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作个自在修行人

整理自:果煜法师文集《一苇过江》

来自台湾的果煜法师将于9月初来马主持僧伽佛学讲座及弘法大会。



果煜法师乃圣严法师重要的弟子,其禅修体验与佛学知识相当丰富。此次来马,对北马信众而言,是难得的闻法与亲近善知识的好因缘。

果煜法师

【修行的定义】

什么叫做修行?行就是行为,原是离不开生活的。修,则是修理、修护,也就是把本来不好的修好。所以修行是把生活中,本不合佛法的行为改善来;绝不是无中生有,在生活之外另求神秘的体验。

尤其在禅方面,修行更是不离生活,如六祖所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寻免角。”我们若能在观念上先把修行确定为“把不好的改为好的”,才能使修行在生活上落实,而不至陷于狂诞虚妄。

【和谐的境界】



修行的目标是什么?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和谐”:如自己与自己的和谐,自己和外界的和谐。现代西方的思想偏重个人主义,生活的目标旨在创新、突破、求变,而常不考虑到:突破对个人、对世界有何意义?所以西方的思想就局部来看是不错的,但就整体的和谐而言,则不如东方。因为每一点的创新发明,正可能造成和其他点的不和谐与冲突。总括来说,修行是求和谐,而不是求突破;是修正本有的,而不是拋弃原有去另追求新的境界。

既修行的目标是在求和谐,那怎样才能和谐呢?我觉得世间一切人所作所为,在外表上似有很多差异:如求名利,或求知识学问等。然他们于内在中,所冥冥祈求的,却皆不外乎和谐、自在与圆满而已。既人人都在追求和谐,那为何人却又离不开烦恼呢?究其原因不外乎求和谐的方法不对。以世间人总是向外去追求和谐。

情与见皆是烦恼根源 

而佛法乃讲求内觉,向内消融,也就是当我们能不执己情、己见时,就不会和人有冲突、矛盾。既连“我”都不存在了,那会有“我听你的?还是你听我的?”的问题。所以佛法的和谐是从内舍情、见而产生的境界。

有智慧的人透过深刻的观察,而肯定情、见皆是烦恼冲突的根源,所以一次又一次地从厌离而调伏,故慢慢的就能舍去情见,而达于和谐的境界。所以修行进一步的定义,就是舍情见的过程,故其方式并非一成不变,但重点乃在能于起心动念间,去观照、纠正行为的偏差。

【心境的关系】

心与境的关系可分4个层次: 

1.借境炼心:修行虽有其目标,但此目标并非人一生下来就能通达的,其必从经文、教义中去肯定。其次要维持此目标于不变,又必须在良好的环境中持续修行,这也就是为什么修行虽不离生活。 

2.随境调心:在此层次中是不计形式、地方,随时、随地发现心有所偏,即能起觉照而将偏离之心纠正回来。

3.无境亦无心:境界的存在是来自我们的分别心,而分别心不外乎情和见。此无心并不是不知道,而是没有以“自我中心”的情见。既舍情见,所以一切的境界,在感受上都是平等而无差别的。

4.境是妙境、心是妙心:菩萨度众生似有分别心,概因众生根器不同,故随之而有不同的方便法门;作空中佛事、建水月道场。境皆妙境、心为妙心。

以上第一个层次,是确定修行的知见为:舍妄情妄见,然而我们即使已知道,却不等于已做到,人因为习气的关系,即使知道还是不免常常犯错。所以第二个层次,就是要能“伏”习气———觉照自己为习气所转时,能调伏妄心使回向清净境界。到第三个层次才是“断”,连根铲除一切无明习气,而达于证慧的境界。第四层次为起真如妙用,行善巧方便。

现在很多人虽也强调在生活中修行,但大多缺乏正知见的指导,最后沦于有生活而无修行。在修行过程中打坐、看经、礼佛虽是必要的,境界的变化也是免不了的,但皆必回归到生活中才有意义。

就像有些人常问我:夜里所作梦竟有何意义?我反问他:这个梦是否对你有所放示,是否能把梦境中所感受的应用于生活?若用不上就没有意义!意义是来自于生活的落实,绝不是想象忖度而已。同样,如在打坐时有所觉受,有某境界之呈现,但无法将之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那还是没有意义的。所谓应用在生活中,就是能使我们减少执着、攀缘和对立,在剥去我们与“一真法界”间的层层隔阂,便愈能与法界成一体,就愈踏实,愈近于中道。

【调心的原则】

真正的修行是调心,使回复于中道。

1.不贪不瞋:

贪瞋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未学佛的贪瞋,一是已学佛的贪瞋。未学佛前贪的是名、利、富、贵。这些我虽不应贪,然此之不贪并不只是因别人告诉你贪不好,所以你不贪;而是要你亲身去体验、意会,贪所带来的困扰烦恼,因此而起厌离,这才能真的不贪。

至于瞋心,通常是由贪心而引起的。学佛学了半天,结果还是怨恨自己业障重,或是瞋怒别人习气重。此瞋实从“贪不得”而生。修行中境界就像一面镜子,可以反照自己的烦恼起于何处,在任何境界中起什么心,就可反省到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能观照到自己行为、心念的偏差,也才知道需用什么佛法去调伏。 

2.不卑不慢:

卑、慢表面上好象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情绪,其实卑慢互为表里,只是因缘际会,故表现的方式不一样尔。从佛法来看,既众生皆有我执,也就是执某种情境为我。例如我若还聪明,即执聪明为我,我若是漂亮,且执漂亮为我。为有我执故,所以须向外假求境界来肯定自我。如果向外追求受到挫折,则由慢而卑;相反地,若向外追求顺利,则由卑而慢。故其执着于何处,就在此表现出卑与慢。

能不执着,才没有卑慢。但“执着”是每个人都有的,只是枝末深浅的差别而已,粗显的表现于外,为人所见,细微的只是念头的起落。真修行人,起心动念要比别人清楚,故在念头偏动当下,就该知道自己应往那边纠正。如此才得渐渐减轻而至无形。

3.不松不紧:

人为什么会紧张呢?因得失心太重。现代的西方人常鼓励我们应顺着自己的欲望去追求。然人的欲望愈多愈放不下,就愈容易紧张。必放得下,才能松弛。在人心中,最放不下者乃是“死”也。我们常听人说怕暗、怕鬼,究其根柢皆离不开“怕死”。

能真正放得下的人,既不会让自己太紧张,也不必靠松懈而作调适。不松不紧才能在轨道上很有规律的前进。现代人推行休闲活动,究其原因不外乎过分紧张。然而紧张很多是我们自己想象的,就如黑暗,实在只是不同于光明的境界而已,但我们却把他想象成恐怖的渊薮。又如死是什么,没有人真正知道,但人人怕死。由是未得患得,已得患失,这都是衍生于想象而有的不安心理,故当时时将心安于当下,才能不紧不松而合于中道。 

4.不迎不拒:

一般对于任何境界,不是迎就是拒。有些事未发生前希望它来,或既来了就死抓不放,希望它常住不去,此是迎。又有些事则不希望他发生,或既发生了,希望他快点消散,此是拒。如前面所说的贪、瞋、卑、慢、松、紧都是从迎拒所表现出的不同面貌,故当于迎拒中,细细检点自己,什么地方放不下,什么地方当调适。在学佛过程中,进步不是一步登天的,而是在对立的两极中,慢慢去调适以寻得中道。中道也不是位于两个极端间的中点,而是从平常心中去待人接物,故不会因对立而起执着和烦恼。当事事安于当下,才念念不为境转。

最后,修行不是因为我是佛教徒才需要修行,而是为求和谐、自在、圆满故,人人都要修行。这既是所有众生共同的愿望,也是唯一的道路。

 

果煜法师僧伽佛学讲座及弘法大会◆僧伽佛学讲座

讲题:

《中观》选读
日期:

9月3日至9月6日
地点:

竺摩长老教育中心

(只限僧众)
◆弘法大会
题目:

一性相二门研习《金刚经》
日期:

9月7日至9月8日
时间:

8.oopm至9.30pm
地点:

竺摩长老教育中心
联系:槟城三慧讲堂03-2264975、

03-2269384

反应

 

登彼岸

大觉华寺12月22日举行水陆大法会

吉隆坡蕉赖第一花园大觉华寺将于12月22日至29日启建冥阳两利水陆普渡大斋胜会并于当天隆重举行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的开光典礼,由来自加拿大願炯长老和雪州佛教分会的主席明吉长老主持开光仪式,欢迎各界人士踊跃参加。

逾百年的道场大觉华寺,藏有佛门的三宝。今年介于水陆法会的殊胜因缘,当天亦有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的开光典礼及曹洞宗传法大典故,该寺将展示镇山之宝“法宝“以供各界人士参拜。展示时间为12月22日(星期日)早上8时至下午5时。“法宝”乃大觉华寺开山祖师上会下因老和尚在闭关20年期间,当中3年不吃盐,以便能用本身清晰的血液来抄写《妙法莲华经》,此血抄至今已流传百年。欢迎十方人士,瞻仰礼拜。

整片地供养

大觉华寺是一座创建于1900年的古老大乘中国寺院。大觉华寺的上会下因老和尚在100多年前,从中国漂洋过海来到大觉华寺现址,当时这片土地被称为“五甲园”(意即5英亩的土地),方圆一片橡胶园,而会因老和尚在征得地主同意之下,在约1890年建起一间小房子来闭关修行,后得地主发心把整片地供养出来建立本寺。

在会因老和尚圆寂后的日战时期,寺庙被破坏得仅剩四大金刚像;大约在60年前,幸得时任住持妙德法师进行重建。后来在2000年,由现任住持文智法师发起重建计划,最终寺庙在海内外信众之大力支持下再次重建今日之宏伟建筑。本寺为修行道场,每年为信众祈福消灾,所主办活动都以对治大众之心灵作指导依归。

欲知详情,可咨询:03-9285 8105、011-5970 5330 ,或浏览脸书专页:大觉华寺Tai Kuk Wah Si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