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林隆发:高教法早规定国英语教学
政府重视中医没刁难

林隆发(左)及林联胜(右)针对中医学列为高教项目,与本报编务顾问陈春福交流。

(八打灵再也1日讯)大马中医总会认为,政府越来越关注传统医疗并把中医学列为高教项目,多项措施被拟定为鉴核的制度,包括采用马来文或英文教学,其实这并非政府故意刁难中医界。

该会理事林隆发说,这其实是日益获得政府认可的中医系,刚好碰上存在已久的高等教育法令。



教长签批可超越法令

他指出,大马现今的政治体制下,修改高教法令的可能性极低,但大多数法令内都附有一个条文,列明相关部长是有权在特殊情况下,超越法令的条例,即部长签署批准信即可。

“这是唯一可以参考的方向。”

林隆发随同该会一行人拜访《南洋商报》时作出上述客观分析。

发展遇门槛不怪政府



他说,这并非政府的错,也非故意为之,因为高教法令早在数十年前在我国独立时已获批准及存在,阐明所有大专院校的教学媒介语为马来文或英文,只是刚好如今中医系受到政府承认,而被纳入高教法令范畴。

“这是先来后到的问题,法令本来就在那儿,是中医界刚好发展到此而碰到门槛,因此不能一味指责政府。

“除非我们自我矮化及贬低自己,称中医系为中等教育,这样便能置身事外,但我们没有理由这么做。”

新的措施下,中医师被要求通过鉴核考试进行评估,而考试内容则是以双语即马来文及英文作答。

中文教中医更能掌握精髓

林隆发说,中医为了走向世界而被翻译成各国语文是很正常的,但谈到深入的精髓,还得用华文较为妥当,华人用华文学中医更是合理。

“法令是死的,人是活的,应灵活变通及处理。这有如兵法,只可智取,不可力敌,不能因此破坏法令。”

他说,中医以前是通过民间传承,但随着传统医药法令的颁布反将中医纳入高教行列,大专院校受到高教法令的约束,而须使用英文及马来文教学。

英文焉能形容“神”

“外国人学习中医的穴道时,以A1、A2……取代专有名词,然而穴道如涌泉、志室等,都有其来源、用意及治疗目的,他们捉不着中医精髓,无法意领神会。”

他以中医角度的“神”为例,试问如何使用英文形容一个人无神?

“化验都化验不到……他们还觉得莫名其妙,怎么会用‘神’来形容气色。”

林联胜:中医属经典科理论不宜采国英文教学

大马中医总会学术副主任林联胜指出,国文教学符合大学的教学条件,但中医系属于4大经典科之一,大专院校要求以华文教学。

“因为当中将理论翻译成英文时,层次有问题,不利于中医教学,其他应用科目则可采用马来文或英文教学。”

他说,除了特批的厦门大学中医系能以华文教学及考试,其他中医系大学都以英文教学及考试。

他以英迪学院为例,目前该校道德教育及国家历史等科目以英文教学,而中医科目则要求以中英双语作答。

“中医系逐渐走向国际化,若真要以马来文教学,大专院校的马来文教学须提升至高教水平,但是目前的马来文还不及文凭水平。”

反应

 

霹雳

邓基发:医疗体系偏重西医 应推广中医传统医疗

(太平18日讯)北霹雳华人大会堂会长邓基发表示,我国官方医疗体系,一向以西医为主流,医护教育也以西医为导向,导致民众长久以来皆对传统性中医缺乏深入认知。

他在由太平北霹雳华人大会堂举办的社区健康活动致词表示,随着环境变化,疾病也一直在改变,医疗体系更应该多元化,传统中医是时候进一步发展推广,让民众更认识中医并正确利用传统中医医疗服务。

他说,北霹雳华堂今次特与拉曼大学传统与辅助医疗中心联办上述问诊服务。

拉曼大学传统与辅助医疗中心代表黄亦祥医生则说,团队也将在明年1月起继续在全国各地推出上述问诊服务。

拉曼大学传统与辅助医疗中心派出20余名中医师到来为公众免费问诊,包括推拿、针灸、中医康复、中医内科及印度医科等。

出席者包括署理会长苏清泉、总务郭瑞林、工委会主席黄福良、理事余光年、郭景裕、黄强进、蔡世缘、廖皎韵(《南洋商报》非凡团体贡献奖得主)、青年团长刘俊及太平增龙会馆会长林锡华等。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