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炳寿任当然委员
魏家祥稳掌柔马华

(永平8日讯)新届马华柔佛州联委会执委名单出炉,原任主席拿督斯里魏家祥博士继续稳拿柔州马华的领导棒,拿督林培兴也继续担任署理主席职位,至于竞选马华总会长失利的马华居銮区会主席颜炳寿,则未受委任何职位,只担任当然委员。
与颜炳寿搭档竞选马华署理总会长职失利的原任柔州署理主席拿督郑修强,同样未获委任职位,仅以马华笨珍区会主席身分担任当然委员。
在马华柔州副主席职位方面,4位副主席出现大洗牌情况,除了原任副主席拿督黄清源继续担任副主席,拿督黄卿兴已受委为州秘书,江明光和宋乃顺皆“下车”,惟江明光仍以马华峇株巴辖区会主席身分担任当然委员。
其余3位受委任为新届副主席的新面孔为四加亭区会主席张有全、马华东南镇区会主席颜旺票及马华新山区会副主席洪文兴。
魏家祥也是马华总会长,他今日在亚依淡国会议员服务中心召开马华柔州联委会会议后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新届柔州执委名单。
“欠”很多书面回答?
“张念群无法举证将反击”
魏家祥再次促请教育部副部长张念群出示证据,证明他在担任部长期间“欠”她很多书面回答的指控,否则,他将采取行动对付张念群。
“张念群似乎为了避开很多问题而选择以书面方式回答一些教育部的提问,但她说我还欠她很多书面的回答,我挑战她出示证据,否则即是捏造故事,我一定会反击。”
“我担任部长期间,究竟哪一天没有给她答案?张念群不要含血喷人,或找理由推搪,她词穷到没办法回答,就是没有政治诚信的表现,她就是一个诚信破产的政客。”
魏家祥也是马华柔佛州联委会主席,他今日在亚依淡国会议员服务中心召开马华柔州联委会会议后,在记者会如是表示。
林冠英毁华教拨款机制
魏家祥也质疑,50年来政府给予华教的拨款机制已毁在财政部长林冠英的手上。
他说,政府宣布给予3院的拨款并没有出现在财政预算案的报告书内,让人如何知晓拨款来源,这笔钱究竟是教育部支出、财政部长支出,还是首相支出?
“如果是政府拨款,理应机制化提呈在财案里面,就必须像当年拉曼学院的授权拨款一样的利润基础上,这必须弄个明白。”
他认为,林冠英应该花多点时间管理国家经济,而不是每天好管闲事,做一些财政部长的份外事。
“柔州小园主对橡胶和油棕课题怨声载道,政府必须协助寻找出路,整个宏观经济,需要一个专业且有远见的财政部长规划国家的经济和财政事务。”

“陈泓宾抹黑前朝市县议员”
黄卿兴:无证据须道歉
前马华市县议员联谊会主席黄卿兴抨击掌管柔州地方政府、科学与工艺事务的行政议员陈泓宾言论毫无证据,实为消费前朝市县议员之举。
针对陈鸿宾日前在柔州议会答复环节回应有关市议员要求增加津贴一事,内容提及“身为市议员,代表着可以从那里找机会,这些人不是依靠津贴生活,而是其他的工程及合约”,黄卿兴今日率领柔州各地方议会前市县议员召开记者会,驳斥陈泓宾的说法。
“陈泓宾身为行政议员,如有证据大可举报,否则就必须道歉,无须借此言论消费前朝市县议员。”
马华一直秉承服务社区精神
他说,马华过去在遴选市县议员的工作上,一直尽量确保被委任者必须拥有高度为社区服务的精神,并且拥有正当职业或生意,此外,被委任者必须能够付出足够的时间来服务人民。
“陈泓宾在此事上显然是把民主行动党一贯的抹黑文化发挥得淋漓尽致,他身为柔州高官,竟然忘了自身身分,在议会上提出毫无根据的言论,马华前朝市县议员对行动党州议员的表现深表遗憾。”
出席记者会者包括前马华市县议员联谊会副主席张有全、秘书洪文兴,及新山、麻坡、哥打丁宜、古来、巴西古当、永平、丰盛港及峇株巴辖的一众前市县议员。
洪文兴呼吁希盟柔州政府尽快落实地方选举,兑现竞选承诺。
“马华遴选市县议员时,向来只委任当地人,目的就是让熟悉社区的人为人民服务,不像如今的希盟市县议员,有者从新山被委派到永平任职,有者则从哥打丁宜被委派往新山任职,怪不得津贴会不敷使用。”
拥有23年市议员服务经验的张有全则强调,马华议员向来真诚为地方人民服务,并非为了市议员津贴养家活口。
换了位置也换脑袋?/江振鸿
虽然不是在野党,但在团结政府内没有扮演角色的马华,似乎仍为了公积金局所谓“低卖高买”机场控股股票的课题喋喋不休。
公积金局早前以每股6令吉80仙至7令吉70仙的价格卖掉一些机场控股的股票,尔后却又以每股11令吉的价格买回来。
这种投资操作看似不合理,然而,作为国内最大投资基金的公积金局,其投资运作不可能只由单一团队负责。
所以诚如第二财长拿督斯里阿米尔韩查所言,大马机场股票的买卖,与该公司被私有化,是截然不同的独立投资项目,目标不同,且并由不同的团队管理及负责。
卖股获利逾亿
更何况,公积金局有所谓的保护墙政策,即负责大马机场私有化计划的策略投资部是严禁与买卖大马机场股票的股票部共享敏感和非公开资讯,以防止出现散户投资者所深恶痛绝的“内线交易”。
其实,机场控股私有化后的回酬价值,没有人能给予预测,毕竟这世上没有人能未卜先知,包括股神巴菲特。但是公积金局从卖掉机场控股股票的交易中获得高达1亿零200万令吉的利润,却是铁一般的事实。
记得当年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当局批准马航的私营企业家以每股高出市价100%(当时市价不到4令吉)的8令吉价格,将其所持有的马航股权卖回给政府。
当时仍是政府一分子的马华,不知有对此具争议性的市场操作,如现在般进行锲而不舍的追击呢?
最后,当年曾经有人爆料疯传指公积金局已被掏空,并呼吁公积金会员们有机会就尽快将存款全数取出。记得当时有一位长辈曾经忧心忡忡地向我询问这个传闻是否属实?
目前在此“低卖高买”股票交易事件中纷纷站出来挺公积金局的人士们,当年是否有为了这个明显“站不住脚”的传闻,而出来为公积金局辟谣,让那些忧心忡忡的年长会员们解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