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商贩难找替代品 顾客需时间适应
禁塑料袋大家好为难

巴刹内可见购物者依然使用塑料袋,要完全禁用,看来尚需一段时间适应。

(马六甲9日讯)甲州政府全面禁用塑料袋,贩商找不到可分解塑料袋货源,左右为难,若不用塑料袋会面对顾客的责难,使用则担心被取缔。

巴刹贩商与各种饮食小贩是塑料袋使用率最高的一群,州政府全面禁用塑料袋的措施经对他们造成极大的不便,加上替代品还不普遍,虽然禁令已实行,但他们至今仍照常使用,一时间根本无法全面配合。



顾客很少自备环保袋

《南洋商报》记者走访仙特拉巴刹小贩、杂货商及熟食小贩。

他们皆指,以为只有购物广场禁用,没想到该措施涵盖范围这么广,不过巴刹业者恕难跟从,因为一些食菜,如酿豆腐、鱼丸、鱼虾及贝壳类等,必须要装入塑料袋内,但是他们却找不到可分解塑料袋的货源取代。

受访者表示,很多顾客都没有自备环保袋的习惯,都会要求给塑料袋装菜,否则将被责难,再加上业者所拥有的塑料袋仍有很多,只能继续使用,因此巴刹内依然可见每人人手一袋或两袋食材。

此外,有者甚至戏称叫顾客带“袋鼠”购物,把食材丢入袋鼠袋内,让人啼笑皆非。



根据甲州教育、高等教育、科学工艺、绿色科技及革新事务委员会主席拿督威拉末尤诺斯强调,甲州禁用塑料袋的实行是涵盖了各领域及各阶层人士,无论是大型商场、菜市场、商店、巴刹,甚至街边售卖食物的小摊档(Warung)都必须遵守,无一幸免。

鱼丸、酿豆腐及炸腐竹等食材比较油腻,需要打包在塑料袋内才能带回家。

黄亚毛:禁用前应确保代替品货源足

马六甲贩商联合会署理主席黄亚毛指出,州政府要禁止使用塑料袋,必须要有代替品,足够的货源,但是很多贩商却找不到代替品的货源。

剩下大批塑料袋

“之前我们大批购买塑料袋,没理由现在丢弃,然后再买过,政府应该让我们用尽剩下的塑料袋。”

黄亚毛本身也在仙特拉巴刹卖菜,他表示,一些小样的食材,如辣椒、柠檬等都需要装在小塑料袋,况且很少顾客会自行携带环保袋购物。

咸鱼、杂货干粮一般上都是装在塑料袋内出售。

鱼丸、酿豆腐及炸腐竹小贩·林女士
油腻食材不能放环保袋

禁用塑料袋,叫顾客怎么拿鱼丸、酿豆腐及炸腐竹等食材,难道要牵着一只袋鼠来装?

这些食材比较油腻,顾客也不会放在环保袋内,难道带环保盒装?那么大量购买食材的业者,岂不是要用很大的环保盒来装?

塑料袋成本较低,而且方便使用,一直以来都有厂家派员上门,每次订购120包,一包有100个塑料袋,因此我们还有很多塑料袋。

鱼贩·魏福林(48岁)
政府应向商家讲解

我都不清楚不能使用塑料袋,以为购物广场禁用而已,目前还是照用,顾客都会要求塑料袋装鱼。

我也不清楚可从何处取得可分解塑料袋的货源,鱼虾那些都需要装在塑料袋内。

我一天大约使用逾千个大小塑料袋,一个星期进一次货,每次30包小塑料袋,约10包大塑料袋,每包100个,使用量非常高。

政府应该和业者开会,讲解有关措施,并让业者了解如何取得货源。

菜贩·赖明智(48岁)
找不到可分解塑料袋

顾客无法接受贩商没有准备塑料袋,也没有准备环保袋,因此我们只能继续提供塑料袋。

很多菜的大小不一致,若都放在环保袋内,很混乱,一般上都是以塑料袋分类。

我们也不知该去何处取得可分解塑料袋的货源,只能使用塑料袋,目前塑料袋也起价,加重贩商的成本。

杂货商·吴女士
没塑料袋顾客不满

顾客不满禁用塑料袋,目前每个人都这样用,顾客也没有带环保袋,有者甚至买了其他东西,再过来讨塑料袋。

目前现有的塑料袋已经所剩无几,我也在犹豫不决,不懂要不要进货。一些货品若没有塑料袋相当不便。

鸭面档口助理·方贵莲(35岁)
熟食放包装盒易打翻

我本身不赞成禁用塑料袋及保丽龙,因为过热的食物不能放在可分解的包装盒,而且容易打翻。

之前我们已经购买了很多塑料袋,还剩下很多,照常使用,不过目前我们已经找到可分解塑料袋的厂家,不过仍在等待对方送货过来及商讨价钱。

消费者·黄女士及傅太
环保必须按部就班

一些东西可以环保使用,如打包食物,可使用环保盒,但是若要买鱼,该如何装鱼?我买的贝壳类食材也需要装在塑料袋内。

我们不反对环保,但是必须按部就班,逐步落实,否则市民难以适应。

消费者的影响还不太大,主要是贩商影响较大。

 

ADVERTISEMENT

 
 

 

反应

 

要闻

环保组织:禁塑料袋成效微 大马减塑仅处婴儿期

报道:游燕燕

今天起(10月1日),即使你有钱,几乎在全国各大零售连锁店再也买不到塑料袋,名符其实每天都是“限塑日”。

政府上周宣布,本地16家零售连锁店从10月1日起,不再向顾客提供一次性塑料袋。

参与这项“拒绝一次性塑料用品运动”的皆是大型零售连锁店,共有8000家之多。同时,放眼2030年实现消除一次性塑料。

此次举措看似是一个国家级别的环保大作为,环保组织应大感欣慰,多年来的诉求终于实现,打造“无塑料袋之国”近在咫尺?

然而,环保组织一盘冷水泼过来,表示这只是婴儿期的一小步,对整个大环境的成效微乎其微。

《南洋商报》特此找来东南亚绿色和平组织(Greenpeace SEA)大马办事处零垃圾倡导负责人翁敦欣,为读者深入解读所谓的“婴儿期”是怎么回事。

今起 8000店不供塑料袋我不要再“塑”了!

“政府此次的减塑行动确实是一种进阶式的进展,但离做到真正的全面减塑还有一大段距离。”

翁敦欣指出,这是一个零售连锁店业者自愿参与的运动,而非强制性规定全国业者必须参与其中,部分参与的成效肯定不会比全国来得好。

“再者,目前只是停止提供塑料袋,店内有些商品依然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来包装,尤其是生鲜部,一般会提供无限量塑料袋任顾客使用,在实行方面仍未做到真正全面。”

减少源头生产一次性塑料

她也提到,国内的塑料污染并非只是厂商和消费者的责任,也包括合法与非法进口洋垃圾的问题。这边厢高呼“拒绝一次性塑料”的口号,那边厢却进口洋垃圾,这样真的能够达到所设定的目标吗?

多年以来,绿色和平组织积极倡导和跟进塑料环保议题,他们意识到,与其捉小鱼,不如攻大鱼,最有效的方式是减少源头生产一次性塑料。

东南亚绿色和平组织成立于2000年,分别在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印尼设有据点,致力保护东南亚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为当地的弱势族群发声。

日进逾千货柜洋垃圾

塑料污染有改善才怪

大马的塑料污染毫无改善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我国目前没有全面禁止洋垃圾进口。

据亚太经合组织统计,2018年马来西亚塑料垃圾的进口量就高达87万吨。

翁敦欣表示,每日约有上千个装有洋垃圾的货柜抵达国内主要港口,这些洋垃圾除了有一次性塑料,也包括电子垃圾。

从明年开始,泰国也将全面禁止洋垃圾进口。可以想象,当泰国不再进口洋垃圾,大马、印尼或菲律宾很大可能成为下一个目的国。

“这种情况就像2019年中国全面禁止进口洋垃圾一样,导致更多洋垃圾进入大马。据我们的现场考察,这些洋垃圾多数来自日本、美国、英国等。

“为了避免失控的情况发生,政府有必要拟定更严厉的政策和法律,以控制洋垃圾进口问题。”

据《经济学人》旗下智库Back to Blue发表的最新研究指出,若缺乏全面、具约束力的管制措施,2050年G20国家的每年塑料使用量将近乎倍增至4亿5000万吨。

再据世界经济论坛推算,如果“一切如常”,2050年全球塑料产量更会比2015年的3亿2000万吨多出3倍。

把眼光聚焦大马,我国在2021年每年生产1390万吨的固体废料,去年增至1430万吨,其中塑料垃圾占13.2%,仅次于食物垃圾(44.5%)。

回收塑料毒性更强

当一次性塑料的使用率陷入失控状态,回收塑料的“诞生”成为了环保界救星?事实并非如此,回收塑料并不能解决污染问题。

截至2023年,全国回收率为35.38%。这个数据永远无法达到100%,因为并非所有塑料都是可回收,也并非所有可回收塑料都会被回收。

据绿色和平于2023年发布的《永恒之毒:塑料回收对健康威胁的科学研究》报告指,塑料在回收过程中不仅会增加毒性,也对回收场的工作人员、附近的社区、甚至末端的消费者构成严重的健康威胁。

塑料含有1万3000种化学物质,其中超过3200种已证实对人体有害,还有许多化学物质尚未评估其毒性。因此,一旦塑料进入回收系统,就等同回收其中的有毒化学物质。

再生塑料的化学物质通常含量较高,毒性更强,包括苯、有毒阻燃剂、内分泌干扰物质、环境污染物,以及其他致癌物质。

这使得再生塑料不适用于食品级或其他消费用途。也就是说,塑料本质上并不适合循环经济。

分类不当,以及分类后的特定包装成分,也可能导致回收塑料产生毒性。

塑料已进入生态食物链

塑料不仅成为了人类生活的一部分,也成为了人类身体的一部分。科学研究已证实,塑料已进入了生态食物链。

自2018年首次在人类肠道发现微塑料后,肺、肝、脾和肾脏组织中也检测到了微塑料的存在。

近期两项研究甚至发现,微塑料抵达了胎盘,发现率达100%。

争取制定公约

法律约束源头

环保组织如今的最大目标对象已不再是消费者,而是源头。

目前,绿色和平正积极争取制订强而有力、从源头减少塑料生产、推动重用而非回收为基础的条文,并于2024年内落实执行,迈向2040年前减产至少75%塑料量的目标,以助全球升溫控制在攝氏1.5度以內。

翁敦欣指出,《全球塑胶公约》具法律约束力,并将设立限制停止源头生产塑料,以低碳、零废及重用为基础。

“我们希望透过《全球塑胶公约》的影响力,提醒塑料生产业者改变商业模式以促进循环经济,否则将有损企业形象,并渐渐被市场淘汰。

“该公约将在今年11月于韩国釜山进入第5轮谈判。如成功通过,我们希望各国不仅是在全球程度上遵守公约,同时也把其纳入为国家的法律条文。”

绿色和平早前公布的一项国际民调结果显示,逾82%受访者支持减少塑料生产,亦分别有80%及90%民众担心塑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支持以重用代替即弃。

贯彻重复充填与使用

一场冠病疫情创造出新常态,也改变了消费者的行为。

翁敦欣指出,在后疫情时代,许多人更看重卫生,无形中也导致了一次性塑料用品被消耗得更多。

“人们的环保意识一直处于不上不下的状态,政府虽早已实施禁止使用塑料吸管和塑料袋需额外付费的措施,但很多时候并没有严厉执法,市面上依然可以看到有商家照给不误。在没有执法单位严厉监管下,也需要业者和民众自愿遵守,才能看到效果。”

绿色和平提倡通过“重复充填”(Refill)和“重复使用”(Reuse),以减少一次性塑料的垃圾制造,并希望这概念可以应用到每一个场所、各种时刻。

重复充填和使用的正确做法:

(1)使用环保袋取代塑料袋,且要多重复使用

(2)商店提供“自备环保杯折扣”或“共享环保杯租借”,重复使用环保杯以取代一次性饮料杯

(3)自备便当盒打包午晚餐,吃饱洗净后,又能重复使用承装下一餐美食

各国减塑政策一览

美国:不得销售发泡聚苯乙烯容器在纽约,任何食品服务提供商或商店将不得销售、提供销售或分发,含有发泡聚苯乙烯泡沫的一次性食品容器,鼓励使用可重复、可回收、可堆肥的物品。

法国:禁塑料包装蔬果法国于2022年开始禁止在出售蔬菜水果时使用塑料包装。根据规定,约有30种水果和蔬菜禁止使用塑料包装,包括黄瓜、茄子、香蕉、柠檬等,但限制措施不包括总重超过1.5公斤的蔬果商品,以及切块或加工水果。少数易烂蔬果,如蘑菇、樱桃、草莓等,仍可使用塑料包装。

意大利:推出塑料包装税意大利于2022年推出塑料包装税。该税收针对一次性塑料,例如聚乙烯制造的瓶子、袋子、食品容器,以及发泡聚苯乙烯包装;而再生塑料和可堆肥生物降解塑料税将被免除。

澳洲:禁用一次性塑料品澳洲目前已禁止使用各种一次性塑料制品,包括碗、杯子、盘子、餐具、搅拌器、吸管、聚苯乙烯食品容器、厚塑料袋、带塑料棒的棉签、聚苯乙烯包装、塑料微珠(由聚乙烯或聚丙烯制成)。

印度:落实塑料使用禁令印度2022年颁布禁用一次性塑料禁令。此外,生产商、进口商和品牌所有者须通过“生产者责任延伸”(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以环境可持续的方式收集和管理塑料包装废物。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