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记长老会于风下之乡

听基督教山打根长老会的故事,述说人陈启宗长老娓娓道来,曲折起伏的情节里夹带一些感慨,有时有几句无奈笑声;但故事陈述至今已换了镜头,看,火苗渐渐大了起来,把从前的不安与未知来舔蚀……17年来风雨路,山打根基督教长老会摇曳如微弱烛光,时明时暗,哪里来一阵狂风,似乎就会吹熄好不容易燃点的火苗。

陈启宗长老。

故事的开场白是这样的:“这是一间很弱小的教会……”,这也是陈启宗长老的第一句话。1998年,马来西亚长老大会在山打根成立教会,得当地两位原属长老会子弟协助(张秀銮及李秀芳姐妹),至今仍是东马唯一一间长老会。教会在2001年面临关闭。牧者、传道来了又去,去了又来。以人的市场或生意角度来看,这教会没有存留价值。



枝叶摇摆,频遇难关

马六甲基督教长老会李振福长老获悉此事,有感建立教会本非易事,不能就此放弃,便申请接手山打根教会,一直“领养”至今。2006年,陈启宗长老开始参与山打根长老会事工,首次来到风下之乡,事奉为期3周;隔年9月起正式常驻担负宣教事工。

孰知,教会成功跨越一次难关后,不久又迎来第二次。这次,问题还是源于同样的情况——缺乏有负担常驻的牧者。掌船的心不慌,坐船的才稳当,陈启宗长老坦言:“当教牧无法让会友有坚持做下去的信心时,会友听见风声,自然也无心继续下去了。”一些会友也慢慢离开,另不少来自西马的会友是因工作或家人才选择逗留山打根,不久就会返乡,这也就是为什么山打根长老会流失率一直居高。

如枝叶摇摆不定,是否应存留山打根长老会,让人为难、犹豫。陈启宗长老忆述:“我们一度准备放弃……”

无人牧养教会期间,陈启宗长老唯有暂代,牧师的职分是什么,他就得做什么。有人打趣,叫陈启宗长老去念神学,毕业了就到山打根教会牧会。他听后笑言:“以我的年纪来算,读了神学出来恐怕也近退休了!”



基督教山打根长老会。

趑趄前进,恩典伴行

陈启宗长老与山打根长老会接触后产生难以言喻的情感。当母会询问他是否关闭教会的意见时,他坦言虽面临诸多问题但有续办的需要与空间。最终,讨论结果是留下山打根长老教会。

目前,山打根长老会有自购的教堂,在经费上并无不敷。回想当初,提议购堂时,母会也正建堂,经济资助恐有困难。然,子会却是信心满满,决定自行筹得这笔钱。

东马是片大禾场,不仅华人需要福音,其他原住民也需要。然而,这群原住民在经济、教育或属灵上都较为缺乏,许多相关的幼儿园亦因缺乏老师或资源而关闭。当山打根长老会看见他们的需要,也呼吁母会回应这样的呼声,以小规模的形式在附近开展。

希望将来更多西马教会听到“长子呼声”并参与“向东服务”投入原住民事工。

陈启宗长老与一群原住民儿童。

禾场偌大,何时收割

托拉查(Toraja)是印尼苏拉威西省的少数民族,基督徒占90巴仙比以上,他们在山打根的人数不少。2011年,印尼TORAJA大会与马来西亚长老大会签约备忘录,托拉查人也借用山打根长老会作为聚会地点,成立GPM Gereja Toraja Sandakan,且有位“Pendeta Samuel”(即“牧师”)委身其中。每次主日崇拜,会众人数约50至70人,这还没包括约50至60人的孩子,其中,他们大部分还懂得说华语。相较山打根长老会中文部,两者人数可谓差异甚大。

陈启宗长老期盼,这些托拉查会友能对山打根长老会产生归属感,成为教会日后之栋梁。他更盼有朝一日,有牧者在山打根长老会牧会,并愿意和Pendeta Samuel一起发展山打根事工。在马六甲长老会,有几位会友已然预备自己回应——他们有些是专业人士,却愿放弃职业,前往他方服事——无论是原住民或托拉查人,在经济还是教育领域,他们都准备伸出援手,予以协助。

托拉查(Toraja) 教会长执。

风雨十七,拨云见日

“有机会服事神是很大的恩典”,陈启宗长老有感而言。参与山打根长老会事工至今,他面对各样考验与波折,但都在神一步一牵引下,渐而明朗。

17年来,山打根长老会几度陷困,每近乎无望,黑暗里又是一道曙光。残火将灭而复燃,持守的人继续依靠及寻求神,等候拨云见日。这间起初“十分弱小”的教会,而今步履渐稳。

现在,山打根长老会又来了几位能干又有恩赐的同工,不分彼此,不分宗派,带领教会来服事神、荣耀神,把未完的故事延续。

反应

 

牧羊人

看短片谈人生,迎圣诞

文:何玲慧

看电影是大马人一般的休闲活动,记得小时候,家人都会安排一个月至少看一部电影,然后,在饭桌或日常的闲聊,说一下观后感。我那个年代还要排队预购戏票,随着科技发展,有了电视和和录影机后,我们开始留在家里看不同的戏。后来电脑的发展加上互联网,优管视频的出现,不同的手机App 出现,只要打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就可以轻松下载不同的影片。

于是,看电影这种休闲活动变得更个人化,在公共交通里,很多人都是低头族,阅读信息、电子书,也可能在追剧;个人的休闲活动,不像我们以前的年代可以和父母、朋友一起交流看电影了。

其实一起讨论电影的故事和情节,让我们可以交流不同的价值观,促进彼此的了解。电影也会告诉我们很多人生的意义,激动情感,促使我们爱,并帮助有需要的人。

与人分享观赏

2010年以后,开始了有微电影及短片的制作,时间从三五分钟到三五十分钟不等,设有不同的主题故事情节,制作过程同样有演员、有台词、有音乐、字幕等,然后在网络上播放。这些短片若有经过好的设计和处理,都很有水准,合适与人分享观赏交流。

当我们想到圣诞节时,很容易联想到欢乐、平安、礼物、圣诞树、不同的灯饰、团聚、假期,旅游等等。其实圣诞是有更深层的意义,它带有一个力量,让人有机会彼此连结,在面对不同苦难和冲突的世界中,圣诞节诗歌所表达的盼望和平安,也让人期待平安。

今年的圣诞节,我想介绍一些短片让大家观赏,也可以和亲友交流圣诞节的意义。

第一部短片:《Christmas Truce·圣诞节的休战》

这原是一部电影,但其中有一部分的情节被剪接成短片,说到在191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圣诞节,有士兵用风笛吹起了《平安夜》,随着风笛的音乐,在英德军队的战壕里,越来越多士兵加入合唱。后来彼此走出壕沟,跟敌对的阵营交换礼物如香烟、酒,甚至分享随身携带的家人照片。最后还有足球赛。这是一个没有任何停战指令下,英德双方交战的军队自动放下武器,相互拥抱,共庆圣诞。

第二部短片:《Respite at the Christmas·圣诞节的歇息》

这是一个真实故事拍摄成的短片,在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个德国家庭住在亚尔丁森林区,为了避开战火。母亲Elizabeth和儿子Fritz 正准备圣诞节晚餐,等候爸爸回来。结果爸爸没回来,出人意外,来了一些不速之客。首先出现的是美国士兵,扶着受伤的队友要求留宿。当Fritz 正布置餐桌时,又听见敲门声,打开门一看原来是自己国家的德国陆军,他们与队友走散想留宿一晚。虽然母子非常惊慌,但母亲还是定下心来欢迎他们留宿及吃晚餐。不过她告诉这些德国军人,现在屋子里有其他的客人,是他们不欢迎的。

母亲很严肃地告诉德军,如果要在她家里做客,就要遵守她的家规,放下武器,于是他们把武器放在门口。其中一位德军也去检查受伤的美军伤口。所有人坐下准备吃饭时,母亲做谢饭祷告,美军德军也开始放松心情一起用餐,互道圣诞快乐。天亮时,德军美军准备离开上路,德军也指示美军,如何避开德军防线回到自己队伍。

第三部片:动画短片《When You Broken Inside·当你内心破碎时》

这是一部很适合家庭成员观赏的短片,故事情节说到一个小女生在画画时,给朋友嘲笑而有破碎的心。接着她经过一家礼品店,正要触摸这个礼盒时,受到店主的斥责,更加深脸上的伤痕。她回到家想找人安慰,但是发现家人也是伤痕累累。当她感到无助时,有一个人送给她一个礼物,就是爱的心。当这个爱的心进入她的内心时,她得到医治,也得到力量,拥抱遍体鳞伤的人,而他们也得到医治。

第四部片:《耶稣诞生的故事》

在圣诞节里,我们不能不观赏有关耶稣诞生的故事。如果要完整了解耶稣的生平故事,可以观赏以圣经《路加福音》为根据拍摄的《耶稣传》。这部影片已经被翻译成千多种的语言,它影响了很多人的生命。上面的短片节录自《耶稣传》,主要说到耶稣的诞生是奇特的,祂是由童贞女马利亚所生,祂被预言要在伯利恒出生,祂有君王的身分,却不在皇宫出生,反而在马槽出生。当祂出生时,天使告诉在野地牧羊人会有一位救世主在马槽降生,牧羊人就按照指示找到了耶稣。

在今年的圣诞节,希望透过以上不同的短片,让你可以与人更多的连结,与人分享上帝的爱。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