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汉代海昏侯墓简牍
发现失传《诗经》《论语》

海昏侯墓出土简牍5200余件,大部分为儒家经典及其训传。

(北京6日讯)新华社报道,汉代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简牍初步释读工作完成,近日发表相关成果,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所长朱凤瀚3日说,释读过程中发现几种古代典籍的失传版本或较早版本,其中包括《诗经》、《论语》等儒家经典。

海昏侯墓出土简牍超过5200枚,比重最大的部分是儒家经典及其训传,包括《诗经》、《礼记》类、祠祝礼仪类、《论语》、《春秋》经传及《孝经》等。



朱凤瀚说,海昏简本《诗经》现存竹简1200多枚,简文内容分为篇目与诗文,可以见到《诗经》305篇 、《颂》 、《大雅》31篇 、《国》160篇等。总章数为1076章,与现代所记载的1142章存在较大差异。

海昏侯墓出土的简牍,有少量未见于现存的《礼记》和《论语》的文句。

海昏简本《诗经》的发现,提供了现今所见存字最多的《诗经》古本,更提供了汉代《鲁诗》面貌的线索。

海昏简本的《论语》有500多枚,保存有“智(知)道”篇题和一些不见于现今版本的简文,表明此本应是《汉书 · 艺文志》所载的《齐论》,简本《论语》与现今版本的用字习惯大有不同,如现今“知”字,在海昏简本中用“智”,“政”用“正”,“能”用“耐”,“室”用“窒”,“旧”用“臼”等。

江西南昌汉代海昏侯墓自2011年发掘以来,出土1万多件(套)珍贵文物,对研究中国汉代政治、经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反应

 

商阅读

从《傅佩荣解读论语》体悟美食 陈鸿谈人生滋味

书名:《傅佩荣解读论语》

作者:傅佩荣

报道|杨佩丽    

摄影|王宥文

《论语》可说是华人界最至尊的经典著作。历经数千年,被无数人视为打开智慧法门的秘笈。然而,我们该如何阅读一本2500年前的文言文呢?爱阅读的陈鸿为此极力推崇由台湾哲学顶级大师傅佩荣撰写的《傅佩荣解读论语》一书,他说此书用最当代的方式解读古人的智慧,适合现代人阅读。

台湾美食节目主持人陈鸿在拜读这本著作之后,体悟许多人生与美食的道理。

阅读一本书,必须先从认识作者开始。傅佩荣是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主任兼研究所所长,研究儒家思想超过20年。

翻阅《傅佩荣解读论语》,作者在序中言:“走到世纪交会的今天,人类免不了要想一想‘何去何从’鼓起勇气瞻望未来,好像看不到光明的远景;比较稳当的办法,还是回溯历史,向丰富的传统资源借取灵感,融人现代人生活的处境,由此激发创新的智慧与坚定的信念。”

傅佩荣在其著作里写着:认识孔子,就是认识一个传统的开始,就是了解人生何去何从的方向,也就是正确实现人生理想的第一步。

态度决定高度

对陈鸿来说,人生理想的第一步想必是由喜爱阅读而开始。谈及《论语》,其实,他早在国中和高中时代便已经念了这本书,只不过那个时候年纪尚轻,没有办法体会得那么通透。一直到近期,当他再看到傅老师的这本著作时,心里有了很大的顿悟。

“傅佩荣老师这本书是为了让更多人解读论语的智慧,而不是只为了引经据典。我是透过广播访问而认识傅老师,他本来就是台湾非常了不起的哲学家,在台湾的文学地位崇高,而且为人谦虚,没有距离感。我常在想他为什么可以那么正派?后来透过他的一些分享,从他身上我得到了一面镜子,他走的是中庸之道,我也要走正派的道路。”

没有人天天是主角

陈鸿形容我们的人生都有自己的剧本,没有人每次都是主角,因此,不管生旦净末丑,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我很感恩我的工作可以让我接触到从最底层,到各阶层人士,目前与幕后不同角色扮演,其实每一个人在这世界上都不可或缺,但是很多人都不自觉,不知道自己的重要性,这本书正正教导我们必须要从很谦卑的角度去尊重各行各业,所以我才会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找到自己的位置,释然地、欢喜心地去接受你生命当中最适合自己的角色是为最重要。”

他接着说:“每个人的生活中都能学习正反两面的典范。傅佩荣老师将这些古老的智慧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呈现,通过他的解读,让我们可以轻松地领悟到过去的智慧,而这些智慧将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宝贵的启示。所以我才会就说,过去的人都有这种圭臬,它就是一种哲思,而至尊关键在于引导的人。”

饮食感情人生大欲

许多人对陈鸿的认识源自于《阿鸿上菜》。此次他应有线电视台制作的全新厨艺竞技真人秀《厨王狂想宴》而来马担任评审,得知大马观众对他记忆犹新时,感受颇深。

“在这30多年里,我发现自己极为幸运地始终没有偏离初衷,一直专注于探索食物的性格与食性。正如《论语》中所言‘发奋忘食,乐以忘忧’,都说饮食男女嘛,饮食和感情,都是人生的大欲。

“最初,我只懂得怎么完成每一道食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每一道菜其实就像一本故事书,你需要用心去领悟其中的哲理,从享受食物开始到感觉回味,同时过程中也将获得更多的启发。”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他说:“在这段岁月中,我发觉自己是‘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我除了专注和投入之外,更享受工作,我的心态一直是快乐的,因此我从未意识到自己已经步入60岁。因为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你才会愿意超工、超时、超班,废寝忘食也不介意。我感激自己在年少时便有机会以这种态度专注于工作,并且持续至今。

“正如古语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当我们真正喜欢并从中感受到快乐时,才能真正地做到最好。”

往前的勇气

《阿鸿上菜》是第一个做美食行脚类的节目,陈鸿说:“我把美食节目做成综艺化、做成美食行脚类节目,我在做地方创生,在做食农教育,呼吁使用在地食材并把它做成国际化。我想,我们在这个时代,应该要呈现出东方人的魅力,还有在地的生命力,表现出这片土地当中所供养给子民的丰盛。” 

走着走着,他发现自己已经不是纯粹教做菜,而是教大家要回家,“没有什么比家更重要。回家其实是让自己身心安顿,在和家人或重要的朋友聚餐时也可选择家宴的形式,这是一种仪式感,所以我很鼓励大家每星期都要抽出至少一天和家人一区聚餐。”他语重心长地表示。

“我在社会上走了这么久,才渐渐明白到,人这一生其实是一个修行的道场。这个道场的意义在于,通过不断地磨练,去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这一生当中风雨千层,每个人都不容易,而面对这些挑战,敢于直面困难、勇敢无畏的勇气尤为珍贵。

“许多人在遭遇挫折时容易选择退缩,但真正的考验在于,我们是否能够在历经风霜后,回望过去时,不论是对是错,好的坏的,我们仍心怀感激,因为正是这些经历洗练人生,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从论语领悟“食”

对陈鸿有深远影响的《论语》录: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在美食领域,食无定味适口者珍,其实每个人,每个地方,每种饮食文化都有它独特之处。取长补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因为美食除了色香味俱全满足口腹之欲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养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篇》

译文:懂得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而喜爱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这一生在美食事业的精进上遇到很多人。有的人是很会学习厨艺,一学就会。有的人是喜欢美食,好料吃透透。有的人是以美食为乐趣,除了享用更乐于研究。三者就是孔子认为学习的3种境界为“知之”、“好之”、“乐之”。而美食之于我,属于乐之。研究美食和美食文化,以及养生,我乐在其中。是我人生最大的乐趣之一。

“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译文:发奋学习,便忘记了吃饭,学有所得就高兴地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老年就要到了,形容学习之勤奋。可以引申到所有的学习。这一生不断学习,不断追求,有学到东西就很高兴。每天学一点,时间老去就会忘记或者不在意时间老去。

“我这一生在美食领域不断学习,不断追求,每到一个地方,遇到一种美食文化,我都会认真学习。只要有学到东西就会很高兴。每天学一点,就会忘记或者不在意时间老去。一晃就30年了,从来没有焦虑过年龄的问题。因为乐此不疲。”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