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用我的钱来解决你的问题/郑喜文

为了纾缓吉隆坡的堵车情况,吉隆坡市政府执行总监拿督莫哈末建议落实“入城收费计划”,以降低人民驾车“进城”的意愿,并鼓励人民使用公共交通。

而这项建议,被建议在第一捷运完全通车之后落实——大概是明年7月——据知,有关建议已被纳入“2020吉隆坡结构大蓝图”之一。



隆公交系统不完善

对此,隆市长曾“正面肯定”其策略的效果,惟也承认隆市公交系统不完善,即使2017年捷运完工之后,也仅有单一路线,所以还不是征收入城费的时机。

简单来说,效果是一定有的——所谓入城,既是不在隆市里居住的人啊要跑过来挣隆市的钱,而入城费用太低的话无法起到阻吓效果,随便征收每日20令吉的入城费吧,一个月间接蒸发至少500令吉,加上收费站、车油等,你我大概可以开始找其他工作了。

基本上,除了轿车,我们也没有其他公交可以使用了——巴士?误点又误事;德士?胡乱收费,而且相信也会征收较为低廉的入城费呗?届时也是转嫁至乘客身上;捷运?还没修到呢!

呃——建议隆市长不如直接禁止外州车牌或外州人在指定时间入城,如早上9时之前及晚上8时之后?从此,车水马龙只会剩下马车,多显著的效果啊!



慢着——捷运投入运作之后,为何城里还会堵?如果堵车情况没有纾缓,捷运建来是美化城市用的吗?

再者,隆市长已经知道症结所在——你以为大伙们很喜欢约好时间堵车凑热闹的吗?如果有得选,谁要开车进城啊?

最欺负人的是,你竟然打算用我的钱去解决你的问题?

你说建设国家么,该缴的无论是年度的还是消费税,我都缴了,购买车子时什么销售税,也给了;开车时汽油钱和过路费,也付了,然后进城还要给钱啊?

堵车,不外乎几个原因,如欠缺妥善的城市规划、如缺乏完善的公交系统、如过度发展指定地区——这是我的错吗?

负担得起仍驾入城

又,入城费的制度如何划分?按照入城时间、逗留时间征收,还是一律同价?

如果入城的人均收入都在中上的话,堵车问题将无法获得解决——如果负担得起,谁会为了那几百元而每天折腾自己啊?

换言之,这个措施只会让“没那么有钱的人”止步,而这是很可悲的社会现象。

我最好奇的是,当你决定用我的钱来解决你的问题而问题没有被解决的时候,我是否可以反过来解决掉你,以便解决我的问题?

反应

 

在商言商

我们与AI最相似之处/郑喜文

作者:郑喜文(大中华市场前锋队长)

特斯拉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这一次,马斯克不止带来了无人驾驶的汽车以及灵巧万分的机器人,它最激动人心的,还包括“比人类开车安全10至20倍”、使用成本低廉、自动清理和消毒,甚至当绝大多数人都选择自动驾驶之后,停车场(parking)会被“淘汰”而转化成公园(park)等让人恨不得立马成真的愿景。

让世界更美好,一直都是科技所该带来的边际效应。

特斯拉再一次具体地让我们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上车后即可倒头大睡),以及其安全性——有关这一点,虽然还有待进一步被确实,但马斯克在活动上提及,其无人驾驶的车子,都被演算法训练如何应对“马路上许多百万分之一的概率才会发生的事情”,而这也是人工智能(AI)最令人着迷的地方。

符合预期

它可以,也必须不断地学习,通过分析和统计各种数据、图像及演算法等,模拟人类心智并做出符合预期的决策,然后不断进化,这精进很达尔文,很人类。

而上面这一段的核心重点是“符合预期”。

符合谁的预期?主人、用家,就是阁下,你。

AI的高度,很大部分取决于用家的高度——创立并管理著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创办人雷·达利欧在其著作《原则》当中有提及,他的成功有一半可以归咎于计算机所制成的“模型”,而从70年代手绘的草图到最新颖的电脑,目前需要演算的模型超过2亿个组合。

达利欧是玩大宗商品出身的,即使大学时期,他已经把谷物和豆类的种植面积、降雨量、种植周期、收成数量等在电脑里建立模型,并从中做出决策。

即使如此,他也曾经赔掉了所有。

从手绘到裂变出2亿个组合的模型——只要你想得到,并列入考量范围,电脑肯定可以算得出来,但,你可以涵盖的范围有多广?

持续学习

人类与AI最相似的地方,就是持续学习、进化,但人类有惰性,而AI却没有。

如果连虚拟世界里的小助手都在持续学习,身为主人的我们却反而奢望通过他们的持续学习而不再学习,这将会是发展AI最不合理的地方。

很多人以为,只要他学会使用AI即可,但如果使用者的水平不够,输入的数据不够全面,那他又怎么知道该如何判断AI的输出是否正确呢?

用很先进的工具为公司做出决策看似一件很先进又与时并进的做法,但,可取度和可信度有多少,往往取决于你眼界有多高,以及格局有多大。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目前最火热的行业是科技业(人工智能),而裁员最为严重的也是科技业——持续学习,估计是所有行业避免被淘汰的不二法门。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