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

澳洲式房子梦难圆

“美国梦”崇尚自由、平等和机遇,相信只要愿意努力就可以得到一切;相比之下,“澳洲梦”显得简单,就是拥有自己的房子。 

许多袋鼠国人期盼拥有一间占地四分一英亩的独立式洋房,还有广阔的花园、升降式晾衣架、割草机、小卡车和烧烤设备。 



但对新生代来说,这个美好的梦还否能成真? 

拥有独立式房子是澳洲人遥不可及的“梦”。

向来以地广人稀闻名的澳洲,竟然也会面临年轻人买不起屋子的窘境? 

事实上,澳洲人口已从40年代的700万人口,增长到今时今日的2418万人口;现在年轻人没有能力在中央商务区(CBD)附近购买符合“澳洲梦”定义的房子。 

2011年澳洲人口普查显示,在35岁以下的公民中,只有43%拥有房子。 

产业顾问公司莱坊(Knight Frank)指出,为了更靠近工作地点、教育、交通和休闲设施,加上负担能力有限和土地稀少,屋子唯有向上和向外发展。 



澳洲统计局(ABS)7月全国住所批准数据显示,在过去的12个月,公寓占了半数的批准,较过去10年的平均批准上升了35%。 

在过去的30年来,公寓平均占总批准的32%,另外,公寓在2011年澳洲人口普查中也只占24%。 

数据显示,在过去的50年来,澳洲中高密度房产的数目攀升,从60年代的约10%,80年代的18.7%,到2011年的24%。

延续这股上升的趋势,莱坊预计未来,中高密度房产会占全部产业的29%或更高。 

因地皮成本高昂,发展商转向建筑公寓,这现象在澳洲东岸首府城市特为明显。 

图表显示,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和昆士兰州这三个人口密集的大都会区,公寓数目遥遥领先。 

公寓数目自2012年起暴增,加上房价上扬,看来“澳洲梦”若演变成拥有小公寓足矣。 

澳洲东岸海滨城市土地稀少,只好向上发展,因而高楼林立。

头期要存6年现“父母银行”危机

据英国《卫报》报道,悉尼产业还比美国最负担不起的城市——三藩市来得贵。 

《悉尼先驱晨报》指,现时悉尼屋价超越100万澳币,是家庭收入的12倍。相比之下,悉尼公寓价格较可负担,是典型家庭收入的8倍,储蓄6年即可存得头期。

在正常情况下,澳洲首购族须储蓄9年才能筹足头期,较1975年的6年来得高。 

澳洲产业平台Domain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安德鲁威尔森表示,若产业价格、租金和8万澳币年薪维持不变,加上储蓄40%薪水,超过4年半方可储够资金购买一间50万澳币的一房或二房郊区公寓。 

今年,多数进场的首购族在郊区置业,例如距离悉尼20英里的利物浦(Liverpool)、30英里的威灵顿(Werrington)和37英里的春天农场(Spring Farm)。 

另外,更多首购族必须依靠父母才能筹足头期。 

二战后出世的婴儿潮世代(baby boomers),或这一代年轻人的父母,早前从产业增值中受益,因此有能力为孩子付部分头期,或以自己的屋子为抵押,帮助下一代成为屋主。 

不过,LF Economics分析员警告,这股趋势将导致下一代负债过多,背负自己能力范围外的房贷,还会连累父母。 

“不幸的是,这种为了获得更多贷款的担保方式其实就是一种金字塔或庞式骗局。若孩子在供款方面面对问题,无数父母会暴露在艰难的处境中,更别提拖欠贷款或丧失抵押品赎回权时会是如何。” 

买不起“澳洲梦”类型房子的年轻人,只好将目光转向公寓。

公寓租金回酬较高 

莱坊《2016年8月澳洲住宅回顾》数据显示,澳洲有地房产和公寓成交,按年分别增长3.8%和5.2%。 

整体上,在今年6月,有地房产价值微跌0.75%,达51万7000澳币中值(约159万2308令吉);公寓价值则上升1.9%,达48万6000澳币中值(约149万6831令吉)。 

此外,6月有地房产和公寓的平均租金回酬为4.31%和4.55%。 

有趣的是,有地房产和公寓的一周租金中值一样是425澳币(约1309令吉)。 

纵观澳洲东南西北的房市,虽公寓租金较有地房产低,但租金回酬往往都较前者来得高。

建筑成本让发展商吃不消,纷纷往郊区发展公寓。

未婚年轻人偏好公寓

2011年澳洲人口普查显示,28%年龄介于18至35岁的年轻人居住在中高密度住宅,表示他们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接受度较高。 

但是,某些原因,如成家立室和孩子的到来,会影响这股趋势。数据显示,居住在中高密度住宅的人数,在三十而立之年剧降。多数人会在这个年龄结婚生子,所以居住在中高密度住宅的婴儿人数也不少,约20%。

此外,空巢老人(指儿女长大离家的家庭)也是公寓需求的另一个主力军。

这些年迈的父母将空荡荡的房子卖出,转而购买邻近市区、更安全的公寓或符合年龄需求的住宅。

从图表可见,居住在中高密度住宅的银发一族,特别是70岁以上的老人,数目也逐渐上升。

 

难逃国际大都会宿命

预计在2050年,会有额外1400万人以澳洲为家,其中83%会倾向于居住在首府城市地区。

若独立式住宅缺乏供应,这些人就会转向公寓市场。 

眼看其他国际大都市,如纽约、伦敦、东京和香港,公寓已取代有地住宅成为首选。

依莱坊高级研究分析员路克克劳夫之见,悉尼和墨尔本也难逃这个宿命。 

由于负担能力受约束,加上Y世代适应公寓便利的生活方式,莱坊认为,在接下来的20年,在三十而立之年从中高密度住宅转换去独立式住宅的人数会逐渐放缓。

反应

 

国际财经

27岁借钱开澳洲第1家KFC 55年后超惊人身价曝光

(堪培拉13日讯)知名企业家柯温(Jack Cowin)1969年在澳洲以借来的钱开了澳洲第1家肯德基。55年后的今天,柯温旗下的速食集团Competitive Foods Australia市值已经达到30亿美元(约133.66亿令吉),这位82岁的老人,凭借着他的“快餐帝国”,成为亿万富翁。

《CNBC》报道,柯温是澳洲Competitive Foods Australia的创始人兼董事长,该公司在澳洲经营名为“饥饿杰克”(Hungry Jack''s)的汉堡王(Burger King)连锁餐厅,他也同时是澳洲达美乐(Domino''s)的最大股东。

在创立Hungry Jack''s之前,柯温于1969年在澳洲开设了肯德基,而根据一位业界相关人士透露,科温2013年出售了交易价值约7100万澳元(约2亿令吉)的55家肯德基特许经营店。

柯温在加拿大出生,父亲是福特汽车的员工,需要四处出差,看着父亲的背影,柯温从小开始打工,包括修剪草坪或送报纸,因为柯温长大后想自己当老板,这样才能掌控自己的工作与生活,而不是被老板控制。

1969年2月,柯温在美国肯德基任职的朋友邀请他一起到澳洲考察,因为肯德基想了解澳洲市场是否有潜力,柯温则是因为父亲的工作关系,对澳洲有点认识,在朋友建议下协助考察。

柯温发现速食在澳洲确实有潜力,因此结束考察后支付了1000美元作为肯德基特许经营权的押金,并开始四处筹钱要买下肯德基在澳洲的特许经营权。

柯温说:“我这一生最大的突破,共有30位友善的加拿大人愿意每人借我10万美元,于是我有了30万美元(约133.67万令吉)。”

1969年12月,柯温在伯斯开设了澳洲第1家肯德基,又成为澳洲达美乐披萨的最大股东,同时也是速食品牌Hungry Jack''s的经营者,如今柯温已是市值超过30亿美元“速食帝国”的拥有者,每年能进账至少3亿美元(约13.37亿令吉)的收入,柯温掌握98%的股份,另外2%由早期投资者持有。

谈到成功祕诀,柯温表示:“秘密或许是,决定要做一件事,就把事情做到最好,那些人愿意借我钱,是真的想要投资我,而我也做到了。”

柯温也分享:“当你分不清楚工作与娱乐的区别时,你就成功了,我这一生从未‘工作’过一天,因为我很享受其中。”

新闻来源:自由时报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