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北京地标不见了

中国北京市气象台星期二发布霾黄色预警信号,预计18日晚至19日北京大部地区有中度霾,南部地区有重度霾,部分地区橙色预警信号。



图为地标建筑国贸附近被雾霾笼罩,能见度降低。(中新社)

反应

 

灼见

【灼见】中国人是如何走出雾霾?/霍咏强

2015年,一辑关于中国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在海内外吸引许多关注,到今天在网上搜寻“雾霾”,相关的内容还是排在前面、占据很多篇幅。

节目受关注的另一个原因,是在此之前的几个月,因为中国要举行亚太经合会议,限制多种工业活动来整治污染,从而令在会议期间,北京空气能保持较佳水平,当时北京的蓝天白云就被称为“APEC蓝”。

无论对这种称呼的取态是期望又或是嘲讽,这两件事情的交错,称得上是中国在城市环境治理上的转捩点。

通过有震撼力的评论来吸引关注是很有价值的,但是,更重要的关键是政府和人民如何面对这种挑战?

就在这不到10年时间,中国已然重生,不但摆脱“以牺牲环境来换取发展”的说法,而是以拥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态度,争取用可持续的手段让中国发展下去,果断地改变并付诸行动,改变世人对环保的认知。

中国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忧虑,远比2015年更早。在1998年,北京根据科研结果,制订了一系列空气改善计划,将相关措施纳入地方立法,同时配合全市1000多个空气监测站的实时数据,及时评估执行效果。

自然,这改变不了因为高速发展而付出的代价,碳排放仍然增家,但相应由燃煤引起的硫和氮的排放,其实是一直减少,北京的燃煤消耗从1998年的2800万吨,逐渐降到2019年的400万吨,而且还在继续减少,并且拜托了冠病疫情,终于在2022年创每立方米30微克的新低,达到世卫的35最低合格标准。

政府环保政策更关键

世事没有一帆风顺,所以在2023年疫后复苏时,由于气候变暖,春季沙尘暴更频繁,以及工厂开工率提高,令空气质量也差了。所以更关键的地方不是水平到哪,而是政府的长期态度,不但相关部门在2023年末发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为北京邻近地区设置了更为严格的大气污染防控目标,更重要的是整个中国在政策上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

中国在环境保护引起各国政府关注的同时,很遗憾地,其方向是令人不安的。早前《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威尔斯发表一篇评论,题为《如果中国停止试图拯救世界,会发生什么事?》。文章列举称,中国已经彻底改写了全球绿色转型的故事。2023年,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约为425GW,但中国已占去263GW,美国只有33GW。如果撇除中国,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的数据难以让人感到振奋。同样地,2023年中国新增风电装机量74GW;世界其他地区装置容量为 43GW,而美国仅有6GW。

许多年前,美国及其盟友费尽心思敦促中国加入减碳排放竞赛,西方不断抱怨若中国不配合全球减碳,富裕国家就算做出成绩也难以力挽狂澜;甚至时至今日,气候意识仍仅存于这些人的嘴上。

中国绿色科技超美

这倒也符合李光耀多年前提出西方国家政府永远做不好环保政策,说服不了选民接受将要面对的短期损害,现实表明在欧洲国家进退失据之余,在能源转型方面,美国更被中国这个主要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对手远远甩在后头。

正当中国大规模投资绿色科技,并取得惊人突破之际,美国却押注在推出《通胀削减法案》等绿色科技关税战争上,试图用保护主义阻碍中国发展。如果绿色能源转型是一场竞赛,美国已经全方位地输给了中国,美方“反对中国补贴”关税政策和“产能过剩论”,甚至可能为阻挠清洁能源发展的借口,若导致中国退缩,减少了对绿色产业的支持,致使全球绿色转型空转,将会让世界陷入困境。

2010年,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被质询“什么是公平的减排方案”时,反对以国家为单位计算碳排量并发出“中国人还是不是人?”的反问。10多年后,中国为问题的后续提供答案,充分表现中国人对世界作出的承诺和工作。

时间永远是最好的评判。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