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双油涨背后隐忧/杨名万

两周前公布的2017年度财政预算案,像一阵风,没看到激情就落画。焦点迅速转到汽油和食用油“双油涨价”、还有紧接下来,大道收费会不会再起的民生问题。刚宣布的财政预算案,怎么看都不像大选已临近。

幸好预算案出炉前,早有“专家”不看好联邦政府明年度税收,对国家财政能力众说纷纭;希望不高,失望也就不大。一阵风般的事后评述,不留痕迹,明年会不会大选已经不是预算案重点,百物会不会腾涨,才是民生大问题。



政府提呈财政预算案前,静悄悄通知相关商家,11月起削减食油补贴。在正式提呈时,却只字不提。只在预算案演词中,吹捧补贴合理化成就,将之视为政府自2010年展开的三大成功策略之一;其他两个分别为减低对油气领域过度依赖,和成功推出消费税。

首相在提到合理化补贴成就时,特别以汽油补贴为例,指在2012年高峰时,政府单单在汽油补贴,就耗费248亿或相等于政府当时开销的9.8%。 

食油补贴废除,11月起全面上涨。

燃油回升挑战再现

就目前补贴情况而言,政府汽油补贴的确近乎零,但是,并不纯粹是合理化补贴计划奏效。

在国际原油价格低落形势下,即使汽油补贴机制没废除,政府的补贴依然还是近乎零,因为补贴是稳定价格机制,确保国际原油价格大起时,不会冲击国家经济。



易言之,这是具弹性机制,油价总有起落,补贴也随市起伏,不会永远需要政府大手笔贴钱。油价上升,补贴成本才会上升,以换取稳定的物价水平。

政府目前所吹捧的成就,纯粹是因为原油价格过低,汽油补贴自动消失,政府可趁势废除。

目前国际原油价格还没实质回升,还没有价格挑战。如果实质回升,没有补贴,国内汽油价格会大涨,民生压力将极度难熬,政府如不处理这民生问题,后果会非常严重。

一物二价行不通

此次,政府进一步“合理化”补贴机制,并选择在财政预算案提呈前,让业界笼统宣布。市民先得到的消息是食油补贴废除,11月起全面上涨。

上周三,离11月启动新价格不到一星期,国内贸易及消费人事务部部长拿督斯里韩沙再努丁才宣布,原来不是全面废除补贴,那些1公斤塑料袋包装的食油保持每包2令吉50仙不变,其他从2公斤起的瓶装食油大幅度上涨,尤其5公斤装涨幅最大,都超过50%,2公斤装则介于39%至51%之间。

政府这种一物二价,而且小包装远比大包装便宜现象,在自由消费市场可说反常和极度罕见。稍微有点头脑的,都知道买5包1公斤塑料包装,等于1瓶5公斤瓶装食油,从中可省下50%涨价差幅。 

这么一来,这些便宜小包装补贴食油,恐怕还没上架,就被扫完。穷人家不但要买贵食油,而且必须买超过他一般所需要的份量,无形中反而加重他们负担。

因此,“一物二价”、而且价格相差高达五成,在同一个自由消费市场是行不通的。  

补贴从灵活变僵硬

国内最普遍的RON95汽油价格已经上涨至每公升1.95令吉,幸好11月刚开始,就传来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减产协议失败,国际油价暂难翻身,我国还可继续让汽油补贴机制保持“废除状态”。

尽管汽油补贴已经“废除”,联邦政府的补贴与社会援助开销显著减低,从2014年近400亿,锐减逾31%至2015年约273亿,今年再减近10%,明年预料削9%,至224亿。表面看来,政府似乎已经卸下补贴开销负担。

其实不然,政府只是将所有稳定价格的补贴负担,差不多都尽数抛完。但是,补贴与社会援助开销依然占政府经常开支10.4%,仅排在公务员薪酬、供应与服务(公务员采购)与偿债开销之后的第四大经常开销。

从一马发展援助金有增无减,及其所含的社会政治与经济因素看来,这负担只会持续增加。

至于已经锐增至774亿及占总经常开支36%的薪酬、已逼近300亿大关的偿债和已冲破300亿的供应与服务,政府的经常开支已经变得僵硬、沉重而毫无弹性。

双油价格飚涨,政府抛掉稳定物价的弹性补贴机制,转成以社会援助为主的有增无减僵硬福利机制,在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汽油补贴受到挑战时,政府如不思调整,那将是严重民生悲剧!

反应

 

名家专栏

身份证验证燃油补贴的挑战/李荣昌

近期,政府已拟定实施方案,以落实明年中即将推出的针对性RON95汽油补贴制度。根据我国经济部部长拉菲兹的说法,未来将通过身份证明的方式来核实符合补贴资格的民众。届时,市场将出现两种不同的汽油价格,即补贴汽油价格和非补贴汽油价格。

此外,政府也正在制定标准,以区分哪些收入群体能够继续获得汽油补贴。目前提议的区分方式是根据家庭净可支配收入,以确保全国85%的家庭能够公平地受益于政府补贴。

以家庭净可支配收入划分不同收入群体的方式,包括最近推广的体面生活开支计算方式的利弊都已在上文提及。本文将重点探讨身份证添油方案的可行性及其面临的挑战。

根据目前公布的细节,政府即将实施的针对性汽油补贴政策将通过补贴汽油价格的方式,向符合资格的群体发放补贴。这意味着,符合条件的消费者将能够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购买汽油,而不符合条件的消费者则需按照浮动的市场价格购买汽油。

两种价格

这一政策的实施将导致市场上出现两种不同的汽油价格。虽然针对性柴油补贴政策也采用了类似的补贴价和市场价区分方式,但由于柴油主要用于企业而非个人,受影响的群体相对有限,因此影响较小。

然而,汽油作为广泛使用的能源,影响范围远超柴油,两个不同价格的汽油将对市场产生更大的影响。

变相走私

此外,两种价格的并存可能引发市场的不公平竞争。一些零售商或符合资格用户可能会利用补贴价格进行套利操作,造成市场价格的扭曲,进而影响到整体市场的稳定性。初衷之一是防止补贴燃油被走私至国外,但如果政府在监管油站方面存在疏漏,补贴的滥用问题仍然可能发生。

具体来说,符合资格的消费者可能通过转让补贴汽油的方式,将低价汽油出售给不符合资格的消费者,从而绕过政策限制。这种情况的发生,虽然不会直接导致燃油被走私至国外,但仍然会严重削弱政策的效果,使本应惠及特定群体的资源流失到不应受益的人群手中。

提高成本

此外,针对性补贴的发放需要通过一些区分机制来筛选合资格与不符合资格的用户,以确保补贴能够真正惠及弱势群体,而非高收入者。为此,政府建议通过身份证认证身份的方式来区分不同收入群体。

然而,这一身份证验证机制将要求加油站建立相应的核实系统,这可能导致运营成本上升,并增加核实身份所需的时间,从而加剧油站的拥挤情况,提高汽油交易的整体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身份证验证方案曾在2014年政府考虑取消燃油补贴时作为一个选项进行过评估,但由于其效率较低,最终未被采纳。相反,前政府选择了通过现金补贴的方式来帮助弱势群体。

现金补贴效率高

因此,我认为,最有效的补贴发放方式是直接向中低收入群体提供现金补贴。这一方法与2014年取消汽油补贴后采取的做法相似。

具体而言,政府通过每周根据国际油价波动调整市场汽油价格,并通过年终现金补贴的形式,帮助低收入群体应对油价波动带来的生活成本上升。

现金补贴的优势在于实施成本低,且无需企业建立复杂的身份验证机制,从而减少了加油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同时,现金补贴也能够有效避免符合资格的消费者将补贴转让给不符合资格者的问题。

此外,现金补贴可以灵活发放,确保资金能够直接惠及目标群体,提高政策的精准度和效率。

综上所述,尽管针对性补贴政策旨在通过资源重新分配实现社会公平,但在实际操作中面临诸多挑战,且缺乏有效的应用效果。

实施针对性燃油补贴的初衷是确保补贴能够真正惠及弱势群体,而非高收入群体,并防止燃油走私问题的发生。然而,无论政府如何精密设计筛选机制或提高监管效率,只要燃油仍然受到补贴,就必然存在一定的漏洞。

因此,直接现金补贴制度可以被视为弥补这些漏洞的有效方案。

既然如此,政府为何不参考之前取消燃油补贴的经验,采取“一石二鸟”的做法,而坚持采用已被弃用的燃油补贴机制呢?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