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全球化”面临严峻挑战/黄英豪博士

新学年伊始,想不到报读“国际贸易”科目的人数空前爆棚,以往这是属于比较冷门的课题,有拜最近所发生的一连串“黑天鹅”事件,让人们感到无比的迷茫和失落,都想通过了解世界贸易的操作来评估和预计后续的发展。

其实,人类相互通商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从亘古时代的物物交换到今天大家所熟悉的网络交易,都是促进人与人之间繁荣进步的基石。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哈佛大学顶尖学者拉威德(Theodore Levitt)教授在1983年5月份的《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发表权威性论文首次提及“全球化”的概念。



他在三十多年前准确预测全球化要发扬光大需要有两个先决条件,那就是航运业的发达和科技的进步。这两点,我们都见证了,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网络的速度更是惊人,量拉威德当年首倡全球化的时候万万也没有想到网络的无孔不入吧!(拉威德于2006年逝世,享年81岁)

人类进展史的分水岭

可是,世事如棋局局新,时隔35年,这个世界好像又要经历一场天翻地覆的变化了,而今时今日,我们又好像站在人类进展史的分水岭。

二战结束,百业待兴,诸国都以美国为首,就在和平以后的1944年7月,44个国家聚集在美国波士顿以北250公里的布雷顿度假村达成史上有名的《布雷顿森林协议》(Bretton Woods Agreement)奠定了往后将近30年(一直到1973年)的汇率基础;所有与会国同意以35美元兑1安士的黄金,其他国家的货币基本都以同等价值来兑换,这倒也相安无事地度过了30个年头。

一直到1971年美国经济陷入困境,失业率高达6.1%,而通货膨胀则是5.84%居高不下;与此同时,美国储备的黄金已不够兑换市面上的货币了;美国时任总统尼克逊当机立断地单方面宣布终止美元与黄金挂钩,此一举措史称“尼克逊震撼”(Nixon Shock);当时美国的态度是等到局势稳定以后再恢复原貌,可是,美国经济每下愈况一直到1973年2月还魂乏术,《布雷顿森林协议》寿终正寝。



冷战结束后的新局面

上个世纪80年代开启了继冷战结束以后的新局面,国际舞台世界秩序有了显著的变化,“全球化”这新鲜概念开始让人类有了新的憧憬。

整个80年代几乎是日本人的天下,电子行业、汽车出口,林林总总,美国人招架不住而使出“反倾销法”遏制日本;紧接着90年代,中国崛起,“中国制造”在美国家户喻晓,美国企业东移寻找低成本生产地。

进入21世纪互联网引领风骚,全球化已蜕变成一股不可阻止的力量,雪球般不停的滚动;一台普普通通的电脑零配件来自世界不同的角落,再经过装配,第一时间定时定量定点运送到客户家门口;仅仅30年前,这根本是幕难以想像的情景。

正当我们已习以为常,把事情当作理所当然的时候,日常生活尽享全球化带来的便利,反全球化暗流开始酝酿。今年6月23日英国人公投欲“脱欧”,与欧盟诸国的经贸关系剪不断理还乱,英国不愿对移民政策让步,而欧盟则报以“既然如此,就不能继续留在欧盟单一市场”。

11月8日美国人选出特朗普当总统,尚未宣誓就任,信手一“推”就让TPPA胎死腹中;特朗普打着“只顾美国再伟大”的上联,却忽略了下联“不管他人死与活”!

接着下去,最为经济学家担忧的是保护主义的抬头和右翼分子的猖獗,各个国家各自为政、闭门造车;最恐怖的是人类将开倒车,其实早在1817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里加多(David Ricardo)已提出“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的论述,简单来说就是谁能比较有优势的制作某种产品就让他生产以达到最佳效率。反全球化一旦盛行,很多产品将以非最有效率的方式生产,后果堪虞。

(作者为英迪学院院士、MBA客卿讲师)

反应

 

言论

《长安十二时辰》与市场行销/黄英豪博士

时代的步伐迫使执教鞭的老师们不得不与时俱进,与学生们最佳的沟通方式已不是如何用考试成绩来“要挟”他们,而是要怎样潜移默化的让书本上的知识和课纲融入他们生活。

最近,一部讲述唐朝“反恐”的连续剧《长安十二时辰》热播中,班上同学议论戏中情节非常投入。好奇心驱使下,我也开始追看,不料发现该剧的制作如此认真,单单场景布置和巨额投资(号称600万人民币)真是给人们感觉好像回到唐朝盛世。



刚好这个星期班上讲到市场营销课题,正好我国政坛也处于“扑朔迷离”阶段,全国第14届大选过去14个月了,不管是支持现任政府还是反对党,都各有怨言,而且整个政治气氛倒有点让人窒息的感觉,轻松一下未尝不是好事。

我实验性的引述剧中高潮迭起的故事把学生们带入状态,再深入浅出对照营销战略,效果超出预期。

此部戏剧按照同名小说如法炮制,忠于原著更是灵活的利用历史背景加上符合现代人追捧的情节,6月27日上映以来全球铁粉无数。

旧故事 新节奏 现代化



虽然故事是发生在一千年多前的唐朝天宝年间(公元742 –756),但作者马伯庸坦诚灵感来自将近20年前风靡一时的美国电视剧《24小时》。他揣摩该部连续剧横扫欧美,甚至全球让人废寝忘食的连夜追看,原因无他,关键在节奏和速度。

还记得《24小时》首播是2001年11月,那个时候社交媒体如面簿、推特、微信都还没面世。马伯庸分析,当年美国福克斯电台御用电视剧编剧苏瑙(Joel Surnow)与库柯仁(Robert Cochran)构想此剧的节奏,是运用已经盛行的卫星导航定位手机功能。

他们俩合作多年,曾经祭出不少脍炙人口的经典名剧,当年推出《24小时》因为新鲜感和紧迫感,无论在哪一个角落,主角都能与反恐总部联系找到敌人位置,让广大观众趋之若鹜的追看。

马伯庸绞尽脑汁翻查典籍,长安天宝年间何来如此便利又迅速的联系沟通方式,如果要制造气氛一气呵成,在这一节骨眼上绝对不能马虎。

长安城占地87平方公里(相当于三分之一个槟岛那么大),划分成108坊,他就借用古时候的“旗亭”,《初学记》卷二四:“市楼谓之旗亭,旗亭高大,可以起到瞭望作用”,灵活应用把它演变为“望楼”。

他把“望楼”设计成用来传递信息的一楼台,而且每个坊里都设有四五个,然后要媲美今日的信息传递速度,在楼上4个方向摆设一排上下各有6个透光窗口,这12个窗口的开关和透过的光线颜色就是情报。

用这个方法,马伯庸解决了“速度”和“反应”问题,当然剧中也有故弄玄虚的说敌方已破解密码,故不能再用“望楼”传达讯息,结果就打鸣擂鼓,发放一次性的重要情报。

旧瓶子 新桥段 现代版

在市场行销课程里有一节是讲到如何举一反三,借用已有的策略,甚至已被封尘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美国市场行销顶尖学者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迈尔斯(Raymond Miles)断言,市场行销策略分4大类:开拓者(Prospectors)、分析者(Analyzers)、捍卫者(Defenders)和反应者(Reactors)。

这个时候,我班同学已忘记自己是在课室里,脑里还在回味着《长安十二时辰》情节,我说,有没有发现其实市场上类似的“反恐”悬案戏剧到处都是,为什么影迷偏偏对《长》片如此疯狂。

我说,不知不觉中,马伯庸把迈尔斯的4大类市场行销策略一脉打通,好故事不怕重复讲,警察抓贼,邪不胜正的典故百听不厌。这应验了以“分析者”为出发点的姿态,这就是上面说到马伯庸如何深思把“望楼”给挖掘出来,呈现在世人眼前,让整个故事“动”起来。

据报道,所有服饰、道具、装璜摆设,都是经过一年的细心研究,考察历史,重新定做的,一丝不苟,严谨态度让人肃然起敬。在行业里颇有“开拓者”气魄。回头看看其他古装剧,在这方面有时也太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现在的观众品味已大大提升。

最后说到剧中人物,除了一两个用回原名,其他一律稍微作调整,比如戏中主轴人物靖安司司丞李必(相当于今日的CID总部局长)。李泌,确有其人,但非李必,是唐朝中期政治家、谋臣。李泌生于公元722年,卒于789年,字长源。祖籍辽东郡襄平县(今辽宁辽阳),生于京兆府(今陕西西安),是唐朝中期著名政治家、谋臣、学者,北周太师李弼的六世孙。李泌出身赵郡李氏辽东房,自幼聪颖,深得唐玄宗赏识,令其待诏翰林。

翻查史书却未见其与靖安司有关系,更甭说当上司丞。在这里,马伯庸同时顶上了迈尔斯的“捍卫者”和“反应者”两顶帽子。名字稍作调整才不会引来历史学家的批评和挑剔。

开播迄今不到一个月,好评如潮,这个时候往牛角尖钻的和在鸡蛋里挑骨头的开始出现了,马兄不慌不忙,与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部《走近科学》栏目担任主持人张腾岳开播《这就是长安》节目先人一步,即“捍卫”又“反应”。

讲完刚下课,同学们都很有心得,对行销更能举一反三了。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