单位,其中87单位引起火灾,另148单位因大火引发的高温而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4月1日发生的这起事故中,受波及的车辆共有399辆,其中225辆被烧毁,另有174辆受损。这起事故中,也有超过100名人士受伤进入多家医院治疗。
灾难发生后,受影响的建筑物是否安全应该是最受关注的问题,大马消防及拯救局总监拿督诺希山表示,受损程度不超过20%的房屋,在完成安全评估后,允许居民重新入住。
消防及拯救局认为,位于火灾地点150公尺之外的大部分建筑,仅出现轻微破坏,例如玻璃窗破裂、墙壁或天花板有轻微熏黑的痕迹,都视为安全可以重新入住。
经历数小时在1000多度高温的强烈冲击,主体结构可能已经受到肉眼看不到的破坏,消防及拯救局必须慎重依据工程规范检测,绝不可轻忽而引发不可预见的后果。

豪华双层排屋经过地下气管爆炸大火的洗礼后,变成一片废墟。
高度危险保护区
天然气管地带是高度危险的保护区,网上流传爆炸地点的前后对照图,指控发展商拆除天然气管的篱笆进入施行挖掘作业,梳邦再也市议会必须深入调查,并且给予明确的解释。事件如果涉及任何的违规操作,涉及的相关单位必须受到严厉的惩罚。
正如网民指控,民众在去年12月17日已在网上发布消息,指发展商拆除埋藏天然气管区域的篱笆并进入挖掘。梳邦再也市议会有必要公开会议纪录和文件,为何会批准在天然气管旁边的这个高危地带兴建10间店屋。
雪兰莪州务大臣保证会透明化调查,绝不包庇绝肇祸的任何一方。我们希望政府能严正看待这起事件,公开任何违反法规的操作,并且严惩涉及的单位或机构,即使是政府机构的疏失,也必须秉公处置。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民间自发的援助,是体现人民高度的爱心与精神。企业发挥社会责任,提供交通工具或物资,暂时舒缓灾民的不便,都是值得鼓励的好人好事。灾区的民众,究竟要等多久才能得到明确的评估结果?而在等待的期间,灾民的生活问题又会得到怎样的妥善安排?
民意耐人寻味
行动党发起的捐款活动,却遭受一些人士的批评,引发陆兆福秘书长怒喊批评者闭嘴,相信是这起灾难发生后令人意想不到的负面反应。做慈善肯定是好事,但一个筹款活动会引发如此的负面效应,自然不会没有原因。过去,马来西亚国民体现多次热心捐献,民众一呼百应,似乎从未引起负面的批评。这次却出现极不协调的声音,民众要传递的信息,可说耐人寻味。
一场意外事故,激起的不单是千层浪,更可能是一种民意的发泄与不满,昌明的政府,也许应该从这起事件中得到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