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患者血液管理
朝向无输血手术

捐血,输血,对马来西亚人来说司空见惯,也习以为常。特别是在医院进行大手术时,医生为病人进行输血几乎已成为一项常态。 但原来在其他一些国家,基于宗教、经济、医药安全等各种理由,医学界正开始推广一种避免输血的理念,甚至致力做到在重大手术过程中也完全不输血,这套理念与实行方法,就被称为患者血液管理。



在马来西亚,首宗引起国人注意及媒体著重报道的“无输血重大手术”案例,是国家心脏中心于2007年为一名56岁退休人士进行的更换心瓣膜手术,在这4个小时的手术过程中,病人完全没有接受输血。

手术由该中心的心脏外科顾问包久根医生带领团队完成,他表示那次是因为有关患者主动要求,自己才有机会尝试无输血手术,并从那时开始关注这个领域,并在国家心脏中心的支持下开始向马来西亚医学界推广这项概念。

他解释道,所谓患者血液管理(Patient Blood Management,简称PBM),是从预防输血的角度出发,前移输血关口,其内容包括贫血药物治疗、减少出血措施、回收式自体输血和限制性输血。

刚于不久前出席于7月28至29日在中国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2018年患者血液管理国际研讨会”,包久根表示目前全球医学界已有一批先锋在推广此概念,携手共同应对血源紧张和输血风险,同时增加医疗安全、降低医疗费用。

包久根表示大马对患者血液管理的意识还在起步阶段。

为何需要患者血液管理?



包久根透露,2007年那宗无输血心脏手术的施行,主要是回应病人的要求,因为该病人基于宗教因素而不愿意进行输血。

“这也是目前马来西亚进行无输血手术,占最大比重的因素。那个病人的宗教流派是严禁教徒输血的,该教派的信徒人数平均每年有2%增长,于2017年总共达到5069人。”

无论如何,其他国家重视无输血手术则有别的主因,例如中国人非常推崇无输血手术,是因为该国偶尔出现在输血时感染爱滋病的案例,导致大部份病人都抗拒输血。

韩国方面,则因为有条件输血的年轻人太少,需要输血的老年人太多,导致血库供应紧张,若情况持续恶化,该国可能发生有病人“因为没有血液供应而不能动手术”的现象。

输血需支付极高成本

他再举例:“在美国,血液非常昂贵,输血需支付极高成本,因此病人也倾向于能不输血就尽量不输血。”

目前医学界都有“重大手术就一定要输血”的概念和标准作业程序,导致上述基于宗教、安全、成本因素而不愿输血的病人可能面对障碍,自己内心也会挣扎。通过推广患者血液管理,让医学界及民众接受“重大手术也不一定要输血”的新概念,可以解决上述各种问题。

国家心脏中心是马来西亚患者血液管理的领头羊。

血液管理3大支柱

包久根阐释道,患者血液管理的内容可分为3大支柱。

第1支柱:优化红细胞生成 

主要目标是增加及保存人体自行制造的红血球,并且优化血液疗法,以便降低病人在手术时对输血的需要。一般上可通过让病人服食药物如促进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注射荷尔蒙、补充铁质等方法来达到目的。

第2支柱:减少出血与失血 

这一支柱的主要焦点是手术程序,例如让病人服食止血药后才开刀。另一方面,医生与护士的技巧也能减少出血,因此这一支柱要求他们在重大手术前彩排,演练出能把出血量降至最低的手术操作方式。

包久根补充:“还有一个程序也能被列入第2支柱,即把病人在手术过程中流出的血液回收,清洗干净之后,再输回病人体内。这需要非常昂贵的机器,因此国内并非每间医院都有此设备。”

第3支柱:提高贫血症病人的生理耐受性 

外科手术的患者于手术前在医院内被发现有贫血症,是常见的事情。这种贫血可能提高发病率及死亡率,也为原本就具有风险的异体输血(接受别人血液)增加更强大的额外风险。第3支柱旨在提高贫血症病人能够承受不输血的能力,这涉及为病人强化心脏、增加供氧等疗程。

国内首个专注于患者血液管理的研讨会,是由国家心脏中心于2012年主办。

国人意识 有待提高

包久根医生指出,心脏手术需要使用大量血液及输血相关的产品,以美国为例,心脏手术消耗10至15%的国家血液供应。根据胸外科医师学会(一个全球性组织)的报告,进行心脏手术的患者有50%接受输血,而较复杂的心脏手术如再次手术(Redo Surgery)则输血量更大。

全马首办研讨会

国家心脏中心站在马来西亚心脏病治疗领域的最前线,挺身而出率先在国内推动患者血液管理是顺理成章。国家心脏中心于2012年召开全马首次“患者血液管理研讨会”,向马来西亚人推介这个崭新概念,并获得全马各大医院的代表踊跃出席。

在该研讨会之后,一些医院开始付出行动,例如雇用患者血液管理专家,为妇产科的医务人员提供血液管理培训,在医院内推行患者血液管理系统等等,但参与医院的数字并不令人满意。

分享成功案例

于2017年,国家心脏中心再接再厉,举办全马第二次患者血液管理研讨会,这次获得亚太平洋患者血液管理协会联办,也得到安邦医院、淡马鲁医院及怡保医院的代表配合,阵容更强大,也有更多不同医院分享本身成功案例。

他说:“在马来西亚推广患者血液管理,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路上会有越来越多的伙伴。”

反应

 

保健

你的手术需要改期哟!/李润强

陈嫂原本是安排了今天进院,明天进行髋关节更换手术。可是,陈嫂进院后,在护士的例行检查和询问下,发觉陈嫂今早来医院前,吃了她一向都吃着的银杏,喝了一些每天都喝的推销性饮料和药丸。这种“药物”都说能够帮助“补血”和“行血”,还能促进伤口愈合。结果……手术被迫改期了!

就因为陈嫂吃喝了这一些物品,她的手术就必须改期了?

在进行一些骨科手术之前,主诊医生都会把病患转过给一位内科医生,为其进行一些手术前的检验,包括心电图、肺部X 光检验和例常血液检验等等。尤其是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的病人,如果发觉有任何问题,内科医生就有时间为病患配制一些药物来调好状况,才进行手术。

这样,病患就能在最低风险的情况下进行手术。

进行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时,病患吃着的任何西药、中药和直销产品等,都应该带来给内科医生过目和检查。

行血补血变稀血

任何可能会帮助病患“行血”和“补血”的药物和产品,可能都会为带来“稀血”的功能。

手术前,病患就必须先停5至10天后,才能够进行手术。否则,手术时或手术后,流血量会比其他进行同样手术的病者来得多。

陈嫂在进行手术前的例常检验时,她本身的确并没有服用任何会“稀血”的西药,所以也没有特别会令医生担忧的。然而,陈嫂已经长期服用着几种不同种类的直销产品。

身边的亲戚朋友都推荐她长期服用一些像是改善脑部和心脏的血液循环产品,以减低心脏冠状动脉阻塞和中风的风险。

陈嫂在看内科医生的时候,完全没有告知内科医生,她长期都在服用着这一些产品。

别告诉医生?

同时,陈嫂的一些朋友竟然还特别提醒她,别告诉您的医生,因为医生一定不会允许她服用这一些产品的。可是,就在进院的时候,护士却发现陈嫂从她的大袋包中,拿出了一包的药丸、药粉和小袋装的饮品。

这种种的产品,又怎能够躲过很有临床经验的护士们呢?

一问之下,陈嫂竟然说,在进院的早上她还服用了整套的产品!

护士也再三地问陈嫂,是否有在诊所把这一大袋的产品给她的内科医生检查过呢?相信大家都知道答案,最后就是“没有”!

在骨科主诊医生、内科医生和麻醉医生的一致同意下,陈嫂的手术一定需要改期。不然,她在手术时、手术后,流血量肯定会非常的高!

先停服5至10天

往往在门诊的时候,主诊医生都会提醒病者,在进行一些骨科手术时,如果正服用着任何西药、中药和保健品,都必须拿给医生看。因为,这一些药物或者是保健品,本来是用于促进血液循环,会有“稀血”的功能,在进行大手术前就一定要先停服5至10天,才能够进行大手术。

如果手术后才发觉病者仍在服用这一些药物,流血量会特别高,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可是,很多时候的病者却是有意无意的不想告诉医生……?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