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不受政府重视濒临没落
丹6土生华人村可申遗

巴西马甘榜巴西巴烈,其中一间建筑物保存到相当完善,甚至设有储藏谷米仓库。

(哥打峇鲁19日讯)马来西亚工艺大学估计,吉兰丹州至少6个土生华人村具备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条件,可惜不受州及中央政府的重视;目前,独特的丹土生华人文化与艺术,已经濒临没落!这6个土生华人村,是甘榜沙卡、巴西马岗少、万捷甘榜峇鲁、仄伯华人村、浮罗卡查及实令。

该大学建筑系讲师林永隆接受《南洋商报》独家访问时说,这些土生华人文化村具备“申遗”的条件,但必须得到丹州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合作才能达成。



他说,单靠私人界力量,仍是不足够的。

许多建筑物开始毁坏

他说,上述土生华人村建筑物与地区,有“申遗”的条件,包括有表现人类创造力的经典之作,在某个年代或某种文化圈里对建筑、技术、纪念艺术、城镇规划、景观设计之发展有巨大影响,促进人类价值的交流,呈现有关现存或者已消失的文化传统,文明的独特或稀有之证据,关于呈现人类历史重要阶段的建筑类型,或者建筑及技术的组合,或者景观上的卓越典范等。

“这些土生华人建筑物都很珍贵,但很多人不以为意,没有多加保护,让许多建筑物开始毁坏……非常可惜。”

教育下一代照顾古迹



他说,目前最重要的,就是教育土生华人下一代,照顾祖先遗留下来的建筑物,不要让它被时间淘汰。我们也须要让他们了解土生华人已经习以为常的文化、艺术与建筑物的价值在哪里,那么,他们才会设法将它保存下去。

“若他们(地生华人)没有这方面的认知,这些文化价值很可能就逐渐消失。这是十分可惜的事。”

据了解,丹州共有2万多土生华人人口,但在吉兰丹土生华人协会注册的会员仅有3000人。

丹那美拉甘榜日拉督土生华人屋,仍保存一些特征。
叶文央(中)宴请工艺大学士古来讲师林永隆(右二)及4名大学生,感谢他们前来收集吉兰丹土生华人资料;前排左起刘美丽及颜碧君,右为叶兴再。

林永隆率63工大生考察研究撰写建筑史书

林永隆于去年6月率领马来西亚工艺大学63名学生前来丹州,考察州内多个华人村庄,包括深入研究12栋土生华人房屋,并撰写建筑史料书,供后人考究。

KALAM致力推动

这是一项记录建筑遗产的工作,获得了环境建筑研究中心(KALAM)致力推动。

延续着上次的工作,林永隆于6月23日至7月27日,与3名硕士及1名学士,再来考察全丹州85个土生华人村,分别是哥打峇鲁19个、巴西马18个、马樟6个、丹那美拉6个、道北15个、巴西富地1个、万捷15个、话望生2个及吉赖3个。参与学生有谢锦嘉、郭斯伟、陈尤敏及郭亷杰。

门眼雕刻充满着中国风,代表着风水含意。

与中国建筑物类似屋子“一明两岸”

林永隆说,土生华人建筑物也与中国建筑物类似,即保有“一明两岸”,“明”就是指客厅,打开就要亮,而“岸”是指房间。

“通常厨房都会与主人房设在左边,主要是主人家要掌管厨房内一切食材,不过随着时间的改变,加上当地工匠,对这样的特征并没有多加注意,这样的结构就不复存在。”

他说,土生华人建筑物与中国房子也有些类似地方,就是一定要有后门,这除了让空气流通外,还有一点就是,若屋内有晚辈去世,就得从后门举殡,以示对老一辈的尊重。

这次工大前来丹州考察,住宿和交通等都由丹土生土长华裔协会顾问叶文央与儿子叶兴再资助与支持,以确保丹州上述无价的文化遗产,得以保存下来。

门眼雕刻充满着中国风,也代表着风水含意。
道北甘榜古林其中一间土生华人建筑物仍保留着中国人传统,在大门处张贴春联。
巴西马甘榜沙卡一间土生华人屋,屋顶结构充满中国雕刻风。

清楚列明细节收集资料费时耗力

林永隆坦言,收集这些旧建筑物资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许多屋子内结构、大小细节都要清楚列明,因此,相当耗时与耗力。

他说,学生们所要记录的,包括通过摄影、拍摄、还有画出房屋原图、结构及分析,甚至屋顶有多少支梁柱、墙壁结构与制作、门的结构与制作,还有雕刻等。

老建筑保养费不菲

他说,这次考察工作已经逾95%,只有一些地区还没去。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发现到一些土生华人建筑物仍保留得很完整,值得保留下来,以成为历史见证。不过,保养这些老建筑物并不便宜,这些都有赖于政府或非政府组织的资助与协助。”

他继说,这些建筑物,若属于100年前建造的,无论是在结构或设计都具有中国风味,不过,若在100年后,这些风格就会随着本土化,包括建筑材料也改变。

到了今天,土生华人后代已经习惯穿着沙笼,这是一种文化交融的产生。

反应

 

国际

中国“春节”申遗成功 44非物质文化遗产全球最多

(北京5日讯)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12月4日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至此,中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央视介绍,中国人基于传统立法体系,确定正月初一是春节,标志着农历新年的开始,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每到春节来临,回家过年是每个中国人心中最热切的期盼。春节乘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与期盼,激发中国人的文化创造力,不断赋予中国人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力量。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卢映川在2023年12月的记者会上便曾表示,为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推进北京中轴线和春节申遗。其中,北京中轴线已在今年7月成功申遗,也推进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

不过关于农历新年也有过一些争论。BBC报道,英国大英博物馆在2023年初曾在社群媒体发文写道“与我们一起庆祝韩国农历新年”,引发中国网友认为大英博物馆将源自中国的农历年冠以“韩国”是在“盗用文化”,但也有网友表示,农历新年本来就是很多国家一起庆祝,而大英博物馆所举办的是韩国乐团的活动,所以加上韩国自然也没什么问题。

究竟是“Lunar New Year”还是“Chinese New Year”,过去几年也一直有过不少讨论和争议出现。中国演员王鹤棣创立的服装品牌“D.Desirable”发文时使用“Lunar New Year”,造成许多愤怒中国网友涌入其社群媒体,而NewJeans成员Danielle在留给粉丝的讯息中使用“Chinese New Year”,则是立刻受到韩国网民猛烈抨击。

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包括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中国篆刻、中国雕版印刷技艺、中国书法、中国剪纸、端午节、妈祖信俗、中国珠算和送王船等共计44项。

新闻来源:世界新闻网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