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牛市见顶7大前奏/麦传球

上两周,由于美国股市大幅下挫,全球市场出现大幅拋售。

上两周,由于美国股市大幅下挫,全球市场出现大幅拋售,大马股市也无法幸免于难。人人风声鹤唳,惊慌的散户甚至把长期价值投资的股票也卖掉了。

当然,每个散户都害怕市场崩盘。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预测股市几时会崩溃?



在股市,专家们用林林总总的数据面,基本面和技术面分析来预测牛巿见顶。

基本上,没有一个是可以精确的预测牛市见顶的指数点位,但顶部即将出现的基本征兆和前奏却可以被识别而用来作参考的。

筆者选了几个比较适合大部分散户的,以浅白和回归基本的角度解说。希望散户看了后,可以作出更加明智的投资决定。

1. 许多公司季度业绩比预期差

如果上市公司实际的财务业绩和增长率比市场预期的差,这意味公司现有的估值过高,卖是明智的选择。



因此,散户必须比较实际的季度财务业绩与市场预测的结果。公司赚钱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赚的钱有没有乎合预期的利润水平。

一旦低于预期,市场将会卖出股票以反映较低的公司估值。如果有很多人一起卖很多间上市公司的股票(尤其是蓝筹股),市场就会崩溃。

2. 本益比位于历史高位

一般的投资者常用历史本益比来确定企业/大市的价值。现时富时隆综指的本益比是16.5 倍左右,相对于过去5年的平均17倍相差不远,所以并不是位于很高的水平。

虽然很多人也用本益比来确定个股的价值,但是用本益比/净利润增长率(PEG Ratio)会更好,因为它同时考虑公司的盈利增长,所以被认为提供了比本益比更完整的估值。

3. 利率水平过高

利率上升,因而造成企业业绩大降,甚至亏损。

最近,大马央行用各种经济数据对经济前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3.5年来(從2014年7月)才第一次将隔夜政策利率(OPR)上调25个基点至3.25%,因此认为现時利率水平过高是言之过早。

而且我们可以从央行的行动推断,经济前景是乐观的。

4. 市场情绪极度乐观

马股看到类似美股般的漲幅,股市歌舞升平,大家都一致看多,甚至抵押房地产或贷款炒股。

现在的房地产市场,不像上一个牛市般上升,所以也没有很高的房地产溢价使它可以用于来炒股。

此外,自上次金融危机以来,银行体系在扩大股票交易的融资方面更为严格,所以也没有一个被高度融资推动而产生极度乐观的股市。

5. 很多股票破新高

每个人都对股票市场前景非常有信心,并相信他们所听到和看到的報導。大家继续在股票价格顶部买入,因而很多股票破新高。

在高价买没有价值增长的股票,就像在玩一个音乐椅游戏,当音乐停止时,一定有人输。

当大型基金或大户在高价位一直出售投资组合套利时,会越来越少的人愿意在高价购买股票,因此股价会越卖越低。

最后,当后知后觉的散户恐慌性抛售股票时或用股票融资的散户被逼仓时,就会造成恶性循环,最终市场崩盘。

6. 外资从马股撤出

笔者认为外国资金并未大举撤出本地股市,因为:i)近期马币兑美元和其它主要货币的趋势走强;

ii)截至1月30日,国家银行的国际储备金达1037亿美元(过去20年平均为843亿美元);

iii)今年初截至2月9日,估计外国投资者在大马交易所的净流入是20亿令吉。

7. 出现牛市见顶指标 

在枝术分析上,大市出现双顶,头肩顶,或其它的逆转指标,以及出现天量(和/或)天价。股市交投活跃,许多股票创新高。然而有以下强弩之末的情形出现:

a) 量指关系发生背离。成交量增加但股指停滞不前,或指升量减。b) 指数屡次试图创新高,却无功而返。

马股未见熊影

从上面的7个基本征兆和前奏,你们在市场上看到几个?毫无疑问,上述一些基本的现象确实出现在美国市场,但说到熊市已经开始于最近两个单日大幅下跌的大马市场,还为时过早。

但预测归预测,最终的结果往往是超出正常预测的, 而且类似“黑天鹅”事件可能再次发生。

基于大马股市只是一个小市场,如果国际市场崩盘,我们很难独善其身。

所以,最好的措施还是未雨綢蠆。散户可以采取风险管理来减少股票投资额,保留多一点现金或购买一些避险工具如黄金,白银,优质债券等等。

反应

 

财经新闻

马股连续第三天收跌 综指闭市收报1588.68点

(吉隆坡21日讯)亚股周四受低迷情绪笼罩整体走势偏下行,马股也无法独善其身,连续第三天收跌。

马股今在国家能源(TENAGA)、杨忠礼双雄等领跌下小幅走跌;而公用事业股指数也在市场大力抛售下,成今天跌幅最显著的板块,大跌1.75%。

下午5点闭市时,综指收报1588.68点,跌9.50点或0.60%。

全天成交量有34亿4194万8400股,成交值24亿9785万6182令吉。

富时大马全股项指数闭市报12087.61点,跌78.20点。

上升股371只,下跌股675只,461只无起落,959只无交易。

同时,下午5点1美元兑现令吉,报4.4605水平。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