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统一台湾 宜早不宜迟/罗汉洲

蔡英文以56.1%得票率当选为台湾领导人,这得票率是否就等于超过半数台湾人选择“台湾独立”、“一边一国”?两岸网民对此有相同的,也有相异的见解。

蔡英文本来就有很大胜算,周子瑜向中国道歉只不过是锦上添花,但却也可看到台独思想在台湾已很普遍,他们对中国的“打压”非常不满,时刻找机会向中国“还以颜色”,以表示“台湾不是你的,不受你管”。



北京方面须了解这种情况已到了不可掉以轻心的时候,不可仍然停留在“严正”看待的阶段了。

首投族倾向民进党

台独思想在日治时期已存在,蒋介石父子严禁台独思想,台独分子就在日本、香港、美国设立组织,宣扬台独思想;李登辉则以“总统”身分公开鼓吹台独,宣称台湾不是中国领土;陈水扁提出大陆与台湾是国与国关系,台独思想遂在台湾本土“发扬光大”;蔡英文则被喻为是李登辉和陈水扁台独思想的导师,她在竞选期间一直回避九二共识,因为她不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她就是用这样的形象来竞逐台湾领导人职位,且成功了,可看出台独思想在台湾很吃得开。

根据所知,这次的首投族几乎一面倒投向蔡英文,投向民进党。30岁左右的年轻人也大多支持主张台独的蔡英文,这情况与以后的趋势就需中国关注。

以后的趋势就是10年或15年后,目前这批年轻人步入中年,到时的台湾中年与年轻人和首投族都支持台独;又再10年,台湾老中青三代都支持台独是可预料的事,于是支持统一,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台湾人必成为极少数。



换言之,10年或20年后,中国想用和平方式统一台湾可就是无可能的事。

那么,中国应该怎样应对这种趋势呢,我认为应该向清朝康熙皇帝撤藩行动学习。

康熙鉴于吴三桂等三藩私下扩充军力,势焰日炽,时常违背朝廷命令,深恐他们有反叛之日,乃有削藩的构思,但大臣们大多反对,唯怕削藩反而把他们逼反了。

应效法康熙撤三藩

康熙对于三藩则是:不早除之,将养痈成患,今日撤固反,不撤亦反,不若先发。于是决定撤除三藩。

虽然果如所料,引起吴三桂等人举兵造反,惟最终还是削除了有若国中之国的三藩,免除了后患。

康熙说的“今日撤固反,不撤亦反,不若先发。”这话应是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指南。今日收回台湾,不论谈判或用武,至少半数台湾人反对;10年后要收回台湾,十之七八台湾人反对;15年后要收回台湾,恐怕全台湾人都反对,诚然是今日撤固反,不撤亦反,且越久不撤,反统一的势焰越炽,因为台湾年轻人不论出生在哪个年代,自然就有台独思想,台湾人形容这种现象为天然独,可见两岸现状维持越久,越不利于中国之统一。

因此,对中国来说是,与其让蔡英文和民进党利用执政之便鼓吹台独思想,或暗中纵容台独分子,何不如康熙之快刀斩乱麻,尽早把台湾收回,完成统一大计。

须知夜长则梦多,养痈则必成患!

反应

 

灼见

【灼见】中国芯片须另辟蹊径/一愚

华为用于人工智能(AI)的“声腾910B处理器”,日前传出使用台积电芯片。然而台积电早已于2020年9月中旬不再出货华为。或有部分公司充当白手套,下单购买台积电芯片,却私下供应华为。被指控的公司大喊冤枉,声明遵守规范,绝未私下偷卖芯片给华为。目前内情不明,且日后调查结果或许未必全面向外界披露。

然而据传台积电自11月11日起,7奈米以下芯片,全面停止出货中国。也就是说,台积电并不逐一排查,而是全面对中国断货。

中国买不到台积电高阶芯片,恐将影响AI、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发展,可是对台积电影响不大。少了中国客户订单,台积电只需调整其他订单进度,不至于伤筋动骨,影响获利。

台积电昔日少了华为这个第二大客户,原本中国认为台积电营收、获利将会萎缩,说不定私下向华为供货,谁知台积电说不出货就不出货,完全遵循美国规范。

由于掌握专利权,国际的半导体业者全都接受美国长臂管辖,台积电使用多项美国专利,不得不必须遵守美国相关规定。

有些人认为无法下单台积电芯片,反而促使中国业者自力更生,未必不是坏消息,这个观点有几分道理。许多产业未必需要高阶芯片,成熟制程反而市场更大,中国成熟制程芯片的产能,应能满足国内产业的需求。

短期难追上台积电

不过由于无法买到新型光刻机,中国业者在高阶制程部分,注定落后。较落后的光刻机仍制造高阶芯片,可是成本高、效能不佳,良率很难提高,很难弯道超车追上台积电。中国芯片业唯一的一条路,是另辟蹊径,开发芯片制造的崭新途径。

芯片业为高资本、高技术、门坎相当高的产业,对后进者相当不利。原本的霸主英特尔因技术落后,目前面临经营危机,而三星亦因高阶芯片效能不佳,以致如今台积电独占鳌头。中国芯片业者短期很难追上台积电。

在AI、电子商务等领域,中国业者若无法使用台积电芯片,日后发展恐将落后于国际,这是隐忧,可是短期仍有台积电高阶芯片存货,暂无影响。

自从失去台积电代工的高阶芯片,华为从跨国公司萎缩为中国公司,已无昔日盛景。中国AI、电子商务等巨头,未来是否步入华为后尘,有待观察。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