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独家】一年涨三倍 每公斤6元
中国包菜价20年新高

令吉贬值,导致中国进口包菜批发价水涨船高。
令吉贬值,导致中国进口包菜批发价水涨船高。

(巴生22日讯)进口包菜价格剧烈波动,一年内暴涨三倍,创下20年新高!每包20公斤的中国进口包菜批发价从今年初介于20至30令吉,暴涨至目前的80令吉,零售价则每公斤约6令吉。

包菜是我国唯一需要入口准证及主要的蔬菜类。中国进口与金马仑高原生产的包菜各占市场一半,两地每月估计供应接近1万吨的包菜。



随着令吉大幅贬值、中国和金马仑因气候问题欠收,加上关税局严打走私包菜及农业部未提升进口包菜固打,导致近两个月的全国包菜供应锐减一半,货源严重短缺,价格水涨船高。

每包20公斤批发包菜在本周三的价格为75令吉,周四再涨至80令吉,连批发商都认为价格高得离谱。

涨价20%新年吃贵菜

他们预测若政府未增加进口包菜的固打,碰上本地包菜持续欠收,包菜价格将继续上扬,明年农历新年的蔬菜类平均涨价20%,国人将吃贵菜过年。

郑明发希望农业部能增加固打,稳定包菜价格。

郑明发:供不应求



开放进口固打可降价

我国主要包菜进口商高锋企业执行董事拿督斯里郑明发表示,我国市场对进口包菜的需求大约为每月5500吨,但农业部批准的固打仅4200吨。

唯一需入口准证

他接受本报访问时说,包菜是我国唯一需要入口准证的蔬菜类,使到市场早前出现不少走私包菜,农业部因此严密监督和制定包菜固打,但已多年不曾调整固打。

“关税局近来严打走私活动,黑市包菜在这两个月几乎销声匿迹,也是市场供应锐减的其中一个原因。”

他认同关税局打击走私包菜的行动,但希望农业部也应依据市场需求,放宽与增加进口包菜的固打,从而稳定整个包菜市场的供应与价格。

“以本公司在中国产量,我们每月有足够的货源可进口2000吨的包菜,但却受限于准证的固打,无法增加进口数量。”

他有信心如农业部能进一步开放进口固打至5500吨,20公斤的包菜价格将可马上调低10令吉。

郑明发表示,除了进口固打的限制与气候影响产量等供不应求的因素外,汇率也是包菜价格上涨的其中因素。

多用美元交易

“进口包菜主要是以美元交易,而在中国产地的营运成本则以人民币为基础。近两个月,马币对美元下滑约10%,而人民币对美元则走强约10%,在双重兑换下,公司进口和当地营运成本增加约15%。”

他认为,包菜最合理的批发价格应介于每20公斤35令吉,这对农民、进口商及批发商将是三赢局面。

产量减马币跌致命伤——隆蔬菜批发总会交际李志强

进口包菜价格创新高,主要是产量减少与汇率问题所致。

其中包菜市场供应减少50%,是近两个月包菜价格节节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若情况持续至华人农历新年,价格预测将只涨不降。

合理价位应每包40元——隆批发公市蔬菜批发商陈建源

目前进口包菜的价格过高,但并非批发商所能控制。

市场价格是依据供需制定,批发商只是居中赚取固定的利润,贵来便贵卖,但批发商也都希望能有一个稳定的价格。

目前进口包菜的价位是我批发蔬菜18年最高的价格,而包菜也是我主要的批发蔬菜之一,也是全民都喜欢食用和常购买的蔬菜。

我认为合理价位应介于每包40令吉,而影响包菜市场价格的三大因素是金马仑的产量、中国的产量,以及农业部进口固打的政策。

独家报道:陈钊伦

独家报道:陈钊伦

反应

 

国际

中国抗疫专家被AI换脸直播带货 张文宏:多次投诉屡禁不绝

(北京14日讯)中国抗疫专家张文宏控诉自己被AI换脸用于直播带货贩卖蛋白棒,他称曾多次投诉,却屡禁不绝。

综合苏州新闻和《北京日报》星期四(12月12日)报道,中国有商家近期通过AI换脸、合成人声等手段,将张文宏的面容与声音移花接木用于直播带货,让不少消费者被误导。

名为“般画234”的账号上传的视频中,“张文宏”正襟危坐,反复介绍一种名为蛋白棒的产品。不少老年人信以为真,下单购买了产品。

《中国青年报》星期四报道称,相关视频在账号内已不可见,但商品橱窗内还保留着蛋白棒售卖的页面,并显示已售出1266件,跟买有315人。

对此,张文宏受访时说,事情已经有几个星期了,有很多不明真相的老百姓、特别是有些对AI不是很熟悉的、年纪比较大的市民,他们就会很容易相信。

张文宏说,这样的账号不只一个,且一直在变,他多次向平台投诉却屡禁不绝。他表示曾考虑过求助警方,但对方看不见、摸不着,经常更换账号,很难找到准确的报警对象。

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认为,这种做法非常恶劣,已经构成了对消费者的欺诈,相关监管部门应对其予以严厉处罚。

“中青评论”微信公众号发表的评论文章说,这种假托名人形象带货的做法,之所以一直存在,根本原因就在于通过造假获取的收益,大于受到惩处的风险与成本。

文章说,像这次一样,用AI工具伪托名人出来带货的亦有之。事实上,张文宏早已不是这种套路的第一个伪造对象,恐怕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新闻来源:联合早报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