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美媒:忘了BAT吧!
中国下一代科技巨头是TMD

(纽约25日讯)“忘了BAT吧,中国下一代的科技巨头是TMD!”美国《石英》杂志在25日的报道中对中国科技界的发展,作出了如此“大胆”的预测。



中国网民对BAT并不陌生,就像对汽车品牌3巨头奔驰、宝马及奥迪(BBA)的统称一样,BAT代表着当今中国互联网科技3巨头——百度、阿里巴巴及腾讯。那么,TMD是什么?

首先需要澄清的是,这并不是那句骂人的话,而是《石英》杂志记者笔下的那3个“新生力量”——今日头条(T)、美团(M)及滴滴出行(D)。

从复制变创新

《石英》认为,中国的互联网时代催生出了3个主导中国高科技产业的企业,即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这3个创建于20世纪的科技巨头现在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核心业务,从数字支付到云计算几乎无所不做。在全球投资热潮中,他们日益成为同类型的谷歌、亚马逊和面子书的挑战,从简单的复制变为创新。

但该杂志笔锋一转,称“现在的中国已经在见证下一代科技巨头的崛起,这些企业多诞生于移动时代,专注于在线服务的迭代更新,由人工智能和共享服务推动”。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科技创业公司包括这3家:今日头条、美团及滴滴出行。这3家独角兽公司(指价值10亿美元或者以上的初创企业)被认为是新BAT的顶级候选。他们的出现给智能手机一族的消费者更多选择,同时也对老牌的BAT造成了挑战。



文章引用国际数据资讯公司高级研究员的话称:“对于BAT来说,这将驱使他们考虑如何通过创新来制造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不论是采用新兴技术还是加强用户的体验。中国互联网企业的竞争已经升级了。”

新闻来源:环球网

反应

 

国际财经

滴滴系统崩了一夜 降本增效是祸根?

(北京28日讯)从27日晚间起,中国“滴滴出行”应用程式崩溃无法使用引发关注,截止发稿前相关服务仍未完全恢复。

这也给了其它竞争对手机会,不少网友表示开始转向高德、美团、哈啰等召车平台,哈啰顺风车官微也现身发声公开争抢用户。

对于具体的故障原因,有媒体爆料称是滴滴系统被攻击所致,召车、共享脚车等业务板块均宕机,说明问题出在更加底层的基础设施。也有行业人士认为,互联网公司核心业务频繁宕机,是降本增效的附属品之一。今年第三季度滴滴在实现营收增长的同时,经调整EBITA亏损3亿元,还并未实现盈利。

崩了一夜仍未完全恢复 原因何在?

11月27日晚间,全国多地用户在网上反映称,滴滴App出现无法叫车、地图无法载入等情况,#滴滴崩了#的话题也登上微博热搜。有用户发现,滴滴官方网站甚至也一度无法正常显示。

当日晚间,滴滴出行在官微对此回应称,“非常抱歉,由于系统故障,今天晚间滴滴App服务出现异常,经技术同学紧急修复,目前正陆续恢复中。由此给广大用户和司机师傅们造成不便,我们再次向大家致歉。”

28日早间,滴滴再次在官微表示,经技术团队连夜修复,滴滴网约车等服务已恢复,用户可下载滴滴App使用召车服务。骑车等服务还在陆续修复中,所有可开锁或未关锁的青桔车辆均可免费骑行。

不过尴尬的是,不少用户反馈,滴滴App的服务并未完全恢复,滴滴出行在上海、北京仍有无法使用的情况存在。有用户在多次尝试使用滴滴出行呼叫网约车,均弹出了“网络加载异常”的提示画面,且定位不准确。

“十几个小时了,还未能把系统修复重新上线,我是多么信任你,怀疑自己手机有问题,也没有往你系统方面想,好家伙,我在外面站了半个小时,一辆车都没有。青桔,害我迟到。”

“多少人今天迟到扣工资了,好多人因为这个全勤没了,滴滴要赔全勤吗?”不少用户在微博上吐槽称。

目前#滴滴打车 打不到#、#青桔 害我迟到#、#滴滴网约车等服务已恢复#、#滴滴崩了#多个话题词仍在微博热搜之上。

竞争对手抢用户

值得注意的是,在滴滴App服务无法使用之下,不少用户表示开始转向其它召车App。“非常无语,滴滴一早崩了,还好直接用了美团没有迟到”,“我说早上怎么都打不到车,还得是高德救命”。

哈啰顺风车官微也现身争抢用户,其表示:“一大早刷朋友圈,看见大家都在吐槽没打到车。这么冷的天,谁懂一直叫不到车的苦…要么试试用哈啰顺风车同步叫个车?3000多万车主已加入,叫车快,省心又悭钱哦!”

对于具体的故障原因,有爆料称是滴滴系统半夜被攻击所致。有媒体报道称,有资深IT技术人士分析,从表现上看,召车、共享脚车全挂,不同的业务板块之间应该是有隔离的,说明问题出在更加底层的基础设施。“攻击者一般只能访问到应用层,基础设施访问不到的。要么是被攻击者打穿,要么是自己系统操作不慎挂了。即便是前者,也算是一种系统缺陷,才会被打穿。”

降本增效惹的祸?

对于滴滴此次大规模的长时间故障,有行业人士认为,降本增效可能也是原因之一。

该人士认为,互联网公司核心业务频繁宕机,且长时间宕机,是降本增效的附属品之一。系统投资少了,维护资源少了,程序员更换频繁了,BUG就多。

他举例称,一般在业务上行阶段都有冗余,为了迎接随时爆发的订单,上行阶段要维持负载的上限不能过大,比如平时70%,这样遇到一个小爆发不用担心会出问题,足以应对小高峰;但是下行期的逻辑就不同了,负载很高的时候抗一抗就行了,虽然后面遇到小高峰可能会难受,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体负载会下降。

滴滴当前确实也面临着一定的盈利压力。

近日,滴滴在官网发布2023年三季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三季度滴滴实现总收入514亿元(约336.5亿令吉),同比增长25%,创历史新高。得益于应用程序在今年初恢复上架,加上暑期、演唱会等火热出行需求,滴滴在三季度的核心平台总单量达到35.79亿单,同比增长33.9%。

不过,营收增长的同时,滴滴三季度经调整EBITA亏损3亿元,并未实现盈利。

同样,今年第二季度,滴滴总营收为488亿元,同比增长52.6%;但归属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2.67亿元。今年第一季度,滴滴营收427.1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1%,但同期依然净亏损9.18亿元。

今年前三季度,滴滴累计亏损14.85亿元。

而在此之前,滴滴2022年财报数据显示,滴滴2022年实现营收1408亿元,同比下降19%,当年净亏损为238亿元。据滴滴此前招股书披露财报信息,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滴滴的营收分别为1353亿元、1548亿元和1417亿元;同期的净亏损分别为150亿元、97亿元和106亿元。

计划明年上市

自创立以来,滴滴公司至今仍未实现季度盈利。

知情人士称,滴滴出行计划明年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滴滴2021年6月30日在美国首次公开募股(IPO)几天后,其应用程序因“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被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下架。

中国官方去年7月指滴滴违反《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且存在严重影响国家安全的数据处理活动、恶意逃避监管等问题,对其开出80.26亿元(约52.5亿令吉)的罚单。

今年1月16日,滴滴出行宣布恢复新用户注册,并表示一年多来,公司认真配合中国国家网络安全审查,严肃对待审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全面整改。

“地图资质”惹争议

值得注意的是,滴滴近日还陷入了“地图资质”的争议。

近日,首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召开,关于滴滴出行是否具备地图资质的报道不胫而走。根据媒体报道,滴滴出行疑似不具备“甲级测绘资质证书”,但它依然开展电子地图导航等服务,涉嫌“无证经营”。

新浪科技查询发现,在滴滴出行App中显示为“滴滴地图”,公司在对外提供导航服务。滴滴客服人员也表示,“目前滴滴司机所采用的导航服务,均为滴滴自己的导航系统,能够保证路况信息准确。”

但是,当查阅全国测绘资质管理信息试运行系统时,却无法查阅到滴滴旗下多家核心公司的相关证明。与之相比,百度地图、高德地图、四维图新等企业,均可查阅到一个或多个甲级导航或测绘相关资质证明。

对于滴滴是否具备相关资质及涉嫌无证经营电子地图业务一事,滴滴方面在回应媒体相关问询时表示,“暂不方便对外公布”。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