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监狱局接令“逐客”
马哈迪探安华碰壁

马哈迪要求会见安华不果,离开时不忘向媒体发言,并抨击当局。

(吉隆坡10日讯)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今日前往医院探访早前完成右肩手术后正在休养的人民公正党实权领袖拿督斯里安华依布拉欣,惟却接获监狱局发出的“逐客令”,无法如愿亲自向安华表达谢意。

目前也是希望联盟兼土著团结党名誉主席的马哈迪宣称,原本此行是要对安华没有反对他成为希盟首相人选,亲自向安华致谢,但却在进入医院范围后,遭挡驾在病房外,不得其门而入。



马哈迪是于今日下午4时20分左右抵达蕉赖复健医院,而他在走入病房范围约20分钟后,在安华长女兼人民公正党副主席努鲁依莎、土团党青年团长赛沙迪等人陪伴下步出,并告知媒体,他欲见安华不果。

无法表达谢意

“我刚刚被告知,有指示要求(监狱局)不让我会见拿督斯里安华。我有些伤心,因为我不过是想要和他见面,向他表达感激,因为没有反对我担任(首相)候选人。”

他说,监狱局的负责人并没有解释这项禁令的理由,只是指这是来自“高层”的命令,而他相信这是来自副首相兼内政部长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博士的决定。

吃了“闭门羹”的马哈迪抨击首相拿督斯里纳吉所领导的政府,拒绝让人探访病患的行为,更指纳吉才是独裁者。



马哈迪宣称,他被指是独裁者,但他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事。

“大马是一个民主国家,过去从来没有发生这样的事,尤其是我执政时期也不曾发出这样的命令,连探访病患都不能够。”

努鲁伊莎(左)带领马哈迪走入病房范围,但最终被拒于门外。

与安华政治观点一致“纳吉必须离开”

询及此次欲探访安华,其实原本是否打算针对一些政治情况展开讨论?马哈迪指安华与他的政治观点一致,那就是“纳吉必须离开”,而希盟四党都有共识,认为纳吉并非适当的首相人选。

至于会否针对此次会见安华被拒提出上诉,马哈迪回应说会尝试,但他指过去申请希望联盟注册的经验显示,当局更趋向“不回应”。

“我们不懂他们(当局)到底要不要批准,但我们知道的是他们不要回应。我们可以一试再试,可以发出上百个申请,甚至是过去的宣言,但这些都不会成功。”

努鲁:探访无关政治

努鲁依莎宣称,马哈迪此次探访安华绝无政治性质,而且与刚结束的希望联盟大会无关。

她指马哈迪其实早在数周前,在安华完成手术后即要求她安排会面,奈何后来马哈迪身体抱恙,需要休养,之后再有希望联盟一连串的会议、协商等,因此才将会面拖到了今日。

她说,其父亲几周前于吉隆坡中央医院完成右肩手术后不久,就被转到蕉赖复健医院。

她坦承,马哈迪事先已知道此次可能无法如愿探访安华,但今日来到医院吃下闭门羹后,仍感到惊讶。

她直言,即使内阁部长要见安华,也只有少数人会获得批准,如巫统最高理事兼旅游及文化部长拿督斯里纳兹里也是获得首相及内政部长的批准后,才能到医院探访安华。

反应

 

言论

店铺招牌·语文景·语文服务/林国安博士

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最近闲逛吉隆坡武吉加里尔柏威年商场,发现许多店铺的招牌全是中文和英文,不见马来文。他在脸书附图发帖,慨叹自己仿佛“身处中国”,还质问“这里是马来西亚吗?或我们已成为中国一部分?”

马哈迪也表示他理解店铺招牌是为了吸引中国旅客,但是不应凸显中文,我们的国语是马来语文。

其实,马哈迪的“发现”是后知后觉的。“中文招牌”(指的只有中文或突出中文字体字号的招牌)的存在已有一段时间。事缘冠病疫情,许多本地餐馆停业,疫情过后不再复业,而被中资餐饮店铺取代,于是“中文招牌”如雨后春笋,林立街头巷尾。如“永香老铺”、“蜀香十里”、“重庆老火锅”、“五千年·FTY·三国店”等餐饮店招牌,尽见中文,或中文字号大且醒目,显然不符合市政局的招牌条例与标准吧,怎的允许存在?

名牌专卖店不见干预

还有超级商厦里的CHANEL、GUCCI、LOUIS VUITTON(LV)等国际品牌专卖店的招牌也没用马来文,怎不见以捍卫和监管马来语文公共使用为己任的语文出版局(Dewan Bahasa dan Pustaka)的干预?

笔者无意参与对马哈迪的“发现”及其感受和意图的批判,仅从应用语文学的视角,略论店铺招牌与语文景观和语文服务的关系,或有助于反思事态的本质。

店铺招牌是“语言景观”的重要因素。所谓“语言景观”(Linguistic Landscape),主要指公共领域或公共空间可见的书写形式语言文字的应用,包括典型的街道路牌、店铺招牌、公共广告、建筑物标牌、寺庙楹联,以及非典型的海报、横幅、标语、产品包装、墙壁涂鸦等。

语文景观除了提供特定事物信息意义,其背后还内蕴族群权势关系、身分认同、语文地位、意识形态、经济效益等象征意义。我国市政局规定各类店铺招牌必须显示马来文,而且对招牌上各类语文的使用,如位置、字体字号比例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就是对上述语文景观象征意义的维护。

不过,国际品牌和中资餐饮店铺的招牌,体现的是对企业品牌文化和民族语言文化主体性的坚持,对丰富社会语言生活、形塑文化多样性,促成多元文化交流融合,是有所助益的。至于语言地位、意识形态与文化多样性、文明互鉴之间的权益如何平衡,是可以深度协商解决的。

为客户做好“语言服务”

招牌是广告的一种形式,其语文使用属于广告语文的范畴,是文字、语音、词汇、语法的综合结构,为目标客户群提供语言服务(language service),引导消费,从而起着语言文字的工具价值、文化载体和经济效益的作用。

店铺招牌既然是为目标客户群提供语言服务,就须要遵循一定的规约。首先,传达事物信息,语言文字必须明确无误,不能“挂羊头卖狗肉”。例如马哈迪脸书附图所示售卖非清真包点店铺的招牌,服务对象是非回教徒,如果强制附加马来语文说明,岂不多此一举且犯忌?

其次,店铺招牌反映品牌信誉,特别是百年老字号,早已做到“童叟无欺”,深入人心,谁在意缺这少那什么语文、字体字号醒目不醒目的。

总的说来,店铺招牌适应市场需求和企业营运规则,为客户做好“语文服务”,彰显语言文字的工具价值和经济效益;而在多元民族社会,招牌作为“语文景观”,是各民族语言文化的汇集,社会语言文化生活呼唤语言景观缤纷多姿,百花齐放春满园,促进民族融合,社会和谐。因此,实在无需因为政客的蓄意挑衅而引发种族和语言问题的争议。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